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代诗人追忆孙子“吴宫教战”故事,意在颂赞孙子的治军严明,肯定孙子在吴国的功绩。清代诗人也从不同角度盛赞孙子兵学思想,认同其在中国古代兵学史上的地位;援引或化用孙子兵学战略、战术和治军范畴,肯定孙子兵学思想在战争制胜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充分而完备地反映了孙子关于战争和军队等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慎战观、制胜论、全胜战略、作战指导思想和治军思想等。它是先秦兵家学派的经典力作,也成为中国两千余年兵学发展的根基和核心。其在军事理论上的辉煌成就,与其在哲学思想上充满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密不可分,也离不开作者运用和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和高超技巧。孙子兵学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而且对人类社会诸多具有矛盾、对抗性质的活动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一方面,孙子兵学在非军事领域的应用是其理性主义、用兵之道和战术原则等的外延,因各领域特点不同,借鉴孙子兵学的内容和程度也有所不同,不能做无区别、无界限的移植。另一方面,由于时代条件变化,孙子兵学与各非军事领域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这也成为孙子兵学与时俱进、不断焕发生机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邓廷罗所作《兵镜或问》史论兼及,论兵亦论治国,阐释中有发微,不少分析深得孙子兵学之精要,较为全面地总结和探讨了自《孙子兵法》成书后千余年战争趋势的变化和军事思想的发展。围绕孙子兵学的概念范畴,在基本战争观念、治军理念和制胜之道三个方面展现了兵儒之间的相互调适与融合的特色,在学术上延续了明代兵儒相融的孙子兵学研究传统,是清初孙子兵学研究的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4.
清末受儒家思想影响至深的高层次将领把孙子兵学理论与军事实践结合在一起,使清代“兵”“儒”进一步合流成为历史的必然.曾国藩与胡林翼军事经验丰富,以儒者身份谈兵,蔡锷引入近代西方军事理论,使《曾胡治兵语录》在赓续明末兵儒结合、寓儒于兵传统的同时,在治军、用兵方面都有了不同于前代的新的诠释,推动了中国传统兵学的发展,促进了清末民初兵学与儒学的进一步融合.《曾胡治兵语录》在立足本土的同时,选择性地吸收西方军事理论精华,从而实现了中国传统兵学与西方军事理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孙子兵学作为具有开放性和极强生命力的思想体系,是与前人及同时代诸子百家思想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的卓越智慧。孙子兵学在人类发展史上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孙子兵学被拓展运用于政治领域,发展为中国传统的治国智慧;孙子兵学被广泛运用于经济等领域;孙子兵学在国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从《孙子兵法》看兵学与儒学的相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兵家与儒家并不是互不相容、截然对立的思想体系。孙子论兵,以“道”或“仁”为先,即充分考虑战争中的正义性和道义原则。这主要表现在孙子提出的以“仁”为主的战争观、“爱卒”“善卒”的人道观、以“仁”为首的将帅修养论、“德”法”并用的治军策略等方面。这使得兵学与儒家在思想的深层次上有了相通或合流之处。兵儒的相通决定了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7.
宋代以"崇文抑武"为重要治国方略。这一方略一方面强化了孙子兵学"文"的方面,促进了孙子兵学文献的繁荣和发展,而且使《孙子兵法》的"慎战"、"备战"、"将道"以及形、势、虚实等军事思想与儒家统治思想相对接,上升为指导国家军事斗争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孙子兵学作为"武"的特质,其诡诈机变之术,带有强烈实践性特征的作战指导原则却遭到排斥,使之难以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获得创新和发展。这就使孙子兵学出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裂。这种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宋以后孙子兵学的发展走向,也成为中国传统兵学文化值得关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学是指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兵法理论及有关学问;沂蒙精神是集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于一体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沂蒙大地的具体体现。把两者紧密联系起来,从兵学文化传承、古今文化融合、地域文化形成、民族精神弘扬、先进文化发展等角度,对"孙子兵学与沂蒙精神"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必将对孙子文化的传承和沂蒙特色文化的弘扬,对促进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国防建设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起在继承前人兵学理论、总结当时战争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其兵学思想,并形成了许多新的见解。在战争观方面,吴起对战争的起因、战争的性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都进行了论述;在治军问题上,他强调教战训练,主张信赏明罚,重视选拔良将;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他强调审敌虚实,因形用权。其兵学思想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兵学理论,在中国兵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构建了一个精美恢弘的兵学体系。唐代李筌认为《孙子》十三篇的排列顺序即表明它本身有着完整的体系,南宋张预、郑友贤也认识到了《孙子》兵学体系的存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山鹿素行从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角度概括了《孙子》的全部内容,并进而分析了其兵学体系。20世纪40年代以后,萧天石、郭化若等用现代军事学的观点来框定《孙子》兵学体系,吴如嵩、刘庆、赵海军等从范畴出发探索《孙子》兵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典哲学名著,古往令来注家蜂起,解读者甚多。近代卓越的启蒙思想家严复立足19世纪的文化背景,以西方的唯物论、天演进化之学、民主自由学说以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诠释老子,表现为一种非常特殊的解读方式,折射出时代精神,为老子诠释学思想宝库增添了全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春秋后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三大圣哲人物:老聃、孔丘、孙武。老子开创了中国道家学派,孔子创建了中国儒家学派,孙子确立了中国兵家学派。在其后2 500余年的历史发展中,三大学派均显示了足以左右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影响。单就兵学思想而论,孔子仅在其思想体系之一隅,展示了相应的兵学观点;老子虽多有论兵之说,但仍是一个不完整的兵学家;而孙子,则创建了足以主导、统贯中国兵学发展史的、无与伦比的兵学理论体系。———虽然如此,三圣各以其特有的魅力而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军事情报思想史上,《孙子兵法》的情报思想被公认为是第一个系统的军事情报理论体系。然而孙子情报思想的形成并不是突兀而成的,而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与早期战争实践、古代哲学的水平相适应,尤其得益于早期兵学文化的深厚积淀。  相似文献   

