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12月间,大众日报曾在一版刊登一篇题为《一曲精神文明的赞歌》的通讯,其引题中曰:“遇难者安然脱险”。该文还附了一张照片,说明为:“这是安全脱险的七名农民矿工。”这就奇怪了:“遇难”岂能“脱险”?查《现代汉语辞典》,关于遇难一词的解释是:因迫害或发生意外而死亡。遇难,不是遇到困难或危  相似文献   

2.
一家报纸在一篇题为《要“算”才能“了”》的文章中写道:“因此,应该提倡积极的、名符其实的‘算了’……”;一份漫画报纸在题为《佳句分析》一文中用了“竞竞业业”;一张晚报在题为《杨振宁关于做学问的三点建议》一文中说:“……第三点建议是,不要怕不按步就班的学习方法……”;一本电影杂志在一篇题为《让女豪杰们收鞭下马吧!》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2月22日播发了题为《芜湖“红顶商人”现象调查》(见《新华每日电讯》2月23日头版)的通稿,很快有39家报纸采用,在新华网的“发展论坛”上,190篇帖子针对“红顶商人”现象进行了讨论。可见,这是一篇很有吸引力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经济参考》今天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之音”的真面目》的文章,全文如下: 4月中旬以来,“美国之音”对北京发生的学潮、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作了大量歪曲事实的报道。它几乎使出了浑身的劲,对中国政府进行造谣诬蔑,挑唆  相似文献   

5.
8月14日西安出版的两家大报同时刊登近日小虫弥漫西安城区的报道,读者看后,心感迷惑。陕西日报一版的这篇报道题为《蠓虫弥漫古城》。称本月10日以来,弥漫西安大街小巷的褐色或黑色小昆虫为“蠓虫”,“叮人、畜血”。这是记者访问西安市绿化工程管理处副主任邢志斌后得出的结论。西安晚报一版的这篇报道题为《蚜虫何故漫古  相似文献   

6.
北京某报曾刊出一篇引题为《虎门销烟纪念日销毁135公斤毒品》,主题为《警方整顿三大毒品黑市》的报道。报道的题前提要中更有“警方公布了三大毒品地下黑市和八个毒品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用语。笔者认为这里的“毒品黑市”、“毒品地下黑市”及“整顿”.用得很不妥当。  相似文献   

7.
1993年5月2日凌晨5时05分,我国执行大洋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任务的“向阳红16”号科学考察船,在东海海域不幸遭外轮撞击而沉没,船上110名科技工作者和船员中有3人失踪,其余人员脱险。消息传来,举国震惊,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更是心急如焚,当即指令所属机构在上海码头做好一切接待遇难脱险人员的准备。我作为《中国海洋报》特派记者,动身前往上海,担负了报道此次灾难的采访任务。 5日中午时分,飞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我首先来到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招待所。果不出所料,报社驻沪记者站老董见到我就说:船上的人已到了招待所,正在安排食宿!我顾不得吃饭,抄起录音机、相机、笔记本就“冲”上了船员住的3楼。在上海暂住的脱险人员仅是从遇难船上下来的一部分,大部分科学工作者都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同志,他们一回到上海码头立即被接回杭州去了。眼前这些脱险的干部和船员由于当时紧急撤离即将倾覆的“向阳红16”号,来不及顾及一切,个个几乎  相似文献   

8.
“树荫”,还是“树阴”?问及这一问题,恐怕人们十之八九要回答:是“树荫”。这有笔者对1998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大报纸使用“树荫”和“树阴”情况所作的概略统计为证:1998年1月1日至2002年8月15日,《人民日报》使用“树荫”一词的文章共有90篇,而使用“树阴”的仅有3篇;《光明日报》使用“树荫”一词的文章共有43篇,而使用“树阴”的也仅有3篇。根据这样的词频高低状  相似文献   

9.
“一滴水能够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小的新闻事实也可以表现大的新闻主题。本文试图对新闻媒介中的“以小见大”现象作些剖视。先让我们看两则报道。《洪湖报》1988年4月28日刊登了一篇题为《有酒不卖开车人》的消息,写的是饮食个体户刘成林不卖酒给开车人的事。《会计伢嫌我的油壶小》是刊登在1980年6月15日《孝感报》上的一篇小通讯,写的是会计伢在分油时嫌王二婆的油壶小了的事。这两篇报道都不足300字,可谓事情小,篇幅也小,但这两篇报道却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前者获得了  相似文献   

10.
经历 《新闻实践》2002,(3):30-31
2月5日,国内一些报纸不约而同地转载了广东某都市报的一篇报道。在这篇题为《贪书记大叹拒贿有四难》的报道中,记者详细地披露了原普宁市委书记丁伟斌的“部分悔过陈述”。但,  相似文献   

