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在社会中掀起读书热,图书馆应在宣传方面、组织各种读书活动方面下功夫,走进社会各个角落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图书馆知名度,真正掀起读书热.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已经让语文教师意识到了,读书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近两年,“校园读书计划”“班级读书”“书香校园的建设”以及好书推介课、读书欣赏课、读书会(汇报课)等为了推动师生爱读书、读好书的活动也在很多学校渐行渐热,走进课堂。但是,推进课外读书,指导课外阅读还是新兴事物,还需要探索、交流与研讨,下面笔者想谈谈自己对班级读书活动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读书月”过去了,但读书热依然持续。读书带给了我很多改变,不仅有学习上的改变,还有生活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我坚持读书,坚持阅读经典,大概有六七年了,目睹华夏大地上兴起的读书热,我突然有了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陈浩然  闰晓娟 《小学生》2007,(12):26-26
班里刮来读书风 如果有人问:现在流行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读书!因为我们班里刮来一阵读书风,并因此掀起了一股读书热。在我们学校的书海中,最大的“宠儿”就是《儿童文学》。  相似文献   

6.
著名学者季羡林说过:“中国是世界上最喜爱藏书和读书的国家。”不仅历代流传的爱书、藏书、读书的佳话轶事可以证明,当前的读书热更可证明。今年夏天,众多中小学生不畏酷暑进公共图书馆抢占座位和涌入书店在书架前“立渎”,被媒体称为今夏的一道“风景”,也可为这  相似文献   

7.
纵观古今中外善于读书者,大都于方法上有过人之论述,现辑录数则试释如下:_苦乐法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一文中指出。“职业的读书”,由于“勉勉强强”,“很可怜”但是“嗜好读书”则“如爱打牌一样”,在每一页里,都有着深厚的趣味。读书沓。读书亦乐。苦读谷中有乐趣。原来苦与乐的分界线、只在于兴@___冷热洗清代学者阮葵生做余睿活》中引程怕子语~“《论语》要冷看,《孟子》要,热读。”拥滚时要考虑心境与情绪的变化。冷时,因为心境宁和。情绪稳定,所以宜读抽象的差论著作;热时、因为情绪激动、感情奔放_所以在读文学…  相似文献   

8.
知名企业家马云最近一番关于读书无用的话引起了热议.他说:“成功与否跟情商有关系,成功不成功跟读书多少没关系.”“读书像汽车加油,得知道去哪里,装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车.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他强调:“人可以少读书,多干事.”  相似文献   

9.
读书需要一种心境。安详的心绪,以及宁谧的氛围,都可以将我带入那种既恍惚空灵又旖旎美妙的境界中去。在一种如诗的意境中读书,心灵会像热水里的新茶一般丝丝缕缕地舒展开来,抑或会感到那个温暖的杯底从心房间熨过,熨开心上的每一条褶皱。心境摇曳不可读书,功利浮躁不可读书,  相似文献   

10.
做官与读书     
做官与读书之间,似相联系,却又相排斥。人们要做官,必得先读书,学而优则仕嘛,不读书哪能登上仕的台阶呢?然而,又往往是一个人当跃入“官”门后,那读书的热劲儿可就会冷却下来,变得少读书,或者就基本不读书了。 笔者常因工作关系,到过一些行政官员的府第,见那居室的书架上,却没几册书,有几本也是有关部门的赠品,陈列其上也是做做摆设、装饰。询问某些较熟识者:“有时读书吗?”回答却是一阵感叹:“啊哟!哪有时  相似文献   

11.
<正>抬头看海,低眉读书。近日,外景纪实节目《我在岛屿读书》将书籍拉进了生活里,掀起了一波读书热。三位著名作家余华、苏童、西川与90后旅行博主房琪一起,作为“书屋主理人”,与来自文艺界的好友,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聊文坛往事,谈阅读、写作与生活的意义,灵魂与灵魂碰撞,思想与书籍相遇。  相似文献   

12.
周娜娟 《成才之路》2009,(15):I0004-I0004
随着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社会上掀起一股浓浓的读书思潮。掐指算算自己一年读了几本书,却黯然发现实在不多。周围同学也是,大学时光匆匆过去,好书没读几本,证倒是拿了不少。读书冷与英语热一比,倍显凄凉。  相似文献   

13.
曹聚仁的读书厉向君近来读了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曹聚仁散文选集》,颇有所感。想就曹先生读书的经验,略述一二,以期能对时下兴起的“读书热”起点启发和推动作用。曹聚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评论家、记者。“他资质聪明,是个早慧的孩子”,4岁便能念完...  相似文献   

14.
读拓能益智,读书能养性。随着许多中学生在读课外书,这是可喜可贺的。但就总体而言,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以下五个误区。误区之一:追随流行。有的学生一会儿言情热,一会儿隐私热,一会儿汪国真的诗,一会儿小女子散文,一会儿又是《学习的革命》……有些学生跟着书刊广告走,刊物介绍什么就读什么。这实在是一种缺乏个性、缺乏主见的读书法。误区之二:热衷休闲。读书确实可以作为一种消遣、一种休闲,但作为学生,不宜多读那些写惊险奇事、骇人听闻的大案要案之类的闲书。…  相似文献   

15.
阅读热点发生聚变,足以熏染时代风尚,影响一代人的观念.——[德]普赖顿阅读热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风行一时的阅读的主旋律和流行色.它以群体读书、轰动效应、短期效应为基本特征,以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深层社会背景,以特殊的社会文化心态为阅读指向,宛如一股巨大的冲击波,在读书阶层发生“热读聚变”,形成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阅读热浪.  相似文献   

16.
读书趣味转变 □价值观的转变 □拜金热追星热 □雷锋和徐洪刚 □算是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17.
石述思 《教育》2012,(34):5
知名企业家马云最近一番关于读书无用的话引起了热议。他说:成功与否跟情商有关系,成功不成功跟读书多少没关系。"读书像汽车加油,得知道去哪里,装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车。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11月19日《北京晨报》)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做如此偏颇的倡导,值得商榷。马云是极端个案,他的成功像辍学的乔布斯、比尔盖茨一样不可复制,而且在全球成功企业家里,更多的是通用公司前传奇CEO韦尔奇博士那样的高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读书热中,有一种“浅阅读”现象很是流行。这些热衷“浅阅读”的中学生买书、读书,或纯粹为了生活消遣,或功利性很强,谈不上在阅读中寻找精神食粮,但求“进食”可口就行。不少家长和老师对此忧心忡忡。其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热思考: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你读书提升了你的智慧吗?你读过没有用处的书吗?刘向将读书比喻为治病之药,很形象是吗?不,他只是道出了"吃苦读书"的价值之一而已。读书的目的之一,是学以致用。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如果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历史,从社会变革和校园文化嬗变的角度看,大体分为追回青春的读书热、发展自我的第地二课堂热、关注社会改革的西方文化热、反思后的实用主义学习热、以实效学习为主的创新热五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出,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在经历“两极钟摆”之后,逐渐趋于冷静与平稳,从盲目追随社会而逐渐趋于成熟和理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