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把“火“:总结与回顾--展示会开学伊始,组织学生举行学习成果展示会,让学生把自己各方面的成果、特长等展示给同学们看.在会上,大家踊跃参加、大胆表现,气氛特别的热烈.同学们重新认识自己,建立信心……然后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把优秀的日记、作文、作业、美术作品以及摄影作品等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提高.通过展示,让同学们回味上学期丰富有趣的集体生活,看着自己的进步,大家心情激动,思考着“这学期怎样做才能比上学期做的更好?“……  相似文献   

2.
张翠兰 《教育导刊》2003,(2):127-128
第一把"火":总结与回顾--展示会开学伊始,组织学生举行学习成果展示会,让学生把自己各方面的成果、特长等展示给同学们看.在会上,大家踊跃参加、大胆表现,气氛特别的热烈.同学们重新认识自己,建立信心……然后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把优秀的日记、作文、作业、美术作品以及摄影作品等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提高.通过展示,让同学们回味上学期丰富有趣的集体生活,看着自己的进步,大家心情激动,思考着"这学期怎样做才能比上学期做的更好?"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同学们,在教师的行话里,有一句叫“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把这句话用在学习上,我们也可以说:“学习有法,但无定法。”每位同学都有一些独特的学习方法。今天这次交流会,就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对学习的理解,也把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展示给大家,以使大家共同进步。 ●许多同学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当作任务,做完题后就算完事大吉,从不回头把做过的题再思考一遍。其实这“再思考”的作用很大,因为“学而不思则罔”,老师布置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训练思维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再思考一遍,则会总…  相似文献   

4.
案例:我们一年级教室外面走廊上,都有一块班级展示橱窗。每周更新一次,同学们的读写算画折剪捏等等“成果”均可展示在橱窗里,而每一个“成果”上墙时,由同学自己写上名字及说明,亲自张挂或粘贴,上展“成果”的学生还可以得到班级准备的专门奖品———一只红纸剪成的红苹果。小小的班级橱窗,成了一年级小朋友快乐成长的乐园、精神的寄托、向上的动力,丰富了学习生活,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萌发了创新的意识。有一次,一(1)班小红同学,剪了一只“小鸡”,黄黄的、毛绒绒的真可爱。“小鸡”被同学们推荐上橱…  相似文献   

5.
[案例]圆柱的特征是数学教材中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深化对圆柱的认识,同时也为圆柱表面积的教学做好铺垫,我特意设计了一节“给圆柱做新衣”的实践活动课。一、欲擒故纵师:上一节数学课,同学们一起认识了圆柱,掌握了圆柱的特征。这节活动课,老师想让大家自己动手来给圆柱裁剪一件“合体的新衣”,大家有兴趣吗?(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师:看来大家都非常有信心。好,谁先来说一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做?(生自由说,师归结学生发言,并板书一般性解决思路:量———算———裁———“穿”。)师:…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所有的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教育教学中,我采取了让学生自主选择荣誉称号、教师监督的做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刚开学的时候,我就在班会上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以前学校评先进,选‘三好’,总是依据老师的标准,主要靠老师去发现大家的优点。这样不免会有遗漏。这个学期,老师决定改一改,让大家自己来制定标准,自己选择荣誉称号。”“自己选择荣誉称号?”学生们有点莫名其妙。我对这一做…  相似文献   

7.
一节课40分钟,可我班的语文课只有35分钟,剩余5分钟是课堂氛围最浓,学生积极性最高的时候,为什么呢?让我来告诉你吧:那是我班的特色教学活动———“让我也来创设‘板书’”。这时,是同学们充分展示聪明才智的时候,他们把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创设的板书向大家展示、说明,让大家讨论,评价,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学习语文,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一、激趣板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于一个人探求新知识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并注意诱发学…  相似文献   

8.
一、思考交流,梳理知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 算”。先请同学们回忆,这部分知识包含了哪些内容? 可以独立思考,可以看书整理,也可以小组讨论,然后 将请各组代表把学习成果完整、清晰地向大家展示。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进行知识梳理。在汇报 的过程中有的口头交流,有的用精心整理的网络图、  相似文献   

