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狄更斯的个人成长经历与其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进行研究,探寻出狄更斯浪漫主义倾向的形成根源。并以狄更斯的代表作品《远大前程》中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运用为例,对狄更斯在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倾向以及主题变化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姜麟 《华章》2007,(4):123-123
《远大前程》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作品.狄更斯在这部小说的创作中展现了高超的叙事技巧,尤其是双重叙事视角的运用.研究双重叙事视角不仅有助于对小说的深入理解,而且能佐证并丰富叙事理论.  相似文献   

3.
狄更新的小说不仅思想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叙事风格更是独具特色,俄国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称其为“电影化”特色.《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英国人最爱读的狄更斯作品,最具其“电影化”特色,曾多次被搬上大银幕.我们将从《远大前程》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两方面来分析狄更新的电影化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4.
查尔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远大前程》是其晚期作品之一,深受读者喜爱。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从现实角度和社会角度去分析这部小说的主题和创作手法。然而,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认知诗学研究为广大学者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去解读狄更斯的作品。本文依据认知诗学研究范式,以原型理论为基础,结合心理语言学中的扩散激活理论,探讨《远大前程》中水和火等基本物质范畴与小说创作之间的联系。其中,水代表的重生、净化和火所代表的惩罚、训诫对主人公的塑造和主题突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多次反复出现在小说中的基本物质范畴进行原型分析和统计整理,并结合扩散激活理论对阅读者进行原型教学有助于读者形成一定的阅读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和背后隐藏的深层寓意,最终为文学阅读和文学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的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小说以主人公皮普的成长过程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皮普远大前程破灭的整个过程。以荣格的阿妮玛原型理论来分析皮普的整个人生中的阿妮玛原型及其发展过程可以使读者更全面地认识主人公皮普的个人成长经历及其坎坷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分析查尔斯·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监狱意象"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揭示小说的主题意蕴,展示小说家的人文关怀,从而管窥狄更斯后期小说的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需要在世界上坚守 无论在冰天雪地里 还是在世外桃源中阅读狄更斯是一种伟大,因为他作品的力量足以让你动容;阅读狄更斯是一种幸福,因为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孩子的书籍,比如《雾都孤儿》和《远大前程》;阅读狄更斯需要一种攀登险峰的勇气,因为他的一本本厚厚的著作让读者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韦恩.布思的《小说修辞学》为理论依据,借助当中的隐含作者、可靠与不可靠叙述者、叙事视角以及反讽等概念,阐释了对狄更斯代表作《远大前程》中的不同"距离"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法和方式,有利于加深读者对作品的进一步理解,以体会其中的美感。  相似文献   

9.
当代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彼得·凯里在“篡改”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的基础上创作了《杰克·迈格斯》。该文拟从互文性角度对比分析这两个文本,运用新历史主义文论,结合后殖民主义语境,来探讨后者的深层政治隐喻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浩 《海外英语》2013,(13):196-199
当代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彼得·凯里在"篡改"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的基础上创作了《杰克·迈格斯》。该文拟从互文性角度对比分析这两个文本,运用新历史主义文论,结合后殖民主义语境,来探讨后者的深层政治隐喻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远大前程>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以第一人称描述了男主人公皮普"远大前程"破灭的整个过程.狄更斯在塑造皮普这一人物形象时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潜意识,使整个小说充满自传色彩.运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来分析狄更斯<远大前程>的创作,对进一步认识小说中所展示的资本主义的黑暗现实和奢侈腐化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谭宗燕 《考试周刊》2007,(38):93-94
查尔斯.狄更斯一直被公认为英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很少有人去认真解读他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成分。本文试图通过狄更斯在《雾都孤儿》所使用的个性化的语言、色彩对比、故事情节的安排以及其丰富的想象力四个方面来窥探早期狄更斯的乐观浪漫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3.
论《远大前程》的叙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州师专学报》2015,(5):26-29
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内容等三个方面对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的叙事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分析。狄更斯在《远大前程》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并对经验自我视角和叙述自我视角进行交替使用。同时,他注重叙述结构整体的张弛平衡,与情节中的道德内涵紧密结合,并通过对两主人公之间联结、远离和再度联结的详细叙事,揭示了关注人性和道德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主人公匹普在其个人身份发生巨变的三个不同阶段中对亲友的态度变化为视角,分析狄更斯对匹普内心活动的成功刻画,并借此审视匹普道德发展中的曲折轨迹所折射的狄更斯的社会道德观。  相似文献   

15.
从《远大前程》的人物塑造解读狄更斯的创作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大前程》是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最后一部、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一方面揭露出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腐蚀灵魂的众生面相,另一方面又对许多小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作者把自己的心境准确地投射到这些人物身上,把自己的处世哲学以艺术手段转化在作品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创作理念,也是他性格中梦想和现实双重性的显现。为我们更深层地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16.
解读《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狄更斯的经典小说《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研究了作品中的3种人物形象塑造,即童话式人物、双重性格人物、内涵丰富的圆形人物的塑造;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这部作品的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查尔斯·狄更斯出生于1812年,后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在英国具有显著地位。先期卢梭的浪漫主义在狄更斯作品《双城记》有很好的体现。《双城记》作为狄更斯的显著代表作,又是一部基于法国革命背景而诞生的浪漫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思想浪漫精妙,感情激动澎湃。本文主要分析狄更斯《双城记》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现象学意识视角对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远大前程》进行了深刻解读,通过分析各种人物的多重、复杂意识,进而窥探到作者狄更斯本身的多元、异质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9.
苏琦 《文教资料》2014,(31):75-76
狄更斯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具体体现在哥特因素的运用上。纵观他的创作生涯,十几部作品都带有浓郁的哥特特色。狄更斯继承英美哥特文学传统,在后期七部长篇小说中展现了哥特世界的“怪诞”,从层层悬念设置、多种视角转换、象征、梦境等方面来呈现作品中的“怪诞”因素,狄更斯笔下的哥特怪诞世界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为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以天才之笔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的艺术世界.其一生创作颇丰,当时所有的体裁他几乎都尝试过,但其中成就最高的还是小说.这里对其后期作品<远大前程>的创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