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蛋白质对活体的作用大家都已知道。蛋白质是各器官和组织的基础,酶、荷尔蒙和生物活性物质都由蛋白质构成。机体在蛋白质帮助下实现遗传、适应和其它程序。蛋白质的结构和代谢发生规律性改变是运动员提高机能能力和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物质基础。因此,要监督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状况,评定训练效果和及时修正训练计划,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关节,不论是在站立或是运动时,它都会受到不同方向的力的作用,运动时它的负荷也是最大的。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膝关节的负荷更加是重中又重,一名举重运动员每节训练课需要承近十吨的负荷重量进行训练,而且有80%以上  相似文献   

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衰老性肌萎缩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运动作为积极有效的防治方式,其作用机制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从衰老性肌萎缩发生的本质和对不同类型肌纤维的作用差异入手,探讨有氧运动、抗阻训练、高强度间歇运动和自主转轮等不同方式运动改善肌萎缩的可能分子机制。其中,mTOR、TGF-β/Smad信号通路和内质网应激途径等参与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过程,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自噬-溶酶体系统、细胞凋亡、细胞焦亡/炎症、氧化应激/铁死亡等途径参与骨骼肌蛋白质分解的促进过程。运动可通过上述信号通路调节蛋白质的合成分解代谢,从而缓解衰老性肌萎缩的进程,为运动缓解衰老性肌萎缩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赛场噪声对定量负荷时机体激素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8名体育学院男性学生在无、有赛场嗓声作用下进行定量负荷踏车运动后甲状腺素(T_3和 T_4)、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睾酮、睾酮/皮质醇、血糖、血乳酸和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的测定,探讨赛场噪声对定量负荷运动时机体激素调节和物质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赛场噪声不仅加剧运动时激素的分泌,而且引起内分泌激素调节失调,糖酵解加剧,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  相似文献   

5.
练习过程中的技能难度负荷是影响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本文运用运动技能难度负荷的理论,采用实验测试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投篮练习难度负荷的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情况下符合适宜技能难度要求的投篮练习点和练习要求。  相似文献   

6.
潘碧芳 《游泳》2002,(5):33-35
目的是在高校游泳队备战大运会期间 ,试运用运动营养帮助运动员机能恢复和消除疲劳 ,方法是通过运动员服用后的自身对照测试 ,发现在大负荷训练时期 ,所选用的运动营养对运动员训练后乳酸的积累有减少的作用 ,训练后CK偏高时但运动员的疲劳感反而减弱 ,运动营养对血红蛋白的维持或提高有一定作用 ,有降低蛋白质、氨基酸分解、减少血尿素氮的生成的功能 ;在提高机体的抗练性和抗疲劳方面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逐级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短跑运动员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丽  张佑琏 《体育学刊》2004,11(6):46-48
研究了逐级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短跑运动员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逐级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使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明显加强,自由基防御体系协同完整的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但运动对不同的抗氧化剂影响是不同的;尿液MDA含量、尿液T-SOD活力是反映自由基代谢状态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定量负荷运动后血清氨基酸(丙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及异亮氨酸)显著升高。注射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唾液睾酮含量显著高于未注射HCG组,同时发现运动后五种氨基酸值均显著低于未注射HCG组。证实急性运动使人体蛋白质分解代射增强,睾酮具有明显的抗蛋白质分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训练负荷     
高水平的运动员经常采用一些新的和大的训练负荷。然而,大训练负荷的运用并不取决于“越多越好”这个概念,相反,大负荷的运动取决于个人的机能能力和个人的运动水平。如果训练负荷超过了个人的运动水平,只能起负作用,另一方面,如果训练负荷不够,成没有耗尽机体的储备,也不会取得进展。根据这些事实,我们可把训练负荷分成下面几种: ·超过有机体机能能力的过量负荷。 ·发展性负荷,能使某一方面的适应性蛋白质得以合成,并使机体产生发展性变化。 ·维持性负荷,能防止已增长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逐级定量负荷时睾酮对血清尿素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30分钟逐级定量负荷运动试验,观察血清尿素氮的变化及睾酮对血清尿素氮的影响。急性运动可引起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睾酮具有抗蛋白质分解作用;睾酮可加速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11.
剧烈运动与训练诱发体内产生免疫抑制蛋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免疫抑制蛋白是在应激情况下体内出现的一种大分子蛋白,可抑制免疫功能,它是否参与了运动与免疫的调节?研究结果表明,持续的大运动量训练可使运动员血清出现免疫抑制蛋白,其分子量为140KD;1次急性超负荷游泳后小鼠血清内出现大分子量的免疫抑制因子,其分子量亦为140KD。说明免疫抑制蛋白在运动与免疫的调节中发挥着作用,提示在运动与免疫的调节中,存在着不同于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的另一途径,即免疫抑制蛋白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运动对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骼肌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器官。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功能上,骨骼肌都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可塑性,这使得骨骼肌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肌球蛋白是肌肉中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型蛋白,其结构中的重链(MyosinHeavy Chain MHC)有多种同功异构型,已有的研究显示,肌  相似文献   

