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节日逐渐式微,一种以传统节日为模式的节庆活动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这些现代节日活动对人们的行为、思想认识、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当地人的一种节日期盼。通过对右江流域靖西七夕绣球旅游节等五个节日活动的调研,发现其产生的原因是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经济的刺激、当地民众的精神需求,以及地方历史文化的展现。这些现代"传统节日"呈现出节庆延续的脆弱性、节庆活动的不确定性和节庆形式的同质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四川教育》2014,(9):12-15
这是一个喜欢过节的时代,我们姑以“尚节”说之.“尚节”的因由各异,但给人带来的喜庆,却是同一.节庆旅游、节庆文化、节庆政治、节庆经济……成为一种以“节”为“由”的噱头,让人在欢天喜地中,达成策划者的目的.大到全球,如“五一劳动节”,或者一个国家,如国庆节,一个民族,如春节、火把节,小到一个单位,如学校的“教学节”.中国有深厚的节庆文化传统-在节前充分酝酿,把美好留给节日,于是汉语中有“节日盛装”的成语.  相似文献   

3.
韩燕 《文教资料》2007,(4):86-87
在澳大利亚,节日庆典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每年几乎有数百个节日在全国各地举行。从墨尔本杯到澳式足球赛,从加里波里日到澳新军团日,这些节日庆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澳大利亚所特有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折射其历史渊源和人文风俗。这里选取澳大利亚文化中的一个特殊层面——澳大利亚的节庆文化,希望通过探讨澳大利亚节庆文化得以发展及兴起的原因,向人们展示澳大利亚是如何在全球化盛行的今天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对传统节日的内涵和价值进行发掘,继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这对于正努力宏扬传统文化的中国是具有一定的现实和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节庆主要指以人文资源为载体,通过节日庆典动态性、概括性地反映该民族、该地区长久积累的生活习惯、民俗民风,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化.民族节庆的内涵重在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保护、利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黔东南州可以以民族文化为主题,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节庆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节俗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延续着文化血脉,亦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以古代节日门户祭祀为研究对象,从仪式的角度挖掘蕴含其中的古人文化心理,阐释祭门仪式作为一种巫术活动的文化意义。一则有利于人们深入了解节日节俗原生意蕴,二则有利于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节日文化保护流于形式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节日早已在时间的沉淀下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喜庆习惯.我们也看到,当前,在传统节庆的基础上,西洋节日也在不断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7.
节日被称为民俗文化的家门,节庆活动是民俗文化的表演场,集中体现着民俗文化的多种特性。通过习语研究中西方节庆活动展示了中西方在文化取向、文化内核和文化表现形式等方面体现出的多种文化碰撞,有助于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更好地理解英汉民俗的文化差异,提高习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岁时节庆风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传统民俗体育内容的节庆风俗因其祭祀性、宗法性、娱乐性、健身性等特点,成为岁时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田野研究,梳理分析山东方志中的岁时节庆体育,探讨其民俗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9.
酒俗文化是酒文化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梦粱录》作为研究南宋临安文化生活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记载了南宋临安人们生活中酒的信息及酒俗酒风,对于南宋时期临安酒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梦粱录》中的酒食、节庆娱乐、诗酒文化和酒肆等四个方面的分析,探讨《梦粱录》中的南宋临安酒俗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幼儿园节日课程的构建应充分挖掘节日文化内涵,依托地方节庆活动,整合节日教育资源,形成合理的课程内容,从环境创设入手,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让幼儿在课程实施中正确认识、热爱优秀民族文化,获得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