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新闻”通常又可称为非事件新闻 ,是以生产、经营、科研和其它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就、经验、习惯性做法等为内容的报道。它本身不是最新发生的 ,也没有完备的主体内容和时限 ,而是已经存在一段时期 ,侧重事件发展变化中的阶段性、概貌性和倾向性的内容 ,是一种关于“面”的报道、“宏观报道”或称“组织性、观点性新闻”。“软新闻”因其“新闻质”是隐性的 ,往往主观色彩较浓 ,真实性难以把握。“软新闻”报道在主题的提炼过程中 ,允许素材和新闻之间存在差异 ;但如果真实性“尺度”把握不好 ,则可能丢失信息 ,曲解事实 ;同时 ,媒介生态…  相似文献   

2.
在近年来出现的“孙志刚事件”、“重庆钉子户事件”、“厦门PX事件”、“邱兴华事件”、“许霆事件”等新媒体事件中,逐渐产生了一种新的现象——新闻调度。其中,《南方周末》通过突破数量、深度挖掘、报道创新和稿件的有效配置来实现新闻调度,使新闻成功地得以展示和升值。  相似文献   

3.
与马航MH370失联相关的新闻报道,说明了一种新的新闻形态的出现,即“不确定新闻”.从文学叙事的角度观察,“不确定新闻”与“不可靠叙述”或有关联.“不可靠叙述”有三个维度和六种形态,围绕马航MH370失联事件的报道属于其中之一的“事实/事件轴”上的“错误报道”和“不充分报道”,而其根源在于该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质.如果说,在虚构事实的文学叙事中,“不可靠叙述”体现为直接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之间的矛盾;那么,在以叙述事实为主的新闻叙事中,“不可靠叙述”则来自于“不确定事实”和“隐含事实”的冲突.“不确定新闻”的出现,为理解新闻叙事中的“不可靠叙述”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黄色新闻是美国资本主义报业商业化和廉价报纸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麦克卢尔杂志》《柯里尔》《世界主义者》《纽约时报》等报刊连载"揭丑者"记者揭露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丑闻的系列调查性报道,开启黑幕揭发运动.黑幕揭发运动顺应黄色新闻向客观报道过渡的新式新闻事业所倡导的报刊和报人服务于社会改革的号召,摈弃黄色新闻"耸人听闻"的调查性报道手法,从趣味性社会新闻转向针砭时弊的政论选题,从追求"轰动性"效果转向"人民斗士"与社会公器的报道诉求,基于客观新闻理念的调查性报道手段更臻完善和成熟,成为美国新闻采写的主要体裁.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信息时代中,网络信息得到高速发展,而“黄色新闻”在网络中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不容忽视.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网络技术控制和网络法制建设,全面提高网民的个人素质,从而抵制或降低网络黄色新闻对人们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危害.笔者以搜狐微门户和腾讯迷你版两个新闻资讯小窗口为例,对当下我国网络的黄色新闻现象做了简单的量化分析和推论,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各大媒体对“凯旋门”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为例说明了当前新闻写作中存在的误区:新闻娱乐化。并分析了新闻娱乐化的三大表现:新闻题材选择上偏向软新闻,尽力使硬新闻软化,新闻写作上强调故事性和情节性。  相似文献   

7.
陈海英 《天中学刊》2023,(1):122-126
《中国日报》海外版的报道“Xi:Victory Over Poverty Will Go Down In History”(“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将彪炳史册”)几乎没有使用任何表达负面情感的词汇,展现出正面的积极的情感价值,并且通过数据使用和权威人士的话语引用增加新闻价值。此外,该报道还使用语义上和句式上的差级比较和终极比较结构以凸显该新闻事件的“超出预期”,充分体现了新闻价值话语分析框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从场域视角出发,以新闻媒体对“李一事件”的报道为例,通过对该事件所呈现的新闻场域和宗教场域的关系分析,揭示出媒体的传播逻辑,即新闻场的商业化逻辑、宗教场的大众化逻辑、媒体借力构建新闻场的营销逻辑.  相似文献   

