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知觉符号理论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科学研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知识在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其中占主流的理论一直是命题符号理论,受体验哲学和体验认知的推动以及知觉和认知的关系发生转变的影响,Barsalou针对命题符号理论的不足提出了知觉符号理论。知觉符号理论做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提出后获得了许多实验证据的支持。当然,该理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有关知觉和大小知觉的基本理论、知觉的模式、知觉研究思路与方法、知觉发展内容的研究等方面对大小知觉发展研究进行了概要陈述,总结出研究的优势,提出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指出大小知觉发展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改变了个体知觉的状态;而Barsalou(1999)的知觉符号理论提出,知觉系统与认知系统一样,也能对信息进行知觉,其表征方式是知觉符号。所以知觉符号理论打破了命题符号理论对多媒体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限制,赋予了多媒体教学无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知觉表征论框架下,根据苏珊娜·谢林博格的建议,知觉的视角性与环境依赖性特征可归结为对象的环境依赖性质在知觉经验中的呈现,进而,这种环境依赖性质应当以某种方式成为知觉的表征内容的构成要素。然而现有的表征内容论版本各自面临着困境。通过对环境依赖性质呈现的现象性特征的细致刻画可以看出,这种视觉化呈现表现出明确的非客观性。这意味着,环境依赖性质的视觉化呈现与初始知觉分属截然有别的两种经验。在阿萨纳修斯·拉夫特珀罗斯的知觉与意识理论框架下,初始知觉的环境依赖性质的呈现以两种可能的方式定位于作为知觉活动底层意识的现象意识内容中,因而有着隐含呈现的现象特征,并构成了知觉活动的一个独特的内容层次。  相似文献   

5.
认知渗透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认知有时会反过来影响知觉。认知渗透会给信念的形成引入循环结构。这决定了被渗透的知觉经验是不能辩护信念的。因此,任何会做出认知提升预测的知觉辩护理论都是有问题的。独断论会做出认知提升的预测,它是有问题的。独断论要摆脱困境,要么就找到一个击败者,要么就给出一个说明以使得认知提升的预测变得合理。但这两种方式都是行不通的。认知渗透带来的挑战也适用于其他知觉辩护理论,并且,这种挑战可以一般化到超出认知提升的预测的情形,因而对知觉辩护理论构成了普遍威胁。一个知觉辩护理论要能应对认知渗透所带来的挑战,就需要对知觉经验的起因给出限制性说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梅洛庞蒂知觉理论的阐述,概括出其哲学理论:身体通过感觉 的综合活动来理解世界并以意义来表达世界;人的大部分活动是前反思的,其美学观点集中 于“美是由最小的知觉所阐发的体现行为”。其哲学的核心命题就是具象的首要性,同时, 文章还指出梅洛庞蒂理论的缺陷。本文是《批判美学与后现代主义》中的一章。  相似文献   