13.
6~21岁学生体成分的性别特点与年龄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建雄  王健 《体育科学》2005,25(8):67-70
采用体阻抗法对6~21岁在校学生进行体成分测量,研究和探讨学生体成分的年龄和性别特点。不同性别16个年龄阶段的共计1034名在校学生参加测试。研究结果发现,年龄和性别因素对体脂肪、无机盐、蛋白质与水分含量有明显影响;6~21岁阶段男、女学生体成分各项指标呈现典型的S型发育曲线特征;青春发育期后,男、女学生身体体成分开始出现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田振军  马新廷  张志琪 《体育科学》2007,27(9):60-64,71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大鼠TMAs的构建与细胞凋亡的组织表达谱特征.方法:采用跑台训练方式,建立大鼠有氧运动和疲劳运动模型,构建运动训练大鼠TMAs,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大鼠骨骼肌、心脏和主动脉血管组织细胞凋亡及Hsp27蛋白组织表达谱变化.结果:制备了216点阵的运动训练大鼠TMAs,得到了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血管、心脏和骨骼肌组织细胞凋亡和Hsp27组织表达谱.其特征为Bax蛋白在心肌和骨骼肌中表达最多,血管平滑肌中表达较少,Bcl-2蛋白在心肌表达较多,在血管平滑肌及骨骼肌中表达较少,运动干预可显著影响Bcl-2/Bax比值在这3种组织中的变化.Hsp27蛋白在血管平滑肌中表达较多而在其他组织中表达较少,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Hsp27蛋白表达基本呈上升趋势.结论:应用运动训练大鼠TMAs研究不同组织细胞凋亡和Hsp27的组织表达谱变化规律是可行的,值得推广.有氧训练可抑制大鼠血管、心脏和骨骼肌组织的细胞凋亡,疲劳训练可促进大鼠血管、心脏和骨骼肌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Hsp27蛋白参与了上述过程.  相似文献   

15.
冀云肖  常芸 《体育科研》2012,33(4):25-29
目的:研究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NF-κB在基因与蛋白水平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方法:10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组及安静对照组。应用RT-PCR和免疫荧光组化技术,从mRNA及蛋白水平研究大鼠心肌NF-κBp65的在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的分布及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NF-κB主要分布于细胞质、细胞膜及血管内膜,偶见于细胞核内,力竭运动后NF-κB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膜和血管内膜。一次性力竭后6 h左心室NF-κB p65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2 h组、24 h组(P〈0.05);运动后即刻室间隔NF-κB p65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常显著高于12 h组、24 h(P〈0.01),运动后6 h非常显著高于12 h组(P〈0.01);运动后即刻右心室NF-κBp65蛋白含量即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24 h组(P〈0.05),运动后6 h组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即刻心肌总的NF-κBp65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 h组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运动后12 h组显著低于即刻组和6 h组。一次性力竭即刻NF-κBp65mRNA含量显著高于一次性力竭24 h组(P〈0.05);6 h显著高于对照组、24 h组(P〈0.05);12 h显著高于24 h组(P〈0.05)。结论:一次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心肌NF-κB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可介导一系列炎症反应对细胞造成损伤,构成运动性心肌微损伤中发生机制之一。一次力竭运动后心脏各部位改变存有一定差异,其中室间隔及右心室NF-κB蛋白含量升高速度快,以室间隔NF-κB蛋白峰值水平最高,且右心室NF-κB蛋白改变恢复最慢。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改变海拔高度,运用不同海拔渐进复合的持续训练、对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的变化、运动员营养补剂的补充,探讨提高男子中长跑运动能力的训练模式。结果发现:高原刺激能显著提高运动员的血色素水平,补血的铁剂配合优质蛋白的适当使用可以维持运动员在训练期的血色素水平;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与体育院校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和骨密度进行测试,以期找到某种规律,为科学健身、合理的饮食生活规律提供理论指导,充实大学生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运动降低体脂含量(P〈0.05),增加瘦体重、肌肉和蛋白质含量(P〈0.05),中等强度的运动提高骨密度(P〈0.05),且不同训练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课程设置、运动训练内容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指出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的改善身体成分和骨密度,而运动强度过大反而会降低骨密度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支链氨基酸对运动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链氨基酸作为人体内不能合成而必须由食物蛋白提供的必需氨基酸,不仅能够合成机体蛋白质,还具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与人体运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支链氨基酸对机体能量代谢和肌肉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抗疲劳作用及其毒性等几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袁旭鑫  常芸 《体育科研》2012,33(4):30-34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心肌早期生长应答基因Egr-1在蛋白水平的变化特点,为运动性心肌微损伤及心肌功能异常发生机制的阐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一次力竭游泳运动组、两周反复力竭游泳运动组及安静对照组,分别于力竭运动后即刻、6 h、12 h及24 h取材,应用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大鼠心肌Egr-1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一次力竭运动组大鼠心脏各部位Egr-1蛋白含量即刻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24 h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降低(P〈0.05);反复力竭运动组大鼠心脏各部位Egr-1蛋白含量即刻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6 h组、12 h组、24 h组大鼠心脏各部位Egr-1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力竭运动后心脏各部位Egr-1在运动后即刻明显升高,表明心肌细胞Egr-1对力竭运动刺激产生快速应激反应,可能诱导炎性细胞的趋化、聚集以及氧自由基的产生。而心脏各部位Egr-1在力竭运动后24 h内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力竭运动后心脏Egr-1改变属早期应激反应,且此反应属可复性改变。  相似文献   

20.
胶原是肌腱细胞外基质中的主要成分,对于维持肌腱的强度、传递肌肉所产生的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运动可增加胶原的含量,提高肌腱抗负载的能力。一次和长期运动可调节不同类型胶原的合成,而运动后肌腱中不同类型胶原合成主要和运动负荷有关,并受体内雌二醇量的影响。一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活性在运动后会提高,增加胶原的降解量,从而提高了肌腱中胶原的更新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