9.
与美国的黄色新闻相比,我国网络新闻出现了黄色新闻的新趋势,我国网络黄色新闻报道在报道内容、传播手段和影响公共事务方面具有新特点,网络黄色新闻对社会风气、新闻媒体本身和受众产生了不良影响,文章针对不良影响,提出了行业自律和提高受众素质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竞争愈益激烈的今天,源于网络的“新闻链接”亦被报纸所运用,并且比网络的“超链接”更丰富、更简约、更直观。新闻链接的应用要紧紧围绕报道主题或新闻事件来展开,背景材料要真实客观、准确简明,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能够抓住受众的眼球。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媒假事件”与新闻真实分析问题,文中介绍了新闻策划与“传媒假事件”的现状,探讨了新闻真实性与“传媒假事件”的分析,从唐骏假文凭案例分析了“传媒假事件”与新闻真实性的区别,希望媒体工作者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真实的媒体时间,为人类的昌盛文明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新闻深度报道是《新闻采访学》中的重点难点,并且在日常运用中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新闻深度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它适合于对报道的事态、事件作深层次的剖析,具有深入探究的优势,对重大新闻事件,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作有背景介绍、有分析的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点评的展示,是一种延伸和拓展新闻领域的报道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认识论意义上的“新闻真实”不应该是新闻学探讨的问题,也不应该是新闻人和新闻媒体追求的目标。我们可以追求到和应该追求的、有意义的是“新闻客观性”。传统的“新闻真实”是把目光集中于“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关系上,所谓“新闻真实”就是说,两者具有某种“同一性”。而现象学所强调的“新闻客观性”则是把目光集中于“新闻人”和“新闻报道”的关系上,所谓“新闻客观性”就是说两者具有“同一性”。“新闻客观性”就是“新闻人”保证自己不撒谎,但是并不保证“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的关系上具有“同一性”。本文试图以现象学的思想方法重新认识新闻真实性这个传统命题。  相似文献   

14.
但近年来假新闻仍不时在媒体上出现,新闻纠纷及诉讼不断,有偿新闻屡禁不止,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以及新闻炒作、媒体越位等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被冠以“新闻公害”的现象对媒体公信力构成了挑战,屡受社会各界诟病.  相似文献   

15.
对正面新闻发“车马费”,负面报道发“封口费”,由山西霍宝干河煤矿揭露出来的这个行业潜规则,连日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0月27日,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朱伟峰带调查组抵达山西,就“封口费”事件展开调查。在次日举行的首届山西省报刊发展高层论坛上,“封口费”事件成为与会人士谈论的焦点。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梁衡指出,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极端恶劣的,是职业道德败坏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6.
在各种类型的媒体报道中,灾害报道和带有灾害性质的突发事件报道最能考验记者对“度”的理解和把握.灾害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害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形.而这种“非常态”的表象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一些媒体记者在现实采访中的表现缺乏人文关怀,于是便导致了灾害新闻采访报道中的“失范”现象.如何把握好灾害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把握和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新闻事件策划是新闻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新闻媒介规划设计、促成事件发生发展并予以报道的创造性活动。新闻事件策划是新闻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对新闻资源的开发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对塑造媒介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宣传的"三贴近"是时代的要求.无结果式新闻是指对正在发生而还没有结果的事件、即将发生的事件以及发生到一定阶段但是还没有一个或众多的主体给予结论的事件所进行的报道,无结果式新闻是时代的需要,是新闻宣传"三贴近"的体现,它有着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和组合报道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闻链接”原本是网络新闻使用的编辑方式,纸质媒体——报纸将这种编辑方式“为我所用”后.使厚报时代的报纸在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新闻链接”使知识资讯具有了新闻效应,同时使“旧闻”具有了当下时效性,更是新闻受众对一个新闻事件的评论见解获得了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20.
频繁发生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已经成为媒体的主要话题之一.在信息扰攘、真假莫辨的新闻现场,电视报道者怎样从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的新闻现场入手,完成信息的准确传递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怎样实现具体信息播报、感情基调调控,以及从伦理道德等方面探讨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是电视报道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