7.
移觉格是不同知觉之间的挪移、沟通所形成的修辞现象,而且移觉格在运用时,往往是用一种乃至多种知觉,来表现其它的某种知觉,也就是因为有“被表现者”和“用作表现者”的不同。因此可以依据“主要知觉”与“辅助知觉”,来对移觉格进行新的分类。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视域中的知觉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胡塞尔的意识知觉阶段、梅洛一庞蒂的身体知觉阶段和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阶段。以克服或超越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局限性为目标,梅洛一庞蒂对胡塞尔的意识知觉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杜夫海纳则创造性地综合各家优长之处,将现象学的知觉理论推进到了美学领域。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为现象学美学的研究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研究和分析方法,这也在审美知觉理论上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9.
美不是在知觉之前就已现成地存在着的(不管是在客观还是在主观),只是随着知觉行为的发生,由于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的重组,美才产生了,而且就产生在知觉中。在这种情况下,知觉不仅仅具有审美的功能,而且美直接取决于知觉;知觉直接地孕育了美,直接地成为美产生和存在的处所。只有在知觉中,客体对象才因为主体的加工而成为审美对象;也只有在知觉中,人才把符合条件的客体对象感知为审美对象。审美知觉和一般知觉所不同的是它不仅为主体提供信息和对客体作出加工,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了一种肉身的身体———主体的享受。从知觉传递信息到通过知觉获得享受,这是人的知觉意义重大的一次分化。自此,知觉不仅具有认知的功能,同时还形成了审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回顾了二十年来关于学习者外语感知觉的研究,发现感知觉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从语言和非语言两个大的方面报道了感知觉研究的一些事实;并探讨了外语感知觉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即定义和其理论解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与物质相对而言的意识范畴,曾历经灵魂、心灵、思维、精神等不同的表达,体现了名词的意义与动词的意义,前者之意识是与"精神"、"思维"视为同一的话语,后者之意识是与思维、精神、心理相等同。在意识的本体论地位上,曾出现过意识是实体还是属性、是存在还是子虚乌有、是独立作用还是有赖于物质旷日持久的争论。在意识与其他要素的坐标系之中,则有意识与大脑、意识与语言、意识与实践等诸多关系。意识范畴的多重理解之中,发现意识的本真状态乃是前提与基础,历时与共时意识论研究则是意识研究的展开与深化。  相似文献   

12.
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教科书对意识本质的理解存在种种矛盾。其中最关键的意识内容的客观性需要反映论支持,而反映论的摹本-原本观念并没有现实根据。对意识本质的揭示只能依据意识自身的内部结构,不能借助意识与外在于它的事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理论自觉意味着教师以一种独立思想精神和批判态度对待其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同行专家教师优秀经验与教育专家及其创生的教育理论。理论自觉是教师在教育变革中能够以变革主体参与变革的需要,也是教师在变革时代运用变革使其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理论自觉的培养,是一个需要从训练教师的他者意识、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注重教师的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批判力;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营造研究性教师培养文化等多方面合理衔接的长期而系统化的工程。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的教育理论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凌云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4):13-17,12
教师对教育理论应该具有一种“肯定性”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能力”。教育理论作为一种“实践性理论”,对教师个人教育信念的形成、专家型教师的诞生、教育学机智的获得以及“以理论为灵魂的”教育实践的实施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性的理论学习、系统化的教育学反思以及知识生产式的教育研究来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意识。  相似文献   

15.
试析超个人心理学及其关于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发展及其地位、定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超个人心理学理论中的意识论为重点,通过对维尔伯的意识谱理论、可瑞普纳对意识状态的划分以及进入意识异常状态的主要方法等代表理论的介绍和分析,对超个人心理学中的意识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梳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的有关读者意识这一大众美学思想的历史背景,然后将毛泽东所阐释的读者意识同西方接受美学加以比较。论者认为,毛泽东的读者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其独到贡献是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读者类型的划分,读者期待视野的辩证发展以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理论自觉即教师对自我作为理论主体存在的自觉,它意味着教师以一种独立思想精神和批判态度对那些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事件有意识地追问与反思,以寻求对日常教育现象、问题的澄清与解蔽。理论自觉是教师在教育变革中能够以变革主体参与变革推进以改革在实践层面真正发生的需要,也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生态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经济,生态经济观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环境价值观、生态生产观和生态消费观等内容,生态经济观教育包括这几方面教育。  相似文献   

19.
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学说进行解释学的重构,通过审美意识批判提出理解的真理,并以之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伽达默尔指出:康德的审美趣味、席勒的审美王国、哈曼的审美感知、尧斯的审美经验将纯粹的审美意识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否弃艺术的作为理解的认识的真理功能,显示了美学对于艺术理论的局限性。伽达默尔的这一批判对我国当代学理论建设和发展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电视受众与节目之间的媒介,主持人除了应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传播者意识,除了应具备相应的新闻意识外,还应有“自我定位意识”、“专门家意识”以及“终身学习意识”,而这些意识与作为一个普通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普遍意识,有着相得益彰的作用。对“节目主持人意识”的理解认识,关系到对节目主持人知识结构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