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常识中涉及的计算题,是高一《思想政治》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下面,笔就经济常识中的几类常见计算题进行归纳和举例分析,以帮助同学们学习。  相似文献   

2.
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在近几年高考中倍受命题专家的青睐。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种:一是显性计算题,即进行具体的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具体的数字运算的计算题。  相似文献   

3.
经济常识中涉及的计算题,是高一《思想政治》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下面,笔者就经济常识中的几类常见计算题进行归纳和举例分析,以帮助同学们学习。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例:如果1只羊=2把斧子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生产斧子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一只羊可以换()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全国文综卷Ⅰ和全国文综卷Ⅱ的24题基本上都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在其它高考政治试题中经济常识(生活)计算题也屡见不鲜。经济常识的计算题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商品价格与货币升值贬值、纸币的发行量与通货膨胀、汇率、存贷款利率、个人所得税,企业利润等方面。对于高考考生而言,突破这些计算题往往成为学生提升高考成绩的重要筹码。下面就经济知识(生活)的计算题进行归类解析。  相似文献   

5.
综观近些年高考政治试题,无论全国卷还是地方卷,经济常识(生活)计算题屡见不鲜。通过计算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经济生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不仅有利于高考选拔(计算题得分率较低),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经济计量意识(定量研究经济现象),更为进入大学学习理论经济知识打下良好的铺垫。对于高考学子而言,理解计算题考查的经济知识,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有利于提高高考成绩。下面就计算题主要考查的经济知识进行归类解析。  相似文献   

6.
2007年高考出现了多道经济常识(经济生活)计算题。和往年相比,这些计算题具有灵活性、综合性、时代性的特点,更好地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经济常识计算题是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具体应用,它要求考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经济学问题,通过数学公理化方法的严格性、简洁性与一般性,提高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及分析水平。这类试题既考查经济常识的基本原理,又考查考生的数学转换计算能力,特别是条件变换后对问题指向的迅速反应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注重综合能力考查的要求,所以。经济学计算题成了近几年高考试题的“长青树”,当然,也成了考生获得高分的“拦路虎”。如何让考生突破这一难题呢?笔者以2009年高考政治试巷中经济学计算题为例,探索解答这类题目的基本思维流程,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匀速直线运动中计算题的出现是物理学习中计算题的开始,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计算题只介绍了最简单的形式,即最常规的计算方法.但教学中遇到的计算题类型较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便于学生学习现通过归类、总结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使学生在学习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本节计算题的准确掌握是学好今后各章计算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计算题是高考政治试卷中常见的题型,随着试题难度的增大,同学们普遍感到此类题型不好解决,容易失分。研究这类题型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李学全老师在其《中学考点专题突破(经济常识)》一书中,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一系列的计算公式,为解答这类题型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舒云 《广东教育》2008,(7):115-117
经济常识计算题是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具体应用。它要求考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经济学问题,通过数学公理化方法的严格性、简洁性与一般性,提高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及分析水平。这类试题既考查经济常识的基本原理,又考查考生的数学转换计算能力,特别是条件变换后对问题指向的迅速反应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注重综合能力考查的要求,所以它已经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专家的“宠儿”,当然,也成了考生获得高分的“拦路虎”。如何让考生突破这一难题呢?笔者以2008年高考经济常识计算题为例,探索解答这类题目的基本思维流程。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的学习阶段,对于理科生来说物理的学习一般可以说是很费脑力的,而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最难的无疑是计算题了。而物理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主要学科,计算题是物理学习的重难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计算题的解答能力是老师物理教学中重中之重的问题。计算题贯穿物理的整个教学,提升学生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能力非常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方法,才能够使得物理的学习更加的顺利,才能够让物理的成绩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杨文俊 《教师》2010,(2):76-76
在高一经济常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感觉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经济常识的学习仍然和初中的品德课一样:听老师讲一讲,考试的时候自己再编一些,最多考试的时候背一背,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有部分学生还认为经济常识是副课,不用下功夫学;甚至有些农村中学初中品德课就从来不开设,学生根本没有学习政治课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面对计算题,往往无从下手,并逐渐失去了信心,从而影响了经济常识的学习效果。对每一个思想政治教师来说,解决学生计算方面的问题,是一个教学难点。笔者发现,在实际的计算中,学生对几个概念存在误读、误解,本文把几个典型的误区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一、把货币贬值率等同于通货膨胀率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说到这样的问题:当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则意味着货币贬值。久而久之,学生会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14.
高中政治计算题是考查经济生活知识常见题型之一,涉及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利息率、汇率、需求的交叉弹性、分配方式与纳税额等多个方面,几乎涵盖所有经济生活中有关计算的知识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同学对计算题束手无策,在高考中,计算题也是同学们失分较多的题型。为提高同学们做政治计算题的能力,现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作如下归纳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常识不仅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学习经济常识,因人而异。但要学好经济常识,必须在遵循一定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具体  相似文献   

16.
电大经济类自91级起,将《经济数学·一》的一元函数微积分与《经济数学·二》的线性代数合并成《经济应用数学基础》一门课,并根据教学要求在一学期内完成全部90课时的学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是该课程的特点。全区91级《经济应用数学基础》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明,不及格率高达28.8%。学好这门课,顺利通过考试,是经济类92级学员面临的首要问题。通过对《经济应用数学基础》试卷分析,不难发现其中计算题(包含应用题)约占试题量的70%左右,因此熟练掌握计算题的内容、方法、技巧是学习的关键。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对计算题的归纳、总结,给学员以启迪。  相似文献   

17.
作者撰写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指导高三政治教师的高考《经济生活》部分计算题的讲解,使学生能熟练地解答高考政治计算题,提高得分率。经过高三教学实践证明,本文中介绍的方法成效显著,学生高考中计算题部分基本不失分。  相似文献   

18.
中学的化学计算题会涉及一些数学思维,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中去,会使学生学习思维更加简便、清晰,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学习,计算题作为中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占有一定的比重,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技巧计算和综合计算。其中技巧计算题目灵活,解题方法多样,只有掌握一定的规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初中化学计算题的逻辑思维方法并与数学方程相结合,才能攻破计算题大关。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使学生学会各种相关知识和各种活动方法及技能的复杂过程,要提高教学质量,有赖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结合中学《经济常识》教学,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挖掘教材中激发学习兴趣的因子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灵活多样等方面,就如何在《经济常识》的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进行了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