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语日常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部分学生学习英语非常刻苦,单词记得不少,语法规则掌握了很多,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特别是理解力和表达力都很差。
  有一名高一学生,他的英语特别好,是同学们崇拜的偶像。在一次学习座谈中,他说了一段让我非常吃惊的话:“到现在我还不会分析主语从句。我学英语,都是靠多读、多与老外练口语得来的语感。我不知道一句话为什么那么说是对的,但我知道就该那么说。”他还建议在座的其他同学,在学英语时“多积累少分析,多问How少问Why”。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原因之一就是英语语感。语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成败。  相似文献   

2.
英语思维是用英语的方式理解、思考和表达事物。语言思维是语言的灵魂,是掌握语言的根本。学语言需要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更是如此,因此,创造一个模拟英语环境,让学生直接感知英语,像学母语一样学英语,这样才能帮学生建立起英语的语言思维。在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实践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英语书面表达是一种测试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题型,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学生平时应关注英语作文并且在平时的阅读或学习中多读、多记、多用、多归纳各种词汇和句型,熟练掌握英语五种基本句型和一些惯用句型、表达形式、谚语等。这样学生会逐渐形成英语语感乃至英语思维,使学生乐写、愿写、会写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这是提高学生英语作文水平的好方法,也是在中考英语书面表达中取得高分的秘诀。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某位学生学习英语非常刻苦,单词记了好多,语法规则背了不少,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特别是运用语言时,理解力和表达力都较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呢?原因就在于该学生的英语语感差。英语语感是一种看不见、言不明,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东西。它是指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理解,是自动化了的意识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一不留意就会在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中使用中式英语。英语和汉语本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从词形变化到句子结构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对于已经获得母语系统知识的学生,其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母语。因此不少学生往往用中文思维写英语句子。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翻译这个教学手段,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些学生学习英语非常刻苦,单词记了很多,语法规则背了不少,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特别是语言运用时,理解力和表达力都较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呢?原因就在于这些学生的英语语感差.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感呢?随着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等社会科学的高度发展,语感的神秘面纱正被逐渐揭开.  相似文献   

7.
刘小银 《教育》2014,(30):75
在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虽然学生经过小学3年和初中3年的英语学习,但在初中毕业后仍然很难用流利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仍然在用母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在英语交流或英语写作中,“中国式的英语”层出不穷。为什么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究,发现他们没有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那么什么是英语思维?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又如何培养呢?所谓英语思维就是学生通过大  相似文献   

8.
刘璐 《教书育人》2006,(11):82-83
一、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自身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母语思维痕迹严重,很多句子都是借助汉语的思维习惯翻译而来,所写出的文章让人不甚明白;文章结构条理不清,思想混乱;逻辑关系不清楚,连贯性较差;作文中普遍存在着“词不达意”“汉语式结构”“缺乏连贯”等问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在写作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用母语进行解题、构思,甚至于贯穿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学生写作时无法摆脱母语思维的影响,用汉语构思,套用中文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这样所写出的文章难免有翻译的嫌疑,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也不符合英语的思维方式,倒像是一篇用英语词汇堆积而成的中文作文。  相似文献   

9.
郭平  张芳 《宁夏教育》2005,(5):55-55
角色表演(role play)作为一种英语教学手段,它是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自如地运用这种方法能促进英语对话教学,能激励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帮助学生正确运用语法,这样能促进学生积极的英语思维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表达的技能。它能够吸引不同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贺香兰 《青海教育》2003,(11):25-25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某位同学平时学习英语特别刻苦,单词记了好多,语法规则背了不少,但每次考试成绩却不理想,特别是语言运用能力很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原因之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某位学生学习英语非常刻苦,单词记了很多,语法规则背了不少,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特别是在语言运用方面,理解力和表达力都较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呢?原因就在于该学生的英语语感差。所谓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很容易受到汉语思维的干扰,写出英文表达汉语思维的作文。文章试图从思维的角度出发,对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词汇选择、句法结构和篇章组织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提出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负面影响,力图消除这种影响,增强写作教学的效果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马梅 《青海教育》2009,(1):50-51
英语书面表达是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体现,它与学生的英语基本功有密切的联系。在写作中,我们发现学生书面表达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1)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缺乏语言的组织能力。(2)汉语式的英语表达经常出现。不注意英语的语法结构,也不注意英语单词的词性及用法,许多英语的表达语序与中文不同,但学生在做书面表达时,易按汉语的思维方式来表达英语句子。(3)文章的内容不连贯,缺乏文采。  相似文献   

14.
词同意不同     
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个单词在同一个句中多次出现,但所表达的意义却不相同。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若稍不注意就会译错。下面的每个句子中都有同一个单词(画线部分)出现两次的情形,它们的含义各不相同。同学们,你能正确地翻译出来吗?  相似文献   

15.
当今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坐立不安,特别是在下午的课上,学生经常出现短期疲劳现象;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或知识的迁移,学生的思维很难集中于课堂,甚至会出现与课堂要求相违背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丛义昕 《海外英语》2023,(7):179-181
英语阅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知识,可以促进英语交流和跨文化交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工具,将关键词、图片和色彩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思考能力。本文旨在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对思维导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策略对提高初中学生阅读学习质量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己在母语汉语思维里想英文该怎么说,照汉语表达方式转述英语就可能导致说出中式英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会受汉语思维的干扰,说出写出大量汉语式的英语句子。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较大,用汉语思维模式来取代英语思维模式,或者是用英语词汇堆积转述汉语思维往往会逐字理解、对释,这种一一对应的错误模式违反了英语表达规律。所以在交际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尽量避免使用汉语式英语。  相似文献   

18.
许多英语学习者在英语的口语表达上都无可避免地受到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者的英语思维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汉语思维模式呈开放螺旋型,而英语思雏模式呈直线型。掌握直线型的英语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中正确定义事物,顺畅描述过程以及准确地表达观点。  相似文献   

19.
曹彦青 《广西教育》2013,(41):63-63
在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在交流时常错误地用中式语言思维去表达英语,导致出现“中式英语”的错误句子。这是学生习惯了中文表达思维,没有形成英语语言思维的缘故。因为英语的语言思维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通过长期的句型学习才能掌握,所以句型是小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媒介。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应采取“句型建构”的教学理念,总结各种句型的模式和构造,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句型,表达出正确的英语句式。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些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单词记了不少,但是理解力和表达力都较差,这就是因为语感差的原因。那么,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