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与人生》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的重要问题有积极作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并遵循人生的行为准则,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未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值得德育课教师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依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针对哲学与人生课程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的教学内容,设计了《直面人生挫折与挑战》的主题活动课,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自身挫折认知的内化和坚强意志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林洁 《广西教育》2013,(31):157-158,166
依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针对哲学与人生课程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的教学内容,设计了《直面人生挫折与挑战》的主题活动课,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自身挫折认知的内化和坚强意志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哲学与人生"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哲学与人生"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哲学与人生"课程相对抽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积极性已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文章阐述"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张钰铖 《考试周刊》2013,(51):130-131
中职学校开展《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握哲学与人生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方法分析解决人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问题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践行人生的能力,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在社会中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三味",即坚持以生为本的"生本味"、注重生活化教学的"生活味"、强调哲学课程学习与实践相统一的"活动味"。力求通过指引学生体验"三味",让哲学智慧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当前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存在的"不学习""被学习""假学习"和"浅学习"等问题,分析将非智力因素融入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并从几个方面探讨中职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具体策略.即合理规划教学任务激发学习兴趣、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培育学习动机、优化教学方式陶冶学习情感、创设教学情境磨炼学习意...  相似文献   

8.
王秋月 《考试周刊》2011,(58):169-169
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学生反映该课“抽象”、“枯燥”、“无味”,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之兴趣不高,因此教师要把这门课程教好,让学生自觉地喜欢上这门课程,更快地找到学习哲学课程的乐趣,让沉闷的教学课堂变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9.
当前,职业学校在《哲学与人生》课堂革新教学方面不断探究,成果明显.但是,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仍有待加强.其实,《哲学与人生》是一门看似深奥,却非常实用的课程,只要教师高度重视,舍得下功夫,善于去思考,完全能够实现“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成长”之目的.在《哲学与人生》中实行“三味”教学,能够促进该课程或其它德育课程的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10.
李晓慧 《教师》2010,(35):26-26
本文以中职校“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阐述了案例导课的目的和作用,深入分析了案例导课的艺术性,对“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方峰  吴锵 《文教资料》2010,(30):204-205
针对理工科学生哲学知识匮乏的问题,本文作者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提炼哲学概念,使专业课教学有了新的展开维度,并促进了理工科通识教育的开展。通过挖掘“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蕴涵的哲学知识,本科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感受到哲学思想与哲学方法的魅力,将自然科学范畴的材料专业知识与人文科学范畴的哲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本科生知识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新课程与合作学习2006年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具体目标中第三点提到: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谈到高中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培养目标中提出在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培养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英语作为学术性课程中的一大块,更要在教学上引导学生从“掌握学习”转化到“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3.
基于职高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家长愿望、社会需求,笔者在《哲学基础知识》教学实践中,通过运用情感因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哲学的智慧领悟人生的意义,从而提高了哲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以下四下方面,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哲学思想,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的具体体现和举措。在“隧道工程”课程讲授时积极融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实践检验真理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思想,使学生既形成了较为牢固的哲学思维方式,又准确认知并加深对地下工程结构设计内涵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中职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由于其理论性和抽象性,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平平。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哲学课堂上的教学,本文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四点经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重点阐述以体验哲学为基础,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开展英美文学教学、学习活动。运用“合作式”教学和审美体验教学理念设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身体和情感的体验不仅提高自身语言能力.而且提高人文素质修养,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的设置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走好人生路。但是,由于其较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概念较为抽象,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缺乏热情的中职学生来说,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只会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笔者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尝试对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与归纳。  相似文献   

18.
李强华 《文教资料》2011,(33):85-87
中国哲学经典一直以来是高等院校中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经典教育法在《中国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哲学经典教育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吸纳经典中的人生哲理,从而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启迪人生智慧。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经典教育法时应该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阅读准备、注重分组讨论和提高平时成绩在考核中的比例。教师对经典的诠释要以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为目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高等院校“两课”教学的主干课程。长期以来,该课程被学生们赋予“枯燥之学”的称号。我在教授哲学原理时,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推行人文化互动式教学,赢得了学生们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哲学是小溪,溪水长流,翠鸣山谷,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依然余音袅袅;,哲学是清茗,沁人心脾,明目醒神。我们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学业的要求,更是开阔眼界,增长智慧,走向成熟,学会人文关怀,并充满信心地构建人生和社会美好未来的需要。”这是我第一堂课的开场白,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赵秀英 《职业技术》2006,(18):64-64
哲学课程的学习方法直接关系着学习的效果,它的得当与否关系着学习效果的成败。本文主要从学习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提高哲学课程的效果的学习方法,提出了“蜘蛛网”式学习方法,以期能提高哲学课程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