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结构,是《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的重要内容,是独立学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规范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独立学院的内、外部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构成了独立学院的法人治理结构.遵循共同治理的基本原则,依法加快章程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独立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独立学院建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结构的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公办普通高校和合作方多元投资主体共同举办、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独立学院,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有效地保障举办各方的根本利益,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但目前,由于法律的不完善和利益的无序博弈等原因,独立学院的法人治理结构普遍存在着校董合一、主体缺位、监督缺乏等问题.必须从根本上着手,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独立学院面临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其法人的"半独立"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并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分析实践中独立学院法人不独立的原因,认为政府应该鼓励独立学院的股份化改造以明晰产权,从而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功能,还要尽快完善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优化独立办学的法律环境.同时,申办高校应在法律与政策的范围内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帮助独立学院快速建立起稳定的管理秩序和教学秩序,让其实现彻底独立.  相似文献   

4.
李国年  肖昊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3):42-51,123,124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由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以及独立学院自身微观制度建设的缺陷,导致目前独立学院管理机制存在产权界定不清晰、董事会运作不规范、权力运行失衡、教师激励不足、内部监督约束缺失等问题。治理理论是基于公共事务管理机制的一种创新。法人治理结构是解决组织内部各治理主体契约关系安排的一种具体组织结构形式和控制机制。借鉴治理及法人治理结构理论成果,建立"两权"分离机制、科学决策机制、权力制衡机制、教师激励机制、管理问责机制,是完善独立学院管理机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完善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结构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途径之一。探讨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结构的改进和创新之处,应树立"依法治校"理念,构建起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平衡机制,通过过程约束确立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构建决策行为监督与评价体系,合理发挥政府服务与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6.
独立学院是一种崭新的办学模式,其财务内部控制具有目标多元化、主体层级化和风险多样化等特点。当前,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完善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独立学院预算管理控制,建立独立学院财务预警系统,健全独立学院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等措施来构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独立学院面临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其法人的“半独立”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并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分析实践中独立学院法人不独立的原因,认为政府应该鼓励独立学院的股份化改造以明晰产权,从而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功能,还要尽快完善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优化独立办学的法律环境。同时,中办高校应在法律与政策的范围内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帮助独立学院快速建立起稳定的管理秩序和教学秩序,让其实现彻底独立。  相似文献   

8.
当前适逢国家正在推动依法治校,建设现代高职院校制度,这为制定、实施高职院校章程及其研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然而,目前存在着诸多制约高职院校章程制定、实施的不利因素: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意识非常淡薄;体现政府集权的高等职业教育行政;没有建立高职院校法人财产权制度;关于高职院校章程的法律规定存在缺失;高职院校章程的理论研究极为薄弱.提出推动高职院校章程制定、实施的基本策略: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章程的重要意义;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行政制度的变革;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法人财产权制度;完善关于高职院校章程的法律规定;加强高职院校章程的基本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当前很多独立学院采用法人治理模式,但从实际效果上看,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结构大多形同虚设,妨碍了独立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在探讨和分析独立学院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对独立学院的治理进行了改进与创新探索,包括改进和强化董事会、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对独立学院的院长进行CEO化设计、改变全体教师的薪酬安排,激励全部人力资本,促进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独立学院法人治理存在不规范化、形骸化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模糊性和自相矛盾性。虽然现行法律规定独立学院为法人,但在现有的法人分类中找不到独立学院法人归属类型,以至法人治理出现越位、错位、虚位等利益无序博弈状态。面对此种境况,消解法律法规自相矛盾的规定,并找寻独立学院法人的准确定位——营利性法人或非营利性法人,进而针对不同类型的法人构建不同的治理结构,才是破解独立荤院法人治理困境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