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三农问题"紧密相连,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然而,由于乡镇企业特殊的地域特点和体制特征,融资难一直是阻碍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主要是由于乡镇企业自身、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多方面的原因。要实现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解决其融资问题,针对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几个原因,文章分别提出了解决措施,为河南省乡镇企业的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但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乡镇企业如何摆脱困境、实现二次创业成为重要课题。动态联盟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 ,不失为乡镇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在对动态联盟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探讨了乡镇企业实施动态联盟的意义、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全国的经济发展构成看,乡镇企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州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我州经济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乡镇企业如何开展二次创业、如何根据我州的实际和我州的发展思路,把我州建成生态经济大州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详实的资料对我州乡镇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并对我州乡镇企业发展中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及目标的实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对我州乡镇企业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乡镇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政府应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乡镇企业须实行机制改革 ,技术创新 ,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管理等措施 ,实现乡镇企业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是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最为引人瞩目的现象之一.改革开放19年来,乡镇企业为支援农业、繁荣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力量.未来十五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乡镇企业肩负着新的历史重任,乡镇企业能否有新的更大的发展和提高,将关系到我国第二步、第三步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发农业部<关于我国乡镇企业情况和今后改革与发展意见的报告>的通知》中再次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战略重点”本文拟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对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做一简要分析.一、技术进步是乡镇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乡镇企业长期以来保持了很高的增长速度,但这种高速增长是在层层行政推动下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的高投入实现的,经济增长过程表现为企业数量的急剧扩张和产值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农业产业化及其特点,指出乡镇企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既能解决乡镇企业发展的问题,又能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同时实现农业产业化应加强农村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苏州市是全国乡镇企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共有乡镇企业43000多家,拥有120多万职工,其中技术工人30万人。为适应乡镇企业增强技术素质,实现科技进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他们从1991年开始,将市、县(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培训范围延伸到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开发利用,为乡镇企业培训适用的技术工人,提高了乡镇企业职工队伍素质,促进了乡镇工业的发展。 进入九十年代,苏州市乡镇工业进入了实现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的发展阶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新高潮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因此,乡镇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利用自己的优势,寻找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实现深层次的发展,本即从五个方面探讨乡镇企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拥有丰富的社会关系,具有大量社会资本,这构成其高速增长的重要基础。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乡镇企业的社会资本开始下降,社会资本在传递信息、构建信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乡镇企业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适应新的经济社会环境,再造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0.
从全国的经济发展构成看,乡镇企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州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我州经济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乡镇企业如何开展二次创业、如何根据我州的实际和我州的发展思路,把我州建成生态经济大州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详实的资料对我州乡镇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并对我州乡镇企业发展中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及目标的实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对我州乡镇企业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涵为: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全面推进教育创新。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对人的价值意义的认定,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直接影响,从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发展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把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平等发展观念注入教育发展的观念中。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自觉地把握和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全面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现实性追求;协调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是深层次追求;可持续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终极价值追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研“内涵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指的是教育科研队伍的发展,人的观念与素质的发展,人的能力、工作效率与理论成果解释力的发展。教育科研“内涵发展”的途径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变革认识观念是实现教育科研“内涵发展”的根本前提,理清工作思路是实现教育科研“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科研“内涵发展”的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4.
文化资源开发实质上就是文化产业化的过程。文化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其开发过程不但要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且要实现自身的价值保护与增长,要实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协同发展,这完全取决于开发方式。开发的模式和程度不但影响了文化资源的价值,而且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因此,为了对文化资源开发过程所涉及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构建客观、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文化资源开发效益的分析模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成人的教师,其发展目的是自我的不断更新,其价值取向是寻求完满而充盈的教育人生。本文采用叙事方法研究成人教育视域下教师的发展问题,提出教师的发展应该是生命的发展,其发展结构有自身的表征。生物性、心理性、职业性、文化性构成了教师教育生命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框架,以促进教师摆脱单一的专业发展模式而走向生命的全能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全面发展的九要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发展是学生的权利,社会和学校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优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义务。全面发展的过程是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内容是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实质是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是基本面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的根本是人的解放,是把“关系还给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与教育公平强调机会、结果与状态的公平以及侧重于社会意义相比,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是一种发展观,强调的是一种发展过程,是为了达到教育公平的目的,对相关政策、条件和资源的合理掌控与调配,因此教育的均衡发展更具有政策、运作、机制层面上的意义.同时,教育的均衡发展强调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密切联系,与国家的竞争力、社会的整体和谐、社区的包容与全纳密切相关.本文从全纳教育、建立积极的福利社会、起点公平等方面对英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内在地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发展以及交往关系的发展中。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理想境界,又是一种发展现实,每一个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的理解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且"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个体)和人类(集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这种"人类最全面的发展"即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是内在地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不平衡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是不可避免和经常发生的。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上。无论是哪一种不平衡都是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防止和克服社会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必须切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发展普遍受益的原则,强化社会控制,以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手段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加以经常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在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组织理论和区域文化资源开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山西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化特征进行分析,是文化资源开发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依据。文化资源的开发关键是要选择一种既符合集群式寡头垄断的产业组织模式,又满足资源开发效益最大化的开发形式或开发载体。而产业园区的开发形式是一种比企业模式和政府模式更优秀的模式。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园区模式从产业集群、企业集团和政府监管等角度进行详细的设计,形成政府主导下的文化资源园区化开发格局,以保证文化资源开发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效益三方协同发展,从而获得文化资源开发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