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壮族女性学歌、传歌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双重支持。民歌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会消失,在民间,仍然活跃着很多优秀的歌手和广大的听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女性歌手和女性听众。民歌要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需要歌手们不断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政府更多的关注和扶持。  相似文献   

2.
女性在壮族民歌的传承,尤其是在嘹歌的传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叙述平果县一位普通的民间歌手——农美英的唱歌经历,从中可以看出女性在民歌传承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歌以方言为底蕴.要研究民歌必须了解民歌的方言特点,要演唱民歌就必须学习和运用方言.在今天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时代环境下,普通话正在影响着人们原先的语言习惯,方言自身也在发生某些变化.本文介绍和分析了紫阳传统民歌中的方言字音现象,对民歌演唱中歌手如何处理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
紫阳民歌作为紫阳县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目前尚未形成品牌优势.建设紫阳民歌的文化品牌当前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以山歌和小调为挖掘整理的重点和加工、创作的主攻方向;创作新民歌要保持民歌乡土性和通俗性的本质,与伪民歌划清界限;要重视培养和宣传自己的歌手.  相似文献   

5.
民族性是民歌的重要尺度,壮族的民歌主体称为壮欢,壮欢歌手存在现状是壮族民歌传承状况的反映。以柳城县太平、冲脉两地壮欢歌手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实地调查、访谈,发现壮欢传承总体状况呈衰微之势,存在传承人老龄化、断层现象明显,传唱水平降低、内容简化等问题;意识形态影响、大众文化冲击、民族语言运用减弱、文化功能转变、民族文化认同淡漠是壮族民歌传承困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梁子湖东岸部分乡镇的民歌进行实地调查,比较详实地记录了梁子湖民歌现状以及有关民间歌手的情况。对梁子湖民歌目前濒临消失的境况从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旨在做好梁子湖民歌的抢救与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7.
全文分两部分论述梅县客家山歌的历史状况——1920年前、后两个部分。1920年以前的客家山歌主要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传统情歌、劳动山歌等,歌手主要是上山务农的民众,没有听众。政府、文人对山歌持蔑视的态度。在1920年以后出现了"革命山歌"和"墟镇山歌",产生了"墟镇歌手"和听众,歌手身份开始从隐蔽转向了公开。可见:从历时性的角度看,梅县客家山歌的发展与当地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从共时性的角度看,每个时期的歌手与听众对待客家山歌的观念也对客家山歌的发展趋势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民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它记载着民族的兴衰与文明的发展,对人们抒发感情、传递情意起重要作用.在我国,民歌广为流传,涉及的内容丰富,其中有不少是描写或记载女性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现的.本文从民歌中女性形象的案例分类、音乐元素对女性形象的构建塑造、女性形象的形成诱因与传统女性形象的当代价值等角度进行了论述,以期揭示民歌中不同女性形象的社会思想意识,为当代社会尊重女性的社会价值,认可女性的潜力与实力,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信阳本体民歌中的歌词含有许多语气助词,它们或长或短构成了民歌中的衬句。衬句作为民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音乐语汇,在运用最初仅仅是情绪表达的需要,随着衬句在歌曲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类型越来越程式化,就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有的在民歌中发挥着连接或舞蹈作用,有的主要体现为抒情功能,有的则是制造悬念,引起听众情感的期待。探讨信阳本体民歌衬句功能的多样性,便于我们深入地了解信阳本体民歌音乐结构流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丰富多彩的藏族歌舞。在西藏美丽的草原、农庄 ,全遇见以唱歌为职业的歌手 ,他们居无定所 ,四处“云游”以他们美丽的歌声带给藏族同胞以欢乐。这些歌手所唱的大多是藏族传统民歌。这些传统民歌世世代代以口相传 ,是藏族民间文学的结晶 ,运用比喻、联想、拟人等手法 ,描写藏民的生活、风俗、爱情或历史故事。这些歌手用他们的歌把远古历史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