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革 《新闻实践》2006,(6):F0002-F0002
当下,中国元素是时尚。或许是因为缘起那颗“中国印”,或许是因为国外设计圈的推波助澜。什么才是中国元素?陈凯歌的京剧身段是中国元素; 张艺谋的黄土高坡是中国元素;李安的风动竹林是中国元素,……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并延续到我们现代  相似文献   

2.
十月热帖     
《网络传播》2013,(11):90-9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一是围绕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这个本质,讲清楚中国梦体现了历史、现实、未来的紧密联系。二是围绕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根本属性,讲清楚中国梦体现了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有机统一。三是围绕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实际,讲清楚中国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国梦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四是围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个方针,讲清楚中国梦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梦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3.
姜茜 《视听界》2008,(4):88-89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源于中国,是中国的国粹,承载着悠长深厚的中华文化。饮茶是中国人的一大爱好,尤其是在闽台等产茶区,饮茶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徐黎黎 《大观周刊》2011,(29):92-93
世界动漫蓬勃发展,中国动漫的发展几乎是停滞不前,针对中国动漫的发展现状和中国动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动漫的出路。中国动漫应该改进观念,创作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发展中国动漫的关键是国家的支持和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5,(14):53-56
提高中国纪录片文化软实力是加快推动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从产业化的角度审视提高中国纪录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对中国纪录片的当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指出,中国纪录片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关系性力量,实力的生成需要在国际纪录片产业的比较中才能得以彰显。就现阶段来看,提高中国纪录片文化软实力需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二是大力创新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世界表达;三是努力加强中国纪录片国际营销;四是深入推进中国纪录片产业研究。  相似文献   

6.
聲音     
《视听界》2012,(6):1-1
现在有三个中国。一个是数字中国,也就是官方说法中的中国:高速、高铁、高楼、GDP、国家实力.外汇储备和富豪榜;一个是网络中国:很多人都不快乐,郁闷、愤怒、骂娘,囔着“撕毁一切”;还有一个是身边的中国:也就是每个人每天过的日子,相比从前。确实是好些了。只有三个中国叠加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一个中国。——作家梁晓声谈中国社会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正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这个词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美丽中国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更突出的是生态建设,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建设好我们心中的美丽中国,档案也要为之奉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档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档案是中国社会记忆的固化,档案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档案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与功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国家始终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根本,是中国外交的基础,也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对象。这一点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水平,都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一个大国,为国际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是中国人民应尽的责任。中国历代领导人对此从来没有回避或含糊过。中国也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历来就是一个高度负责任的国家。但必须明确,中国所担负的国际责任同西方主张的“中国责任论”虽有吻合之处,但两者却有本质的区别,是不能等同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元素不仅仅是中国灿烂多姿的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更是中国的代言词,他不仅蕴含博大精深文化内涵,还能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打上一个厚重的价值标签。中国人用中国元素用的是深厚的中国情  相似文献   

11.
叶新  林曦 《中国出版》2012,(9):51-55
说起中国人在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成功,不免提起的三个人就是辜鸿铭、林语堂、蒋彝。有人评价说:"有史以来,中国人直接用英文写中国,有两位最成功的,一位是辜鸿铭,一位是林语堂。他们笔下的英文,全没中国味;他们笔下的中国味,却全是英文。"其中,林语堂的著述最多,成就最大。本文希望在简  相似文献   

12.
十年品牌     
《传媒》2011,(1)
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新闻机构,央视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甚至,她就是中国的名片。央视5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做是整个中国电视产业革新之路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刘海龙 《大观周刊》2012,(35):47-47
中国道路,是异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发展模式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思想,同时兼顾中国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思想,是现代化的要求,兼顾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国情的要求。下面我从两方面分析中国道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声音     
《视听界》2012,(6):1
现在有三个中国。一个是数字中国,也就是官方说法中的中国:高速、高铁、高楼、GDP、国家实力、外汇储备和富豪榜;一个是网络中国:很多人都不快乐,郁闷、愤怒、骂娘,囔着"撕毁一切";还有一个是身边的中国:也就是每个人每天过的日子,相比从前,确实是好些了。只有三个中国叠加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一个中国。——作家梁晓声谈中国社会的现状。这个社会虽然一团乱象,但没有崩溃,没有四分五裂,说明它有种内在的秩序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中国顺利步入小康社会绕不开的主要障碍是三大差别问题,而直面并逐步解决乃至最后消灭三大差别,搞好当下中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无疑,搞好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抉择。然而,当下个别地方新闻传媒对此方面的报道力度还不够,尚存在一定的弱化、盲目、缺位问题,值得注意。搞好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消灭城乡差别是中国发展务必攻克的难题,中国新闻人要大力做好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传播,为促进中国顺利步入小康社会而承担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李强 《大观周刊》2013,(11):18-18,13
中国的伊斯兰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的涵盖面很广,它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典型例证,展现出了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博火精深。中国伊斯兰教建筑艺术是中凰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界伊斯兰教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伊斯兰教文化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反映出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突出特点即融汇与贯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英文是CHINA,原意乃指瓷器。西方最早源于瓷器认识中国,瓷器遂成为中国的代名词。青花瓷是瓷器中的精品,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明,被冠以  相似文献   

18.
体制、规则的改变,总会让一些既得利益阶层受损。五口通商使得广东十三行的辉煌时代也随之结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是世界走进中国、中国走上世界的开端今年是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这是中国历史大事件,是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其中,五口通商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是世界走进中国、中国走上世界的开端。所谓五口通商,就是清政府同意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实行自由贸易。在五口通商之前,中国并不是闭关锁国,与外部世界不来往。中国很早就知道世界,中外之间交流一直很兴盛,在东南沿海实行着自发的自由贸易体制。  相似文献   

19.
再论图书馆学本土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图书馆学本土化。结果指出,本土化是中国图书馆本身的要求,是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的本性的需要,是对我国当代社会和图书馆发展所呈现的中国现象的一种自觉反映。合理成分不仅限于西方图书馆学。中国图书馆具体实际包括中国图书馆的当前现实和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图书馆文化)。本土化的实质是:西方图书馆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和中国实践经验的有机统一,深层次是求真创新。本土化目的要分清当前具体目的和终极目的。图书馆理论和实践都需要、图书馆学内容和方法都需要本土化;图书馆学需要本土化,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管理、制度立法、专业教育等领域也需要本土化;本土化研究不是中国图书馆学是回到过去,并纠正了许多误解。  相似文献   

20.
当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进一步明确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强调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二是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需要明确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必然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