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是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五十周年,也是拉萨3·14事件一周年.海内外均十分关注.在两岸关系趋于缓和的情况下,"西藏问题"进一步成为西方政府、议会、媒体和民众聚焦于我的重点话题.新华社派出数支对外报道小分队赴西藏及其他藏区采访.3月28日,是第一个"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我们围绕这一由头与达赖集团及西方媒体形成舆论交锋.关于今年的涉藏外宣如何提高国际传播力,有几点看法,提出来供讨论.  相似文献   

2.
3月25日,西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西藏人民出版社在自治区新华书店图书物流配送中心共同举行了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西藏百万农奴解放日第一批献礼图书首发仪式。本次首发的《西藏今昔(藏汉版)》、《西藏地方现代史》、《透过历史看西藏》、《雪域民生的尊严》、《阳光下的罪恶》、《西藏辉煌50年》、《西藏民主改革50年(藏汉对照)》、《雪域边线行》等8种图书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体例,  相似文献   

3.
一在西藏城乡沉浸在纪念和平解放4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欢腾的西藏》、《百万农奴站起来》、《故乡行》等近20部珍贵历史资料片重新与观众见面了,40年新闻纪录片回顾展是大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驻藏记者站还推出了《我们走过的日子》、《雪城春曲》、《喜马拉雅—山谷》、《藏族女歌唱家才旦卓玛》、《50年代的西藏社会》等5部新纪录片,使人们再次领略了一  相似文献   

4.
社科     
解放西藏史这本书涉及到解放西藏的全过程,包括政治上的解放、广大农奴的人身解放、西藏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解放,直至社会制度的伟大跨越。时间跨度为16年,即从1950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决策进军西藏、经营西藏时起,至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止。  相似文献   

5.
中美官方西藏主题新闻发布的政治修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为研究主题,对2000年以来中美官方以西藏为主题发布的政治话语进行修辞分析。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官方对周年纪念的诠释,在纪念日的命名、隐喻的运用、话语的结构上均存在较大分歧。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官方以经济发展为主线的农奴解放话语与美国官方以信仰自由为主线的被迫出走话语的对抗。西藏主题在西方以与中国几乎完全对抗的解读方式而流行,其修辞意义在于,所谓自由、信仰和被迫出走在西方具有相比于经济发展更为深厚的文化认同基础,而中国的农奴在西方的历史上甚至很难找到一个对应的概念指向。  相似文献   

6.
王泉 《东南传播》2012,(10):53-56
中国当代西藏题材电影以《农奴》、《红河谷》、《益西卓玛》及《喜马拉雅王子》为代表,在汉、藏双语的表述中塑造着西藏形象。无论是书写农奴解放,还是建构民族国家寓言,抑或书写爱的传奇,都凸显了主旋律电影的时代灵魂。  相似文献   

7.
时间把新闻和历史清晰地区隔开来,同时,又把它们长久地融为一体。总有一些新闻作品穿透时光的岩层,把当年稍瞬即逝的新闻凝固为永恒的历史。今天,重读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以及60、70、80年代郭超人新闻作品,字里行间厚重的历史感常常使我们释卷沉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国登  相似文献   

8.
1949年5月,毛泽东指示二野以主力或全军向西进军,经营川、黔、康.6月2日,毛泽东亲自点将"小平须准备去四川",从此开始了邓小平一生比较辉煌的时期——主政大西南.1950年1月,毛泽东决定由以邓小平为首的西南局完成解放西藏的任务.如何完成这一历史重任,邓小平潜心思考,精心准备,充分展示了其和平解放西藏的谋与略.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纪念日。为了更充分、更集中地反映40年来西藏的巨大变化,本报编委会2月初就作出了宣传报道计划。根据计划安排,由卢小飞、朱维群、王东、邹大毅、毛磊、刘伟、陈华、阎晓明、唐维红等9名文字、摄影记者组成的采访组于3月6日飞赴拉萨,至4月14日采访组完成主要采写任务。大多数同志返回北京,其间正好40天。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纪念日。为了更充分、更集中地反映40年来西藏的巨大变化,本报编委会2月初就作出了宣传报道计划。根据计划安排,由卢小飞、朱维群、王东、邹大毅、毛磊、刘伟、陈华、阎晓明、唐维红等9名文字、摄影记者组成的采访组于3月6日飞赴拉萨,至4月14日采访组完成主要采写任务。大多数同志返回北京,其  相似文献   