14.
庄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力追求闲适生活的人、闲适思想的开创者。庄子从生存哲学层面上对"闲适"提出了理性的思考,通过"游"、"忘"、"化"等可达到闲适的途径,描述了"以明"、"心斋"、"心闲"、"撄宁"等闲适的心境。庄子的闲适是一种自由超越的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有无法实现的现实局限性。庄子的闲适思想是中国古代文人闲适情趣的源头。  相似文献   

15.
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率先提出了礼法思想,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模式。从秩序建构的角度来看,荀子的礼法思想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央集权”的政体模式、“德主刑辅”的法制模式、“混合型”的礼法运行模式,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秩序建构理论体系。荀子的礼法秩序建构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秩序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势”域中的孙子兵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孙子兵法》文本置于中国哲学史的语境中进行重新考察,从中国道论出发,把"势"作为孙子哲学的理论起点和中心范畴进行探讨,"势"是"道"的具体显现,是一种不断生成变化的势态和境域。通过对"体势"、"用势"的分析,将"势"与"道"、"胜"、"知"、"谋"、"虚实"、"奇正"等哲学范畴及各种命题联系起来,构建"势"域中的孙子哲学。  相似文献   

17.
学界多从存在本体论的角度研究海德格尔与中国老庄的相通,值得补充的是从意义论的视角的研究。从意义论角度考察,中国老庄与海德格尔的思想进路既有相通一面,同时在论世界真相、意义创生和价值指向上又存有重大差异。深入领会这些差异,对于理解中国诗、文、艺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走向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是中国战略思想的智慧之源,是构成中国战略管理的重要基因。基于博弈逻辑中占优策略均衡分析法,阐释《孙子兵法》中"先胜"谋胜"知胜"全胜"的思想,拓展《孙子兵法》的价值区域,为博弈逻辑思想提供实证诠释。  相似文献   

19.
元好问坎坷的人生经历与所处时代特点,构筑了其对《庄子》的接受。元好问受庄子思想影响,表现为对其处世哲学的强烈认同,以庄子的自由精神、相对主义理论为基本理念,包含安时处顺和逍遥自适的人生境界追求。在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上,主要体现为意象与用典方面对庄子的接受,直接和间接地化用庄子语句,以及继承庄子的“真”“自然”等理论,在庄子思想参与下形成元好问真淳、自然的诗风。  相似文献   

20.
《孙子兵法》“和合”军事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贯穿于《孙子兵法》,形成了"和合"军事思想,其体系包括:"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本质认识、"全胜"的军事理论体系、人本精神的军事伦理取向、以"知"为核心的军事思想实用性。"和合"军事思想要求以人文视野区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结构。"和平发展"植根于"和合"思想传统,《孙子兵法》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