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这说明老师必须重视情感的作用,要用爱去激发学生、感染学生。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我国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得更直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其教育艺术的核心。但是,要做到真正爱学生是很难的。台湾教育学家高震东就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在我看来,爱学生之难,主要难在对“爱”的理解,对“爱”的解读。很多老师自以为自己很爱学生,结果未能起到好的效果,未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那么,何为爱学生呢?我认为爱学生就得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感动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爱是辅导员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辅导员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位辅导员,只有让学生感到并且接受老师的爱与关心.才能带领学生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才能形成一个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好学生,可见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尤其是班主任,决不能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与观念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要在与学生不断进行心灵与情感接触的过程中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6.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说过:"教师教学技巧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老师也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老师常说,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在她的眼中,没有不可教育  相似文献   

7.
贾凤魁 《学周刊C版》2014,(6):206-206
赞可夫指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教育就是爱,没有出自内心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爱才能架起沟通师生间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才能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但这种教育的力量只有爱做基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产生奇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徐卫 《海南教育》2008,(10):16-16
教育是爱的事业。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热爱工作,更要热切关爱学生。教师要把爱播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重。只有真正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用自己的爱心和每个学生交往,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喜爱教师,才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爱的事业。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热爱工作,更要热切关爱学生。教师要把爱播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重。只有真正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用自己的爱心和每个学生交往,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喜爱教师,才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用爱培养爱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热爱学生,学生才能热爱和信任教师,进而与教师亲密合作,这样,教育成功就有可靠的保证。那么在“用爱培养爱”的教育过程要注意哪几个方面呢,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周全民 《教师》2013,(9):25-25
教育的力量在于爱孩子,才能教好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信赖老师就能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增强自信心,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与教育,使自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充满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相似文献   

12.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朱丽丽 《广西教育》2014,(21):73-74
我国儿童文学作家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一粒种子都需要用心培育才会破土而出,每一个花蕾都需要耐心浇灌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也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爱,从而获得进步和发展。一、用心了解学生,给予学生关怀和温暖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14.
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和动力;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和手段,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班主任既要努力完成自己担任的学科学教学工作,又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只有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热爱学生,只有不计时地、不计名利地关心全体学生,全面关心学生,全时空地关心学生,才能乐于奉献,才能真正做个称职的班主任,肩负起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正赞可夫指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教育就是爱,没有出自内心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爱才能架起沟通师生间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才能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但这种教育的力量只有爱做基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产生奇特的效果。一、真诚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爱学生是一种心境,一种奉献,更是一种  相似文献   

16.
爱的抽屉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爱。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只有倾注了爱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代春芹 《教育》2011,(25):5
笔者是一位普通老师,在启迪学生智慧的同时,更注重以"情"来感动学生,用"爱"来关心学生。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好老师必须是一个对学生充满热情、诚意、爱心的人,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知学生之所思、想学生之所虑、急学生之所忧,也只有这  相似文献   

18.
王丹 《河南教育》2010,(2):31-31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一、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教师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爱学生,有时就如慈母,充满舐犊之情,有时犹如严父,爱之深责之切。尊师与爱生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统一体,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教师只有真诚地去关爱学生,公正地评价学生,才能反过来得到学生真心的尊敬和爱戴。  相似文献   

20.
王亦君 《宁夏教育》2012,(11):64-64
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瞿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智力发展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教师只有倾注全部感情和爱心才能拨动。教师对学生的爱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甚至每一个细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