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线索,即从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的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到70年代末以后第二代领导集体确立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再到90年代以来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为之探索和努力追求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经历了由“和平解放”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发展演变过程,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真诚愿望。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祖国统一理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五、六十年代,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改变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明确提出通过两岸接触和谈判的方式,按照"一纲四目"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六、七十年代,邓小平根据世界主题和格局的新变化,考虑到两岸的现实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功地运用这一理论解决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及其国际争端。这是对毛泽东和平统一祖国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国两制”的新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等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这是党的伟大战略决策,也是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一国两制”与爱国统一战线中几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解决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结束台湾同祖国大陆分离的局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也完全可以采取"一国两制"的原则,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这不仅是现实的,而且也是可能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为"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实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澳门回到祖国怀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香港回归祖国标志“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胜利。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50年代中期,周恩来基于他对海峡两岸形势变化的悉心体察和科学把握,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国共对等商谈,台湾高度自治”为核心的一整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并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些方针构成了80年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历史先声和思想基因,在我们党探索祖国统一方式的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中国完全统一 ,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方针 ,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走出以下认识误区 :误区一 :用“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针就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简析 :①“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②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有和平和武力两种方式。用和平方式 ,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和损失 ,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③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针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是…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客观实际的方针政策。以“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便是其中之一。“一围两制”的构想,科学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和平统一祖国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政策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以及处理两岸关系八项主张的变化过程。中国共产党关于两岸关系政策的演变和发展,可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党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进行了不断的努力与探索,党的对台政策也历经了“武力解放”,“和平解放”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演变,本文对我党对台政策三次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所体现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尽管所处时代和历史背景不同,但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就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进行了战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是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思想先导,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则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二者具有一脉相承性,体现了共同的思想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13.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为使台湾问题的解决作出了最好的例证.“一国两制“对台政策更宽,其目的是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台湾的前途和命运系在祖国大陆,只有早日实现和平统一,才能保证台湾地区的发展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在海峡两岸、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讲话既进一步深入阐明了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政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及政策,又针对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新的主张和建议,对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众所周知,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经历了长达三十多年的隔绝时期。197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并采取一系列促进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对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和平解放"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周恩来从实际出发,在"和平解放"西藏、台湾问题上提出了暂时允许其保存现存制度的思想,这对邓小平后来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邓小平在四个方面深受毛泽东、周恩来"和平解放"政策的影响,又在四个方面创新发展了"和平解放"政策。"和平解放"与"一国两制"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1.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坚决反对国内外各种支持“台独”的势力。为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最好的办法。对此,你不同意以下哪种观点:()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我国国家统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充分表明了我们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做到知荣明辱。  相似文献   

17.
用"一国两制"方式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这一理论构想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观点,而且还生动地体现了邓小平富有创造性的新思路。文章仅就"一国两制"构想所体现出的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独到之处,浅谈"一国两制"思想对当今台湾问题现状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解决港、澳、台问题上经历了从“和平解决”、“武力解决”到“和平统一”再到“一国两制”的变化过程。江泽民有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述是对邓小平和平统一理论的新贡献。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讲话,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9.
试论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构想孙英华“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用以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重大决策。它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对于任何分裂国家的和平统一、对于和平解决国...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想是为妥善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所谓“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有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坚持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