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多次提到“想象力”一词。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义务教育第四学段“写作”中提出“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能根据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2.
想象点题定位。想象承上洋写“三把火”:第一把,治口“脏”; 第二把,治地脏;第三把,抓学习。抓学习略写。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想象类习作教学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常规教学,也是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途径。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这样想象真有趣”习作教学的目标是“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写童话故事”。三年级上册和下册教材都出现过想象作文,前两次是让学生大胆想象,初步感受想象的乐趣;此次是让学生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云崽子 《音乐世界》2014,(13):23-23
想象空间 暌违乐坛两年,张靓颖第七张个人专辑即将发行,对于自己的第七张个人专辑,张靓颖从筹备初期便全程参与了每首歌从选歌、编曲、歌词,到混音的所有制作讨论中,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专辑定名为《第七感》,不仅代表这是张靓颖个人的第七张专辖,同时“第七感”也象征着超越现实的“第六感”外,无尽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5.
<正>想象是最重要的语文要素之一,既是阅读要素,也是表达要素,不仅学生的阅读理解离不开想象,其习作表达更是不能没有想象,正是想象赋予了习作具象、灵动、趣味的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要“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则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想象类习作”。关联这三个学段的想象类习作要求,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习作“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到高年级时“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如何才能让学生神思飞动、文潮奔涌,写出富有想象力的习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多样化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条件式想象教师提供条件,或给词语,或给方向、范围,或听音乐,或提要求,让学生想象习作。1.词语式想象。教师有意识地给出些词语,让学生根据词语编故事,或描述特定景物。如指导学生写—件事时,可出示“…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自然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非常注意想象能力的培养。在高年级自然教材82篇课文中属于“想象能力”系列就有25篇,占总数的30.4%,特别是第十册16篇课文中,就有10篇属于“想象能力”的系列,占总数的62.5%。作为一名高年级自然老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已连续两年列入高考《考试说明》“现代阅读”能力要求中,它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章,把握章大意的基础上对原相关内容作出分析综合和推断。那么,怎样根据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呢?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空间观念的具体表现界定为:“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并表达物体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感知并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在空间观念的行为表现中有五个行为动词——抽象、想象、描述、表达、感知,其中“想象”出现了两次,可见想象对培养空间观念的重要性。可以说,想象既是培养空间观念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空间观念行为表现最明显的标志。因此,为了能促使培养空间观念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落地,需要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想象活动。  相似文献   

10.
周云 《云南教育》2001,(21):32-33
《精彩的马戏》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重点记叙了猴子、黑熊和山羊的精彩表演,最后指出,动物的精彩表演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训练的结果,说明“还是人有办法”。课文第2~4自然段是教学重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用多媒体电脑课件引导学生想象动物表演时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根据课型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可安排如下教学环节。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叫《精彩的马戏》,在学课文之前,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你们看过马戏吗?在什么地方看过?请说给大家听听。”在说的基…  相似文献   

11.
第十二册习作二要求:同学们关于克隆的想象多么有意思啊,如果写下来,一定很有趣,那就试试看,要写清楚想克隆什么,为什么克隆它,题目可以用“假如我会克隆,我要……”也可以根据章的内容另外拟定题目。[编按]  相似文献   

12.
裁判亮分     
写作文审题很重要。将《西部狂想》这一题目拆解开来 ,“西部”规定了题材 ,“狂想”规定了表现手法 ,这里的表现手法并非一般的“想” ,而是“狂想”。根据这两点 ,我认为这三篇文章在选材上都符合要求 ,不同的是第一篇的选材更实 ,第二篇略虚 ,第三篇则直接运用了一个神话故事。在展开想象上 ,三篇文章则各有差异。第一篇的想象渗透到内在的每一个脉络 ,缺的是一个整体的想象的框架 ;第三篇借助于现成的神话 ,虽然不乏想象力 ,但新颖和奇特不够 ;第二篇的作者时而化身为轰轰烈烈奋斗过的“狼王” ,时而装扮成满怀梦一般理想的“牧羊人” ,…  相似文献   

13.
李林兵 《学周刊C版》2019,(23):136-136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写想象”,每一册语文教材都不同程度地安排了这一训练内容,其中“写作个性化童话”便是想象作文中最多的题材。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要根据学段,训练学生写作个性化通话的技巧,第一学段:看动画,说、写简单的个性化童话;第二学段:写作个性化童话,给童话配插图;第三学段:写作个性化童话剧本,制作动画。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重点。其实,在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中,也同样存在推断和想象问题。先看2006年辽宁卷选文。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雷雨》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看图学文”。它由两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短文共八段话,第1~3段讲“雷雨前”的景象,第4、5段讲“雷雨中”的景象,第7、8段讲“雷雨后”的景象。第一幅图与第4、5段相对应,第二幅图与第7、8段相对应。雷雨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学生很少对它作认真、细致的观察。因此,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将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知识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又要指导学生学习怎样用恰当的词句来说明事物。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教学本课应着重…  相似文献   

17.
家乡的小河     
想象背景“”,这是两条无限延伸、变化无穷的曲线,请根据自己的想象,用“”构成一幅幅生动、具体的图画,并根据画面进行作文。  相似文献   

18.
赵刚 《现代语文》2002,(3):44-45
数年后,重新作为实验教材,纳入初中第一册第四单元,作为描写“想象世界”单元的一篇课。  相似文献   

19.
“看图作文”,顾名思义就是要看清图画,根据图画的意思来作文,因此,首先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还不足以把静止、无声的画面写活、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情趣。那怎么办?请打开思维的闸门,放飞想象的翅膀,一边观察,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那么该怎样想象呢?同学们试一试这样想象吧:一、由静想象动。根据画面的提示,想象画面中的人物干了些什么?正在干什么?具体是怎样干的?还会干些什么?画面中景物的活动、变化情况怎样?二、由无声想象有声。根据画面中人物、动物的表情、动作想象人物、动物的语言以及其发…  相似文献   

20.
《我是什么》是今年新人选教材的课文(六年制九年义务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文中采用拟人手法,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水三态变化的知识。全文围绕“我会变”这一特点来展开的。根据本课内容浅显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跳的年龄特点,本课宜采用“快乐教学法”。让学生在快乐的情感中求知,让儿童在形象、声音、想象、图画、思考和创造的世界中自我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