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阐述了高职学院学生普遍存在逆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对高职学院学生成长的影响和危害;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消除、矫正逆反心理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中学生逆反心理调查问卷》,对961名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68.9%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29.5%的学生"经常存在"逆反心理;不同年级、性别和学习水平的中学生逆反心理发生状况存在群体差异;亲子关系、他人的尊重、生活满意度、性格特点是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66.6%的中学生认为逆反心理对他们的生活和成长有较大影响,消除或克服逆反心理倾向的策略以选择亲人、朋友帮助为主。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正确开展中学生逆反心理疏导或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属于社会心理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客观条件影响主观意识,达到一定程度后主观意识反映在客观认识上,逆反心理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产生后主观、客观两方面的条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阻碍个人成才的不良心理因素。必须认真对待加以克服。文章就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诸因素及逆反心理造成的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如何消除和解决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逆反心理是近些年来,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普遍而又比较严重的特殊心理现象,其对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从高校大学生逆反心理对就业的影响入手,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对就业后的影响及对策进行分析,指导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德育活动中,接受主体的心理因素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逆反心理作为影响德育接受效果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德育工作者和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从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入手,分析了逆反心理对德育接受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如何看待和应对逆反心理在德育接受中影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电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在:对政治宣传、思想教育不响应、不合作;对报刊宣传常常抱怀疑态度;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否定和曲解。逆反心理的产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生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克服逆反心理需要减少社会的不利影响,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改进思想工作的方法,强化制度和纪律的权威,优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8.
研究使用翻译并修订后的"Hong"氏逆反心理量表、父母教育方式量表对25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面中学生逆反心理在年级、性别变量上差异显著,初二学生的逆反心理高于初一;女生的逆反心理低于男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亲的教育方式与中学生逆反心理相关显著。父亲因子2惩罚严厉、父亲因子3过分干涉、父亲因子5拒绝否认、母亲因子2过度干涉、母亲因子3拒绝否认、母亲因子4惩罚严厉对逆反心理总分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肖成琼 《今日教育》2012,(10):67-67
逆反心理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对于学生出现的逆反心理要及时发现并加以合理疏导。一、正视逆反心理的负面效应,努力消除产生逆反心理的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时期,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确立,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度不够。因而,逆反心理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心理现象,或轻或重,不一而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逆反心理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289名就读于西藏自治区的初中生进行了测试,考察西藏初中生逆反心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西藏初中生逆反心理水平总体较低;(2)西藏初中生逆反心理在性别、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3)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在限选的情绪反应及抑制外来影响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父亲严厉惩罚、母亲拒绝否认、母亲严厉惩罚在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父亲严厉惩罚正向预测初中生逆反心理,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负向预测初中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1.
学生逆反心理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师生关系和学校教育效果,同时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小学生处于心理成长初级阶段,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重点探讨了消除学生逆反心理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正确疏导学生逆反心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中职生主要存在的影响群体和谐的心理倾向和障碍 (一)逆反心理 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主动型逆反心理和被动型逆反心理。主动型逆反心理一般表现为学生有意识地与老师或家长的意愿对抗。如有的学生信奉“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处世哲学,事事处处表现出玩世不恭的心态;有的表现为发泄对老师的不满,与学校作对。被动型逆反心理多是在老师或家长的言行刺激或其它条件直接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与教师和家长意愿相违背的心态。  相似文献   

13.
消除学生逆反心理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反心理是学生对教育者的“反抗”心理,它是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逆反心理会影响学生接受正确的教育,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是教育工作的一大障碍。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呢? 1.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生硬,方法不对,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教师的批评不符合实际,或把学生说的一无是处,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教师在不以身作则时批评学生,学生就会不服气,因而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4.
李中学  张琳 《中国教师》2009,(Z2):256-256
中学时期是其人生发展的过渡期,受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行为出现异常现象,从而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无论是社会工作者或教育工作者,都要正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本文就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逆反,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时期的儿童逆反的行为影响有很大差异。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对立情绪,"反其道而行之"是逆反心理最突出的表现。小学是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而逆反心理是当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它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妨碍了其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一、逆反心理的成因(一)自身倔强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高校保卫工作受学生逆反心理影响严重,对于确保学生及教师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需要及时根据实际问题对高校保卫工作进行进一步调整,从最基础的环节克服学生逆反心理。因此本文就高校保卫工作中如何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展开探究,并总结出高校保卫工作所面临的难点及克服学生逆反心理所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它对中职生健康成长和专业技能学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认识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和危害性,从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等方面对逆反心理进行分析,预防和帮助中职生消除逆反心理,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在接受教育、规范、制约等刺激影响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冷漠、拒绝或反感、讨厌等心理和行为表现。这种心理现象,多见于青年期。逆反心理的出现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增大了宣传教育的难度。面对这种由历史、现实诸因素造成的情况,我们既不能对学生埋怨指责;也不能因为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逆反心理”而放手不管。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认识“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并从这种心理状态存在的现实出发,讲究教育的艺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它对中职生健康成长和专业技能学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认识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和危害性,从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等方面对逆反心理进行分析,预防和帮助中职生消除逆反心理,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往往面临着大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这种心理的存在,不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也会造成部分学生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对立情绪。因此,分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研究克服逆反心理的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较为复杂。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外的因素,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内容陈旧、失实、序列不当。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