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各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据此,本文阐述了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课程标准明确地把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学科课程的总目标.具体是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  相似文献   

3.
本行动研究旨在探索出"基于WebQuest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行之有效的应用模式.通过一线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WebQuest模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有效的,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是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是落实"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根本保证.科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成为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笔者结合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对科学课教学的认识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各门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融合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首要任务,对于非选修化学的高中生来说,高中化学教育的重任是提高学生"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科学素养"。本文概述了素养、科学素养、化学素养、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理念,明确把培养和  相似文献   

8.
一、化学学科教育与科学素养提高《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化学学科教育提到了"不可替代"的高度,笔者认为这是由化学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任务。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重梳和发展课堂教学的要素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提出.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应具备的特征是:发挥自主性、贯穿探究性、增强实践性、体现整合性、融合人文性。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逐步养成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新的课程标准体现出现阶段不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这种形式下将HPS教学模式引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实现在科学史学、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多背景下实施物理教育,使物理教学能真正、有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题海战"现象,本文提出了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四方面阐述了作者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实验是科学课程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笔者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了系列实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利用实验激发求知欲望 科学课的引人入胜在于科学实验的无穷魅力.未知的实验结果、新奇的实验现象都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将科学的知识经过实验的"包装"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沈霞 《中学生物学》2005,21(7):18-19
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五结合"生物科技活动模式的可行性.经过为期三年的实验探索,笔者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表明,"五结合"生物科技活动模式适合在各类学校开展,且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作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新途径,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培养仅靠课堂上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应从多角度、多途径出发,为培养科学素养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科学道德修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些平台上自由驰骋,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这说明,中学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而要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能力的过程中形成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升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所在的南京一中非常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学校的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研究"曾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去年暑假,学校国际部围绕"提倡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素养"的主题,开展了"用我们自己的慧眼,发现身边科学误区"活动。学生通过一篇篇精彩的科学小论文,反映了他们掌握的科学知识和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实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会大打折扣。下文,笔者将结合相关课例,谈谈实验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一、找好实验中科学素养的落脚点学生科学素养的表现之一是课堂学习中的科学精神,具体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在科学学习中,学生尊重证据、主动探究等素养的获得需要教师关注实验活动的两个"点"。1.整合教材——科学素养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正科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公民科学素质的重任.提高科学素养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课程设计的宗旨.由"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教育的顶层设计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和一些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却不能适应这一要求.相关学者研究表明,我国理科教师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足,教学中非科学和伪科学的行为普遍存在.[1]根据笔者对课堂教学的长期观察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9.
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之一就是期望学生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在STS领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温廷帮 《广东教育》2007,(7):102-103
化学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新课标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