9.
曾记得,在小学学过这样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歪板凳”的故事:一节制作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课桌上展示一下。老师巡回查看着同学们的作品,当他走到爱因斯坦身边的时候,发现桌上摆着一个歪歪扭扭、不象样子的小板凳。于是,老师不屑地举起这个“歪板凳”———“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板凳’更糟糕的板凳吗?”“有。”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爱因斯坦边羞愧地说着,边从自己的桌凳里拿出了两个更不象样的板凳。“老师,我交给您的那个板凳比我前两次做的要好一些。”看到爱因斯坦这种追求进步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一、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刻苦钻研、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二、活动程序1.自我准备1-2周,学生自选题材、内容、着手准备。2.师生交流,学生可把自己的构想、意图告诉教师。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特长指示路径、内容。3.教师发现学生“闪现智慧火花”的作品内容,还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完善,以起示范和鼓舞作用。三、活动实录教师:(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数学成果展示会,有几位同学上场…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大家的课桌上既有筷子又有碗,但张老师并不是请同学们来这里吃饭的,我想请同学们一起做个———筷子夹玻璃球的小游戏。(学生笑容满面、兴趣高涨,个个跃跃欲试。)师:大家先别急。游戏之前,请听清楚游戏规则:1.必须用筷子把玻璃球从篮子里边夹到小碗里,不准用手拿;2.掉到小碗外边的玻璃球不能算数;3.游戏时间:30秒。老师宣布“时间到”后,请同学们立刻把筷子放进篮子里。(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同学们十分投入地夹玻璃球。教师宣布“时间到”后,同学们停止夹球,迅速坐好。)师:…  相似文献   

12.
“学了做”与“做中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念。“学了做”是通过教师的教达到学生的学,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做,它是把学生看成了解题的工具,放在完全被动的位置。而“做中学”是让学生自己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探究问题,它是把学生放在主动的位置,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去感悟知识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了做”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做中学”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说:“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理解基本…  相似文献   

13.
眼看高三即将毕业,同学们就要各奔东西,班上的“财产”处理却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财产委员总算冒着风险干完了这学期的工作.最后向大家作了详细的财务汇报:班费还剩下可观的一笔;还有一些留下的学习生活用品。而这些学习生活用品此时却不知道该让它们何去何从,有的同学建议自己留作纪念.但由于做不到人均分配.这个方案只能暂作保留。  相似文献   

14.
潇洒Show一回     
前阵子,杭州娃哈哈小学的同学们可忙活了,因为学校开展了“树自我形象,做文明学生”的活动,让同学们过了一把“个人设计”瘾。当然,这种个人设计可不是让同学们关注梳妆打扮,而是让同学们给自己设计一个成长的目标,为自个儿“量身定制”充满个性的小学生形象。 梅之灏:做一名受欢迎的人二(3)班的梅之灏设计的目标是让自己成为有风度、受欢迎的小男生。为此,梅之灏给自己订下了许多细则:尊重长辈和老师;讲文明,不讲脏话,不乱扔垃圾;尊重女生,女生优先;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和比自己小的同学;谦逊努力,向优秀同学学习;讲卫…  相似文献   

15.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给你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生:李大钊同志临危不惧。师:请你把你的话写在黑板上。生:李大钊同志特别爱国。生:李大钊很了不起,他很伟大。生:李大钊关心他的家人。(老师分别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黑板上)评点黑板的“易主”,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角色。师: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一同走近那段历史,去感悟李大钊同志的风采、形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并做批注。(…  相似文献   

16.
放手     
每天,当我走进教室,面对几十双孩子的眼睛,面对那些驯顺的目光,我就想: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活”起来,让他们快乐地、自主地学习和探索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终于想出了个办法: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学习。   我先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选出组长,并注意学习好的与学习差的同学的搭配。然后在一节数学课上试验。我对同学们说:“今天的课老师不讲,请同学们自己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多动脑筋,看能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把这些题目做出来。这部分内容并不很难,只要肯动脑筋,我相信每个同学都能做出来,不知同学们是否有…  相似文献   

17.
熊燕 《南昌教育》2005,(1):23-23
上个学期,我们上了《争画》一课,同学们积累了许多的好词佳句:比如“一脸茫然之色”“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不觉一怔”“疑惑不解”“恍然大悟”“煞有其事”“喜不自胜”等,我想如果能让同学们将学会的词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他们一定能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于是,我创设了一堂情景作文课。  相似文献   

18.
削梨的孩子     
这几年,我每学期都要在班上搞一次特长展示活动。这个学期的特长展示活动,我把它命名为“多彩的舞台”。早在一个星期前,我就让大家各自去准备,以便在“比武”那天“露一手”。不久,孩子们陆续将自己的“拿手绝技”报到了我这里。他们的特长真让我有些眼花缭乱:手工、书法、唱歌、独舞、水粉画、电脑、弹钢琴、打乒乓球……全班有47名学生都报了节目,惟独缺一个叫刘巍的孩子。刘巍是今年从农村转来的,学习很差。他的父母对我说,不指望他能学成什么,只要求他不违法犯罪就行。我想:我搞这种特长展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每一个…  相似文献   

19.
张小燕 《广西教育》2012,(14):21+30-21,30
我校合作课堂模式的特点:预习、展示、教师精讲和点拨、当堂测评。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教师把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导学案的形式提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进入课堂前先做题,有自己的思考、看法、解决方案等,然后进入合作课堂的精彩展示环节。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对所要学习的课程充分预习(做导学案),并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在课堂上才能精彩展示。  相似文献   

20.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站在庄严的国旗下演讲。我想把自己的点滴思考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期盼引发大家更深刻的思考。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国,需要我们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