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语中,存在着因社会偏见而造成的性别偏见与歧视性语言。这种现象不利于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早已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深切关注,并正得到逐步地改观。作为英语教师,要密切关注语言发展的新动向,教育学生尽量避免使用带有性别偏见与歧视性的语言,倡导中性表达法,使学生能恰如其分地用英语表述。  相似文献   

2.
性别偏见在英语词汇中俯首皆拾。女权主义者正在努力消除性别偏见语言,并创立了许多中性词。英语教师应敏锐地看到这种变化,在课堂内少用性别偏见词汇,并让学生学会使用中性词,以便能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顺利的交流而不致于伤害对方。  相似文献   

3.
性别歧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会在语言中得到折射。介绍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的种种表现形式,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文化根源,并总结了在英语语言运用过程中消除性别歧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是历史、社会遗留在文化中的糟粕,它根深蒂固并对社会观念起着巩固作用,要彻底消除社会性别歧视,必须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在词法、语义与句法上。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并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避免性别歧视,培养学生性别平等的观念,避免在交流中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性别歧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会在语言中有所体现.阐述了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具体表现,并探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6.
英语听说能力和西方文化的学习对于英语学习者是尤为重要的.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哑巴式英语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语言环境,听说和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太少.作为一类特殊的文化载体,美国电影能够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让英语学习者主观直接的接触地道的本土英语并了解影片中反映的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性别差异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英语语言中所体现的性别歧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本文着重从英语词汇的构词、语义以及谚语三方面分析女性性别歧视在英语语言中的反应。这些分析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了解并正确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8.
性别歧视是英语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是男女不平等的反映,尤指对女性的歧视或偏见。性别歧视是由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低下的权力有限而造成的。本文拟就性别歧视现象和造成英语中性别歧视的原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必然会在语言中有所体现。通过分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从而提出英语老师面对英语中新的发展趋势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性别不对称现象在体育媒体语言中并不鲜见,但几乎总是对女性不利。女子运动和赛事名称常常是性别标记的,女子运动员的美貌比起其运动成绩来似乎更为媒体所津津乐道,女子运动员依然被描述成在身体和智力方面劣于男子。语言中性别不对称之原因不在语言本身,而在其外部。标记象似原则认为标记成分具有额外、不寻常和意外等意义,性别标记亦然;社会学认为,性别标记是由社会构建的。本文选取体育媒体语言为切入点,例举其在涉及性别时所表现出的不对称现象,主要以标记象似原则并结合社会语言学等相关理论来阐释其存在的社会理据。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语言作为人类思想的载体和主要的交际媒介,直接反映语言使用者的思想和价值观。社会对语言具有决定性,语言随社会而产生,随社会而发展。性别歧视是一种偏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扭曲的社会态度。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将从英语词法的视角出发,通过实例来揭示性别歧视现象在英语语言中的体现,并分析其成因,最后提出我们每个人都应从自身的语言习惯进行细微的改变,为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语言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至关重要,它显示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英语语言中,普遍存在着性别歧视的现象。本文从三方面来论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产生原因、现象及避免方法,并且指出女性只有得到她们应有的权力时,性别歧视才会消失。  相似文献   

13.
性别歧视是建立在性别基础上的一种歧视现象,是一个性别群体针对另一个性别群体进行歧视而发生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性别歧视可谓司空见惯,而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反射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在这其中,性别歧视也在语言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映。在以男性为核心的语言世界里,女性作为一种客体,不断地被编说。女性本质成了一个被界定的东西,是远离女性主体的,是男性想象的结果。女性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地得到提升。如今,女权主义者、语言学家、社会学家都投入到消除性别歧视的工作中。我们相信,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性别歧视有可能将会消失,而语言中的性别最终也将消亡。  相似文献   

14.
产晓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7):134-135,140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所带给我们的通讯和交流的便捷也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人在互联网上工作、交流和娱乐,在网络的实时交际中,英语一直是主导语言。网络英语是网民们为了适应网上交际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语言,网络英语的出现不禁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的关注。网络英语是一种语言,社会及文化现象。本文拟从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及语义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探究,以期使读者更好的理解网络英语。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英语整体式语言教学模式的特点并分析了它与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的区别,论述了在大学英语篇章教学中采取这种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同时举例说明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训练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把语言所承载的英语文化等一并传授而无视中国文化。这种名副其实的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使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由于缺乏对本国文化的了解,无法主动、有效地向外输出、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汉语与英语的若干语言现象的对比研究,揭示出在汉语与汉民族观念之间的重要联系,并进而对这种联系的性质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方言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通常表现为两种不同语言体系中语法和句法上的不一致特征,甚至表现为冲突性的问题,通常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所谓"负迁移"是指母语及其方言体系对第二种语言或其他语言的阻碍或制约作用。方言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单词教学、习惯用语教学和句法教学的负面影响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在语言学习中怎么样提升大学英语教育的实效性,对大学英语教育中由英语由纯粹的"交流与沟通工具"到"存在方式"的转换、由对"生活现象"的关注转向对"文化精神"的关注作了深入性的研究,指出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当中,充分运用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是日后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当中应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会交际中,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能反应特定时期的社会价值取向,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语中也存在着大量委婉语,它是英语交际中的润滑剂,能起到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语用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英语委婉语进行语用分析,突出了英语委婉语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以及对礼貌原则的顺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