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我做通讯员工作三年来的实践和与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接触过程中,感到初学写稿要注意“两忌”:忌“急”、忌“长”。即要克服写作中的急躁情绪和写作时希望拉长篇幅的不良心理。急躁是初学写稿之忌。我有一位熟悉的同志,初学写作时积极性很高,连续多次向报社、电台等新闻单位投稿,天天盼望报上有名,电台有声,结果稿件却没有被采用。最初尝试的失败,使他产生了急躁  相似文献   

2.
经常听到初学写作的农民通讯员有这样的议论和苦恼;“哎呀!我很想写稿,但是找不到新闻线索,不知道写什么好。”能不能及时发现新闻线索,这在新闻学上叫“新闻敏感性”。初学写作的同志,特别是农村青年,由于对新闻工作不熟,虽然经常生活在基层第一线,活动在“新闻宝库”之中,但是,由于他们缺乏新闻敏感,缺乏鉴别新闻价值的能力,就有“身在宝山不识宝”的困难。因此,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通讯员来说,必须  相似文献   

3.
谢顾问:在我初学写作的时候,常听到这种善意的规劝:初学搞报道应多下基层,多体验生活,不能屈服一坐就扎根,热衷于“闭门造车”。在这种意见面前,我迷惑了:难道我坐下来写作就是“闭门造车”吗?54953部队郑北郑北同志: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下基层,多体验生活,的确是十分必要的,但除此之外,也需要坐下来学,点基础知识和文字运用、稿件构思等基本功,不能把后者不加分析地统统说成是“闭门造车”。“闭门造车”是个反人词,本意是指不管客观实际主观乱间。用在写作上,往往用以讽刺那些足不出户,冥思苦想,专作理论脱离实际文…  相似文献   

4.
我想对初学新闻稿件写作的通讯员朋友,谈谈如何克服新闻稿件写作中的“一、二、三”公式化现象问题。 因为很多同志在写新闻时,尤其是写反映工作内容的消息时,往往自觉地受政工研究和经验材料写作思路的影响,不是写成“首先、其次、再次”,就是写成“做法有一、二、三”,不像个消息体裁,同时也把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这“条条”之中了。  相似文献   

5.
听听他人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是唐朝诗人朱庆余写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新娘子去拜见公婆之前的心理状态。新娘子用心化妆,画好眉之后,还是觉得没把握,只好低声问一问身边夫丈:“这样化妆合适不合适?”由此想到,有些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写稿时偷偷摸摸,遮遮掩掩,写好后赶紧发走,唯恐别人看见,其胆子,还不如一个还未见公婆的新娘子。新娘子还敢低声征询一下夫婿的意见,而有的同志却连让别人看一眼稿子的勇气都没有。其实,初学写作,“丑””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让别人着一看指出“…  相似文献   

6.
“喜新厌旧”本多指男女爱情上的不专一。可一位朋友硬说这是所有编辑的“通病”,而他,就是针对编辑的这种“通病”投其所好,才摆脱了以往的只写稿、不见报的窘境,并在短期内跃入了优秀通讯员的行列。由此我也联想到,我们不少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刚寄出了三、五篇稿件没见报就自暴自弃,要么埋怨编辑不识货,或者认为是自己在报社没“内线”。其买,这是这些同志还不了解新闻要新的这一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初学新闻写作者,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存在一个难以确定新闻标题的困难。有时正文写好了还没有把题目定下来,甚至临到交稿时标题仍未想好.为此,特望编辑同志能在《新闻与写作》里编写一些有关确定新闻标题的原则和具体方法的文章。四川省达县地区农科所吳名让吴名让同志: 你在信中谈到的情况,不仅在不少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中存在,就是对一些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我——一个初学写作的青年工人,想借贵刊一角,说说工人日报张天若同志是怎样关心我这个“无名小卒”的。去年七月,工人日报发了我一篇读书札记。厂里有人说我文章里所用的典故是从某报、某文里抄来的,“无非是靠偷人家的东西来骗取稿费”。说来也巧,这篇札记的稿酬不知何故又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是初学写作的报道员,在跟报社编辑打交道时,常听编辑批评我的稿件说:内容不错,就是犯了就事论事的毛病。我实在不知道“就事论事”的含义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克服这个毛病,请帮助我,谢谢。报道员王泰王泰同志:你来信提出的“毛病”不仅初学写作者常犯,就是专职记者也难以完全避免。我作为一个老新闻工作者,虽拿不出根治这种毛病的灵丹妙药,例可以谈一点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按说,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显著事实的报道,只要把事实向读者原原本本交代清楚就行了。其实不然。因为,我们的新闻是讲究党性的,与资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10.
谢顾问:常听人说:稿件“三分在写,七分在改”。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每逢写了稿子,除了自己反复修改几次外,还要请领导和老通讯员们帮助修改。如此七改八改,把我想要表达的思想全改得走样了,可稿子见报的并不多。于是,我对这个说法怀疑了,请帮助我弄清这个问题。81246部队焦德欣焦德欣同志:我也听说过一句话,叫“稿子是改出来的”,这与“三分在写,七分在改”大概是一个意思。修改果然比写作本身更重要吗?我的体会是──一、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志来讲,多给他们讲讲文章多修改的重要大有益处。有些通讯员,虽写作基本功不大好却…  相似文献   

