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乡土教育资源是学前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山区幼儿园,我们从实际出发,发动家长和孩子多途径收集各种自然材料,挖掘、利用乡土资源,积极创设具有乡土特色的主题环境和区域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土游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小时候我们玩的“跳格子”、“老鹰抓小鸡”、“骑马”等乡土游戏都可以成为幼儿达到体育活动目标的资源,乡土游戏也使他们获得锻炼的同时感知民间特色气息的天然材料,硬塑料包装袋、稻草、弹珠、蚌壳等乡土材料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材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地理有着丰富的底蕴,而我园又处于山区的小城,农村气息浓,发掘乡土游戏及材料是有相对优势的.因此,我们发挥农村优势,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开发民间教育素材,丰富农村幼儿园幼儿活动内容,创造性的组织和开展幼儿园幼儿活动,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1,(5):163-164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农村幼儿园教育中融入乡土资源是未来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有效融入乡土资源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乡土资源在实际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仍存在幼儿园管理者不重视、教师认知能力不足以及家长认知过于局限等问题,为推动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基于此,文章从幼儿园实践教育中,对如何应用乡土资源开展教育工作进行探究,皆为提高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实践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应从地方入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的社会资源,促进幼儿园的特色发展。我园地处常州、无锡、江阴三城交界,地理环境独特,乡土资源丰富,为此,我们充分挖掘特有的乡土资源,引入到幼儿园活动中,办出特色,促进了我园特色化的发展。一、挖掘乡土资源,以乡土树特色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  相似文献   

5.
《指南》指出:"我们要充分利用本地特有的乡土教育资源开展活动,激发幼儿爱家乡的品质,对家乡产生自豪感。"教师应因地制宜,挖掘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进行探索和实践,使当地的乡土资源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显示其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乡土游戏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发扬作用。大部分幼儿园教师积极支持开展乡土游戏,但教学实践中存在开展频率不高、改编和创新力度不够、缺乏系统开展理念、没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等问题。教师应将乡土游戏渗透于一日生活环节,创新和拓展乡土游戏的玩法和内容,多通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与家长当地社区合作开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幼儿园。  相似文献   

7.
乡土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建构的重要内容来源,具有重要的儿童发展价值。将乡土资源开发为幼儿园课程应该具有现代性思维,要超越只聚焦农村和民间文化的狭隘视角,以发展的眼光来定义乡土资源及其课程开发过程。幼儿园应坚持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过程中内容的全面性、开放性、发展性以及幼儿参与的主体性,强调游戏和区域活动在乡土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全面提升乡土资源对幼儿经验发展的促进价值。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农村的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我们立足于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挖掘乡土资源,并围绕农村资源在各项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使丰富的乡土自然资源发挥了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乡土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里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很多幼儿教师限于对乡土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盲目跟从,造成乡土教育的零散化、表层化、片面化、拼盘化、形式化等实践误区.因此,有必要厘清乡土教育的基本概念,明确乡土教育价值,制定切实可行的幼儿园乡土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幼儿园乡土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多途径、全方位的乡土教育.  相似文献   

10.
班级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其在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创设环境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我园地处农村,乡土材料随处可见,它是乡土资源中最常见、最实惠、也是利用价值最高的一种自然资源。基于以上的认识与思考,我们立足于农村幼儿园的实际,因地制宜,探索乡土材料与班级环境间的联系,使丰富的乡土资源在班级环境中发挥了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乡土文化资源是农村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农村幼儿园要积极开发本土的民风习俗、传统饮食、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资源。教师通过挖掘资源的教育价值,设计乡土教学活动;结合乡土文化资源,生成特色区域活动;有机整合活动要素,拓展主题活动内容,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建构体现农村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乡土资源是农村教育的瑰宝,将乡土资源有效利用于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可以为幼儿提供玩乐、思考、创新的乡土课程,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并进一步丰富幼儿教育资源,推动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近年来,农村幼儿美育教育在内容上不断深耕乡土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但是,在现实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存在对乡土资源了解欠深入、乡土资源运用意识不强、乡土资源教学形式不够丰富等问题。本文从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美育课程中的运用现状出发,分析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内容设置、区域打造、活动研发等方面的有效运用策略,希望可以助力乡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开发乡村美育教育新路径,进一步推动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乡土教育是一种利用家乡本土文化、自然、社会中一切适宜的资源,深入幼儿生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本地幼儿进行的身心浸润式教育,其价值在于传承乡土知识和生存智慧,促进幼儿社会化,培养其爱国情怀、文化包容能力以及民族感情与信念。乡土教育内容的选择要坚持适宜性、生活性和启蒙性的原则,内容包括乡土文学、娱乐、艺术、自然等。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园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乡土资源就是最好的素材之一。2002年6月,我园确定了“利用乡土自然素材,开展美术活动”的课题研究,通过挖掘、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美术活动,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及其易得性。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符合“让教育回归真  相似文献   

15.
乡土文化对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从进入幼儿园便浸润在幼儿园创设的环境中,因此正确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环境创设是很有必要的。乡土文化环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观赏的环境、互动的环境、“根”的环境、幸福的环境。幼儿园在利用乡土文化进行环境创设方面仍存在诸如乡土文化资源流于形式、资源开发不全面、环境创设时间制度化明显、教师对乡土文化资源了解不深、忽略环境的教育价值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环境创设停留在前两个层次。在幼儿园间开展乡土资源课程交流活动、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环境创设的科学性、促进乡土文化环境创设中的家园共育、发挥社区育人作用,以创设后两个层次的环境,从而让幼儿成为“有根”的幸福娃。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由此可以看出,《纲要》强调应从地方入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的社会资源,促进幼儿园的特色发展。我园乡土资源丰富,为此,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充分挖掘可利用的乡土资源,将其引入到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办出了特色,促进了我园特色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乡土资源极其丰富,对各地的教育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但长期以来一直未受重视。近年来才在教育界引起了较大关注。但和中小学幼儿园相比,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在电大还有待进一步认同和发掘。文章以宁波地区为例,分析了宁波乡土资源的特征、教育开发价值、选择原则及分类情况,最后还对电大乡土特色教育资源课程的设置做了设想。  相似文献   

18.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它们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是幼儿园乡土课程开发的源泉。农村幼儿园应建构适宜幼儿发展的乡土课程模式,可采取以下策略:确立发展性乡土课程目标,筛选生活化乡土课程内容,拓宽多样化乡土课程实施途径,注重过程性乡土课程评价,逐步完善幼儿园乡土课程,推动幼儿园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土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以建造富有特色的园本课程已成为趋势,也是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乡土资源的教育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并分析其在幼儿园中的运用现状,来简要初探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中的有效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86):110-111
幼儿园体育活动是幼儿强健身体的途径,通过对赣榆区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现实情况的了解,发现了农村幼儿园存在师资水平不高、幼儿家长"小学化"需求急切、体育活动资源匮乏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农村幼儿园的乡土资源优势出发,提升教师素质,带动幼儿、发动家长收集和改进活动器材,充分利用园内的现有资源和挖掘园外的乡土资源来使农村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乡土化、特色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