11.
杨勇 《军事记者》2013,(11):70-70
基层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火热生活,写出的稿子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有思想的深度。作为报道人员,只有到活水中,才能逮到活蹦乱跳的“大鱼”。就拿我最近发表在《解放军报》上的一篇题为《“新闻发言人”列入训练内容》一文来说吧。写这篇稿子时,我们单位正在与兄弟单位联合开展首都防空军事演习活动,采访期间.我无意中看到了师宣传科干事张涛手中拿的一份“军事新闻发布会脚本”.这立刻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我感觉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新华社播发了一篇题为《要有共产党人的“差距观”》的述评。这篇述评真实地反映了出席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们在审议朱镕基总理关于“十五”《纲要》的报告时求真务实的严肃态度,生动地诠释了我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3.
3月7日,人民日报在12版头条刊发了《“磨”出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一文。这篇报道虽然从位置上来说是在当天“两会特刊”的最后一个版上,但并没有因此而“埋没”它的光芒,相反,被多家主流网络媒体转载,并被众多网友纷纷点赞,称其“都是干货”、“很解渴”。研读这篇报道,可以看出其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4.
《山西晚报》因一篇题为《毛阿敏八成不来太原》的报道惹上了官司。(详见“背景与资料”) 这起纠纷的最终结论有待二审法院的终审判决。但笔者认为,《山西晚报》的这篇报道基于事实。对于即将演出的歌星,公众有权知道她的情况,媒体应当报道:  相似文献   

15.
1月21日出版的《南京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老汉街头见到女的就脱裤子》的社会新闻,说连日来新街口中山南路常有一名怪癖的老头出没,60多岁,只要一见到女性就追上去,然后脱下自已的裤子,令广大女性深感尴尬和恶心,警方也对这个怪老头颇感头疼。接下来又详尽地报道了几次怪老头“见到女人就脱裤子”的场景……恕笔者直言,这篇社会新闻从标题到内容,给读者的全部印象,只能说是“无聊”二字。之所以说“无聊”,首先是报道的新闻事件无聊。老汉街头见到女的就脱裤子,这也算是新闻?加之标题做得“原汁原味”,因而更显得无聊!其次是文字表达淋漓…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月24日,江西日报刊载了一篇题为《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的消息,后来被评为第六届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江西省1984年度好新闻特等奖。据作者介绍,这篇新闻的线索来源于本省一家新闻单位的一则“一般动态性报道。”在我们许多新闻工作者中(包括业余通讯员),由于受新闻是“易碎品”的影响,往往把一经报道的新闻就看成“明日黄花”,成为过眼烟云,都忘了“今朝黄花虽调色,来日旧枝绽新蕾”这一生活、新闻之史实。实践证明,从旧新闻中发掘新新闻,这是发现新闻时一个渠道,有的人甚至于此道而名扬天下。美国的H·G·比辛格,就因27岁时写了全美获奖优秀新闻《坠落中的客机》而成为世界知名记者。然而,这篇通讯的线索,就来源于他自己和别人两年前合写的一篇未遂空难动态稿。国内外有经验的记者对“从新闻  相似文献   

17.
1998年第六期《新闻记者》刊出贾亦凡、顾向东先生撰写的《“羊城疑案”谁与评说?———陆俊、大连万达诉〈羊城晚报〉社侵权始末》(以下简称《贾文》)后,由于对《贾文》中讲解“客观报道”的一段话有不同看法,我便写了一篇题为《也谈“客观报道”兼舆论监督———就“羊城疑案”说些题外话》(以下简称《程文》)的拙文,投向《新闻界》。1998年第五期《新闻界》刊出了此文。1999年第二期《新闻记者》以《也谈“客观报道”———就“羊城疑案”说些题外话》为题,转载了《新闻界》发表的《程文》,并以此为由头,开展了关…  相似文献   

18.
说实在的,有关这起案件的采写,我已经很疲倦了。这是一次历时5个月的“漫长”的采访,从今年5月初至9月下旬,断断续续的,我始终关注着和追随着这起上海地区最大的假冒名牌商品的审理进程。从第一篇《千里追踪假“力士”》,到此案审结判决后写的思考性文字3篇,在本报一共发了4篇报道,另在《人民警察》杂志上刊发的题为《告急:救救名牌》的16000字的长篇通讯里,假“力士”占了5000字篇幅。这就是我采写“力士”香皂假冒案的全部成果。如今,一审判决已经宣告此案降下帷幕,我那断断续续的采写已经划上句号。但当我应《新闻记者》杂志之约,撰写此文时,不得不将已经封存的采访笔记及刊发的文字翻将出来,追忆采访此案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19.
今年1月12,《哈尔滨日报》社会时空版中有一篇题为《见钱眼开报假案,姐妹沉瀣同犯法》的文章。乍看这个题目没什么问题,但细一品味就会发现,作者为了题目的工整,而把“沆瀣一气”这个成语中“沆瀣”一词拿出来单用,结果造成了错误。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中记载:唐朝有一考生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考官崔沆因与崔瀣同宗而故意取中他。故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后来“沆瀣一气”便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而“沆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1日,一篇题为《河北毒蒜祸及京津沪——无公害大蒜用剧毒农药浇根》的报道刊登在某杂志上。这篇报道说,永年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生产的有毒蒜薹和蒜头正销往全国除台湾和西藏以外的省、市、自治区,尤其对北京、天津、上海等大都市的食品安全构成威协。这篇报道随即被众多网站转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永年大蒜”成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的防范对象。老百姓谈“蒜”色变,说大蒜不能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