11.
东海前哨某部炮连文书陈清华是一九八四年从江苏泰县港口乡入伍的。入伍不久,陈清华就爱上了新闻写作。一九八五年五月,一位经验丰富的新闻报道员告诉他说:“《新华日报》编的《新闻通讯》对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很有帮助,你不妨订阅看看”。陈清华当即到邮电局订了《新闻通  相似文献   

12.
鲁迅对初学“木刻”的青年人谈话时曾这样讲过:“观察多,手法熟,然后渐作大幅。不可开手即好大喜功,必欲作品中含有深意,于观者发生效力。”(《致罗清桢》)鲁迅先生虽然是在谆谆教导青年人创作木刻要由少到多,“渐作大幅”,但是其精神却和写作相同,学写新闻报道的同志也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可一开手即“好大喜功”。  相似文献   

13.
“文章大概不会是一次成功的,总得要改的。开头起草的时候,一定有缺点,一定有漏洞”,“所以写好之后,要自己看,多看几遍。”这是我们的老前辈叶圣陶同志勉励新闻工作者的一段话。叶老说的“文章”,当然也包括评论,“总得要改的”,说明修改是评论文章写作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工序。可是有些同志特别是一些初学评论写作的年轻人,不相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写评论总想一次成功。既怕麻烦,不愿自己动手改;更爱面子,不愿别人对他的文章作修改。这两种想法根源是一个:过份  相似文献   

14.
多年的业余写作生涯使我感到:新闻写作来不得半点含糊,要让自己的稿件见诸于报端,必须坚持“三性”,即韧性、决心和信心,只有通过艰苦的磨炼,才能“闻”到油墨的芳香。 一、韧性。一些初学写作的同志,往往经受不住稿件未被录用的考验而心灰意冷搁笔不写,我觉得这是一种没有韧性的表现。稿件不用实际上有多  相似文献   

15.
初学写稿的同志,常常苦于见报率低,反反复复打圈圈,总想找到快上多上的“捷径”。其实上哪儿去找呢?不如自己勤学苦练多琢磨多体会,“摸着石头过河”,此路不通,再选一条,此门难进,找“窗口”,总有个出路吧!不知对不对,反正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作的,觉得有点成效。 屈指一算,断断续续,我业余写作已有15年了。过去,总是凭个人爱好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文章开头难”,从事新闻写作的同志更有这样的体会。不仅是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即使是一些老记者,也常常因一篇新闻的导语,而感到“难为”。英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说:“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读者和编辑以及新闻系的讲师都会自然设想,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出水平,那么,他就没有水平。”新闻导语之所以难为,因为导语的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选准了事实就为全篇定下了基调,事实选择得当与  相似文献   

17.
琐者,零零碎碎之谓也。就是冠之以“琐”字,也诚惶诚恐得很。然而,又经不起编辑的多次催促和鼓励。于是搜索枯肠,拼凑成文。即使是琐谈,也少不得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作品。为行文方便,除确有必要者外,一般不注明出处。这里,先向被引用者致谢。因手头资料有限,也不敢保证引用部分一字不错;就写作谈写作,很多问题无法谈清楚,所以常常会涉及新闻基本理论和采访学上的一些东西,这难免“横生枝蔓”;又违了“为文之道”——还请读者谅解。凡属我自己的意见,一般写“我认为”之类的字眼,不图显示自己,实怕“鱼目混珠”。若以下所谈能对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有些微帮助,则大喜过望了。  相似文献   

18.
本刊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要求介绍消息写作的基本要领,现特发表伊尹、刘海两位同志的文章供参考。这两篇文章都是就一篇具体稿件如何修改来探讨消息写作的,估计对初学写作者会有所帮助。稿件的修改加工,既是新闻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步骤,也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因此,两篇文章还可供初学编辑工作的新闻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和一位基层报道员闲谈,问他一年来的成绩如何,他垂头丧气地说:“一年投稿百余篇,都是泥牛入海不回头。唉,看来我根本不适合搞新闻报道。”其实,这大可不必。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由于还没有掌握新闻写作的规律,加上见报心切,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见什么写什么,很少去考虑新闻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语言的使用以及文章的结构等新闻写作的重要环节。而且初学写作者有一个通病,写稿怕人看,常常是一个人偷偷地写,悄悄  相似文献   

20.
谢顾问:每逢我写了稿子拿给新闻干事看时,新闻干事总是说“稿子平淡”;倘若寄给编辑,编辑也会因其“平淡”不予编发,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克服稿件平淡呢?战士张正军张正军同志: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平淡则无奇无趣无味无价值。因此,平淡确实是写作之大忌。然而,对初学写作者来说,平淡又是个常见病、慢性病,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急于求成。克服稿件平淡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窍门,只能靠自己在写作实践中摸索。这里,我只能提一些方法供你参考。一、事例要精选。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