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人生多忧患 缘何得解脱──李叔同诗词创作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多忧患缘何得解脱──李叔同诗词创作略论倪金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出现在本世纪初艺坛上的李叔同(法号弘一),都是一个奇才。他精书法,工金石,长于文章诗词。他在音乐、绘画、戏剧方面的才能,更使人赞叹不已,以至于今天的人们追溯中国现代美术史与音乐史的源头...  相似文献   

2.
六朝书法具有独特的特点;大家族书法队伍的出现;简札形式的出现,带来了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优雅的书风;书家、书论多。六朝书法的美学追求是:追求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韵致美;骨、筋、肉美学范畴的提出;六朝美学中“类比”、“品藻”之风很盛;“意在笔先”说的提出;对“工夫”的重视;六朝书家、章更多地受道教、玄学的影响,书法字里行间有清气。六朝书法树立了个性价值的典范,书法美学追求有别于前及后的风度。  相似文献   

3.
“无意于佳乃佳”是苏轼提出的极为重要的书法美学观点,其中蕴含了颇为丰富的文化含义及价值。本文紧紧扣住“无意”与“佳”加以阐发,并结合苏轼的书法创作加以分析,从而找到苏轼的书法思想与其创作的契合点。这也应该成为今天书法发展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4.
“无意于佳乃佳”是苏轼提出的极为重要的书法美学观点,其中蕴含了颇为丰富的文化含义及价值。本文紧紧扣住“无意”与“佳”加以阐发,并结合苏轼的书法创作加以分析,从而找到苏轼的书法思想与其创作的契合点。这也应该成为今天书法发展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5.
近代作家林语堂书法美学思想从“气韵”、“性灵”、“韵律”、“自然”等角度论及中国书法特征,显示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以及对中国书法美学的精深把握。林语堂书法美学思想展示出中国书法共时性发展规律。作为近代中国书法美学的初步奠基者,林语堂书法观具备向西方介绍中国书法文化的积极意义。辩证对待林语堂书法观,有助于当代中国书法研究多向层面的展开。  相似文献   

6.
研究中国美学的若干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现当代美学,大体上说,是“西方美学在中国”,其时代大背景是“西方文化在中国”。这里的“西方美学”主要是指西方的传统认识论美学,而不是由康德道德形上学(神学)所突破的道德美学本体论。后者正是架接中国心性哲学美学,即道德形上学哲学美学的直接参照系。美学学科应有两种不同形态:哲学体系型美学与诗性智慧型美学。当务之急,是引入康德的美学智慧(美是道德的象征),去梳理、建构中国道德美学本体论;诗性智慧型美学是中国美学的特长,我们已洞开大门。我们面临着一体两面的难题:一方面要建构道德形上美学(外),另一方面又要相应地转换思维方式(内),“合内外之道”,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蔡邕书论不但自觉地把语言学范畴的文字与美学范畴的书法区分开来,并且第一次较全面地、较系统地论述了书法美学的本质特征——书肇于自然、书法阴阳说、形、神、势、力、妙、书法的抒情性、“任情恣性”的创作自由状态。因此可以说蔡邕的书法美学思想是中国书法美学史上的第一块丰碑。他的书法美学思想启迪和影响了之后的书法美学理论和书法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8.
汉魏六朝书法美学思想受道家和玄学思想的影响,呈现出自身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书法美学思想中的“自然”、“妙意”、“书道”观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书意”、“风骨”、“神采”观则受到玄学思潮的影响,这种影响与汉魏六朝书法艺术和美学思想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哲学家在探讨本原论问题时,从一开始就与美学本体论问题纠结在一起.西方哲学与美学本体论的错位经历了古代的历史遮蔽与混淆、近代的历史游离与困惑、现代的历史反思与还原三个时期.历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错位就在于唯心主义哲学对唯物主义美学的遮蔽,在于将美学的感性存在第一性误解为哲学的物质存在第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与美学基本问题及其本体论的交错;审美的“感性存在”就是哲学的唯物存在;美学的“唯心主义”(精神实体)就是哲学的“唯物主义”(感性存在).极端的唯名论属于美学范畴,极端的唯实论属于哲学范畴,而温和的唯名论与温和的唯实论及其调和论使得哲学与美学进一步混淆.在整个西方哲学史和美学史的复式历程中,哲学学科在研究辩证思维规律而在美学的对象中为自己寻找丰富的材料时,或美学在考查原始经验而把思想和意识带回到它们的起源上去时,往往越俎代庖——成为“哲学帝国主义”或“美学帝国主义”,从而造成了唯心主义哲学与唯物主义美学的历史错位.  相似文献   

