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朋飞 《新闻窗》2008,(6):40-4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近几年来,从非典事件、禽流感事件、手足口病事件到近期的三鹿奶粉事件,一次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中国人敲响了警钟,而大众媒体的广泛报道对公众的健康观念和新闻宣传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健康传播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人们熟悉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样一个新名词。  相似文献   

2.
方晓丽 《档案天地》2020,(12):28-31
引言2019年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型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再次引起人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  相似文献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绚 《山西档案》2004,(5):43-44
一般来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是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对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疾病或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比较典型的是2003年春天“非典”病毒的突如其来。  相似文献   

4.
吴峰 《新闻知识》2006,(1):10-12
在百度中输入“禽流感”三字搜索,用时0.092 秒,便出现267000篇相关报道。从03年的“非典”开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个词渐渐为人们所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事  相似文献   

5.
<正>一、公共卫生事件档案整理利用的价值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它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及严重危害性,影响和损害公众健康,易引起社会公众恐慌。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其档案属于新兴的档案门类,管理方法与理论有待探讨。其档案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应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事件档案则是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又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声像、电子文件、标志性实物等不同形式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7.
<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都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面对突发应急公共事件,医院档案工作者应快速反应,第一时间获取有价值的资料和影像档案,并及时整理归档保存下来,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保留依据,并为以后类似事件的预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模式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芳 《声屏世界》2004,(2):29-3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可能造成社会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中毒和放射性损伤,以及其他一些影响公共卫生健康的事件。如何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张考验媒体社会责任感的考卷,答好这份考卷,媒体不仅要对编辑内容负责,也要对民众、社会负责,既要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又须注意稳定大局,不能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如2003年的“非典”病毒、2004年的“禽流感”及近期突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使我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不感到陌生。如何防范与有效应对、化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磁性载体、电子文件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工作、完善其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显得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和威胁一个地区或全国经济社会稳定,有重大社会影响,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做好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工作是档案部门贴近现实、  相似文献   

11.
<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与其他类型档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并非以来源机构作为档案组织内核,而是以事件问题作为立档单位,建设专题档案数据库能将多源异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整合,转化为档案数据信息,为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布局及战略决策部署提供应急信息支撑。本文提出“工具-价值”双向赋能的研究视角,探讨如何通过双向赋能机制构建符合公共价值需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近几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不断,如2005年吉化爆炸事故及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无锡太湖"蓝藻之祸"、张江药谷突发倾倒危险化学品事件等等,这些突发环境事件,除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外,已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因此,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已经确定为今后20年我国环境保护的优先战略.  相似文献   

13.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那些造成了社会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影响或可能产生重大后果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社会群体事件、恐怖主义的破坏活动、重大涉华外交事件,以及一些区域或部门、行业内的特殊事件,具体包括如刑事犯罪与社会治安问题,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环境恶化造成的洪水、台风、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地震、火灾、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辰辰 《记者摇篮》2008,(11):39-40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影响或可能产生重大后果事件。近年来,我们屡屡出现公共危机事件:非典、禽流感、“马加爵”事件、重大矿难等等,或引起社会恐慌,或引起高度关注。大众传媒在这方面的表现从开始的角色缺失到逐渐成熟应对,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重大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破坏的事件,或者是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肋和损害的紧急事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无所不在的今天,新兴的网络媒体已成为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引导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新近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相似文献   

1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发生急骤的对社会大众的安全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重大卫生安全事件,这个概念一般宽泛,包括重大传染病或疫情、重大食物及职业中毒、集体性原因不明疾病以及其它严重损害大众健康的卫生事件[1],如引起巨大恐慌的2003年“非典”事件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而言,其“突发”二字就决定了收集工作的非程序化性,往往是常规工作模式所不能完成的[2].因此,积极思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收集工作的策略,重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研究与利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怎样报道,是新闻摄影界仍待探讨的重要问题。重大突发性事件历来是新闻的尖端题材。近年来,文字、广播、电视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较之过去及时多了,几乎事事必报,也放得开。而新闻照片往往空缺,或者迟滞,或者呈现“围点打援”、半遮半露现象,造成不真实之感。新闻摄影应加速和促进自身改革,客观、真实、全面反映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真相,为社会稳定、人民安宁、鼓舞斗志发挥更大的作用。报道重大突发性事件,要做到客观、真实、全面,关键是要破除重大突发性事件是“暴露社会阴暗面,使人灰心泄气”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重大突发事件一般是指突然发生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事件,常常会对全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当下的报业竞争,拼抢突发事件,尤其是拼抢重大突发事件往往是第一层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所,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主要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面对这些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记者应如何应对?笔者认为,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做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