11.
10月23日是江门和平解放纪念日。为庆祝江门解放57周年,落实"三个走在前面"和档案事业"十一五"规划,使档案工作服务社会、造福人民、把档案馆办成大学生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关于旧西藏的历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人来说,很容易想起上世纪60年代拍摄的一部名叫《农奴》的电影。《农奴》是新中国第一次在西藏拍摄的故事片,也是第一部完全由藏族演员扮演的电影。  相似文献   

13.
1950年10月,昌都战役后西藏和平解放.时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的张经武将军奉命入藏.担任"钦差大臣"--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从1950年入藏到1965年9月调离西藏,张经武在西藏奋斗了十五个春秋,为党的统一战线和西藏的和平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张经武在西藏十五年,其一言一行无不以和平为根本.西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家园.各民族友好和睦,祖国大家庭才能和谐兴旺.正因为如此,张经武被誉为"西藏和平的使者",为西藏人民永世怀念.  相似文献   

14.
一兵 《军事记者》2001,(4):38-38
摄影作品《在新分得的土地上》产生于 1959年的西藏,距现在已经 40多年了。岁月虽然流逝,但照片却留住了一个永远的春天。   1959年 3月,驻西藏的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取得平息西藏叛乱的胜利。随后,雪域高原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西藏部队随军摄影记者蓝志贵,跟随部队参加了平息叛乱和民主改革,《在新分得的土地上》记录的就是这一伟大的社会变革。   画面上的藏族阿妈,正在夯实新分土地上的界桩,她脸上那灿烂的笑容,洋溢着春天里的喜悦,宣告昔日的奴隶成了土地的主人,西藏百万农奴翻身站起来了。   作者抓住…  相似文献   

15.
《四川档案》2013,(2):4-4
1959年3月28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雪域大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使占有当时西藏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翻身作了主人,拥有了生存权和发展权。  相似文献   

16.
1966年7月底到当年年底,河南省的12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踏上了漫漫进藏路。他们大部分在西藏工作了16年后,才根据国家政策调回内地。几十年来,他们成为被尘封的一个群体。今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我们在梳理西藏的发展历程时发现,他们的经历与记忆,成为见证西藏那段波澜壮阔岁月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45年过去了,当年赴藏时的青春少女和懵懂少年,如今已变成儿孙绕膝的花甲老人。尽管他们已离藏多年,但在西藏高原战天斗地的那段独特经历,足以让他们品味一生。  相似文献   

17.
周妤 《兰台世界》2012,(1):17-18
解放初期,邓小平领导的中共西南局根据西藏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情况,科学地制定和平解放西藏的政策,促使中央人民政府得以实现和平解放西藏的战略目标,促使在民族区域自治行政体制下的西藏步入到了新的发展轨道。一、贯彻执行中央的西藏政策1950年1月8日,邓小平在与刘伯承联名给中共中央转毛泽东和贺龙的电报中  相似文献   

18.
关于设立苏联出版节(Деньсоветскойпечати)的最早倡议起源于1914年4月3日(俄历3月21日)《真理之路报》(《真理报》被查封后改换的名称)发表了"一群真理派"的公开信,要求宣布把1914年5月5日(俄历4月22日)《真理报》出版两周年纪念日为"工人出版节",目的是把广大劳动群众团结在布尔什维克报纸的周围以及为报纸募集资金。俄国的出版节是在每年的1月13日(公历),以纪念1703年1月13日(俄历1月2日)在莫斯科出版的俄国第一  相似文献   

19.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同时,这一天也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世界各国都会在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一家报纸在2005年11月30日第三版登出一则消息,标题是《联大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令人匪夷所思。无独有偶,北京一家都市报在11月11日A39版刊发一则消息的标题是:《国足参观大屠杀纪念馆》。还有一家地方日报12月14日B1版头条通版醒目的标题是:《南京拉响警报纪念南京大屠杀68周年》。第一个例子的消息在最后一段写道:“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波兰南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一天被英国、意大利和德国等许多国家定为纳粹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日。”第二例标题中的“大屠杀纪念馆”,大家也都知道其全称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