10.
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坛巨匠,他还是一个书法理论家,一个划时代的书法美学家,有一套完整的书法理论,有一系列自成一体的书法美学思想。从其原话引伸阐述他的书法美学思想可以看出,他真的具备了一系列现代的审美精神,掌握了一系列现代审美原理,他的这些一系列艺术哲学思想与近代、现代、东西方诸多哲学大家、美学家研究揭示出来的科学成果是完全吻合的,与现代文明所揭示出来的普遍规律性是完全一致的,真的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相似文献   

11.
“忘”在中国古代既是一个哲学范畴,也是一个美学范畴.由哲学意蕴向美学意蕴的转化,标示着“忘”的美学价值生成.本文从老庄哲学中有关“忘”论述的个案入手,试从“坐忘”的体道方式、“澄怀”的审美观照和“无我”的审美至境三个阶段勾勒出“忘”的美学价值生成过程,并在论述过程中从艺术创作和艺术化人生构建二个方面谈其重要生成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的研究已有很多,角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尝试将其概括总结为“仁者之美”与“智者之美”,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苏叶散的美学特质由三个层面构成:人格美为其“骨”是核心层;情思美为其“气”是中间层;体美为其“态”是外表层。善良高洁的人格;真切柔婉的情思;高贵、纯美、深婉、曲致的情调;典雅、雍容、沉着、漂亮的语言共同构成苏叶散“精美”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4.
苏轼作为书法"宋四大家"之首,其成就十分显著。他的书法美学核心思想是尚自然。在其书法美学思想体系的构建中,"自然"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包含着本与末、道与艺、人品与书品等本体论范畴和创作论上的无意于佳、放意自适状态以及风格论上的自然平淡。他的书法成就正是他书法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李叔同(出家后法名弘一),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大师。他在音乐、美术、书法、金石、词曲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开拓我国近代话剧、音乐、美术等艺术的先驱。出家后,又在宗教领域独树一帜,成为国际佛教界的知名高僧。近代中国不仅在政治、思想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艺术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革时代。代表着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近代艺术产生发展,逐步改变了旧式传统艺术的一统天下。在中西文化交融、传统艺术转折与再生的重要时期,李叔同巨臂独擎。多方开拓,为中国近代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  相似文献   

16.
关于禅宗和书法关系的研究,一般从禅宗和书法的相互影响去切入。本文尝试从另外一种角度,即禅宗美学的特质和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理路的相通之处去研究。禅宗美学主要有四个特质:自由之美、空寂之美、圆融之美和顿悟之美,而这些在书法(无论是创作还是理论)的理路中都能找到。  相似文献   

17.
“前景化”是诗歌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亦是诗歌文体的独特性所在。诗歌语言的前景化主要是通过语音偏离、词汇偏离、句法偏离和书法偏离的形式得以实现的,“前景化”的诗歌语言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前景化理论为理解诗歌提供了依据,能帮助读者更好地鉴赏诗歌,发现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艺术(审美活动)与人生(生命活动)的关系是20世纪中国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诸多美学家都涉及或探讨过这一问题,朱光潜更是以“人生艺术化”学说及其相关论点予以回应和阐发,从而开辟了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论传统。“人生艺术化”是朱光潜综合中西文化和审美思维后的理论再创造,并成为其人本主义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通过这一命题,朱光潜美学毫不吝啬地宣扬人性的高贵,肯定审美经验的共同人性基础,并追求超越人生的崇高境界。其“人生艺术化”理论即是以知-情-意的人生统一体为出发点,最终指向真-善-美的价值同构(幸福)。因此,向康德式的实践理性(道德理性)与共同人性的无限逼近,是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最高旨趣和先验之维。  相似文献   

19.
“宋人尚意”最早提出这个话题的是董其昌,准确概括了宋代书法的特征。“尚意书风”是唐代书学经过衰落后复兴的一种时代书风,旨在:(1)摆脱唐代严峻法度和书学求真迹原则的束缚;(2)把书法作为娱乐,表现人的性灵,重视性灵在笔墨中的发挥,表现自己的人格、学问和精神。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便是苏东坡.而最能体现苏东坡“意造无法”思想的书法作品是(寒食帖)。本文从苏东坡的哲学思想、创作心理状态、美学意蕴及(寒食帖)的历史价值谈自己的看法。(一)“尚意”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美学思想,其成功意味着对前世固有陈式的破坏…  相似文献   

20.
英语文学翻译同其他形式的翻译一样,重在追求美学的艺术特质和艺术魅力。文章将从美学的视角探讨翻译问题,对英语文学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质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