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德育是古老的话题,也是永恒的主题;不变的是育人的目标与追求,常新的是德育的内容与策略。近几年来,松滋市实验小学紧扣学校和学生实际,探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策略,坚守适合个体生命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理论上突破,在策略上创新,在传承中发展,提出“生命德育”课题,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于漪 《中国德育》2010,(3):68-69
德性与智性是生命之魂。学生进学校求学理应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陶冶和扎实有效的科学文化教育,使年青的鲜活的生命健康成长。令人揪心的是重术轻人、急功近利思潮的干扰,应试教育、题海战术铺天盖地的侵袭,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的状况比比皆是,教育被扭曲,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受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在高中历史课堂实施生命教育是聚焦现实、发挥历史学科育人优势的需要。通过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使学生认识生命的多样与精彩,感悟生命的传承与创造。反思生命教育课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炼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陈芳 《宁夏教育》2014,(12):12-13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使其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文章由案例出发,从四个方面对生命教育展开论述,认为开展生命教育要从小抓起,要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提升师生生命尊严和意义认识,提高生命的保护技能,为师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学生角度看,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更快,不再盲从于教师的传授;且随着独生子女、单亲家庭、隔代教育等现象普遍出现,今天的学生出现了抗挫折能力差、法制意识淡薄、公德意识差等问题。基于此,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提出了"以场育人,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即通过有效"德育场"把学生培育成为个性鲜明、情趣高雅、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人,成为  相似文献   

6.
李国会 《考试周刊》2023,(32):27-30
“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是为了实现减负,更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灵”的全方位健康成长,同时也为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打造优秀的育人模式,文中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育人模式的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做好育人工作提供经验支持,以期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李梅 《中小学电教》2014,(7):142-142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与条件更为优越,但同时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新的困惑、挑战与危机。一方面是心灵健康的隐患,另一方面是生命安全的杀手。身为肩负教育使命的教师,对于这些威胁学生健康成长的潜在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强化他们的生命安全意识,当好学生生命教育的领航者,健康成长的保护者。  相似文献   

8.
育人是学校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学校是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科学育人、文明育人,把教会学生做人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怎样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9.
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精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提高学生素质,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在高校教育中起着连接学生管理和教学的纽带作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把高校行政部门、教师和学生等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都调动起来,在高校机关干部中选聘班主任,真正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1.
张周恒 《辅导员》2010,(6):41-41
育人是学校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学校是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科学育人、文明育人,把教会学生做人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怎样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2.
班级是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最基层组织,班主任是良好班集体建设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作为班主任,需要思考班务工作德育育人的重要性,必须从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上寻找比较理想的德育策略。  相似文献   

13.
策划者说     
正管理育人是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关键载体之一。管理育人的基本内涵是,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班级民主管理和各种面向学生制定的规章制度,都要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友善、平等、和谐,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学校是学生习惯培养的主要基地,小学生时代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宽厚待人、乐于协作的良好习惯,同时重视育人环境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是生命意识教育的方向保证,生命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丰富、拓展。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并实现有效契合,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生命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全区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提升师生生命尊严和意义的意识.提高生命保护技能,为师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构建角度审视下的高职美育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卫 《考试周刊》2009,(21):150-152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构成高职育人平台的完整系统,都应得到足够重视和发展,但是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美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是“四育”中最薄弱的一环,已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应正确认识,高度重视美育,构建起以培养学生审美素质为核心的科学完整的美育体系和运行机制,改变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方式,使美育在完整、有序、彰显活力的状态下得到实施,从而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生的教育主要靠学校的传授与引导,也离不开家庭的密切合作与支持,家校合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建立优势互补、平等协作和目标明确的家校合作育人机制,通过互访、家校联系册、家长会、电话、家长学校和互联网资源等有效的超链接途径,为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的三维互动,以期提高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人能选择和创造有利于教育的环境,避免不利于教育的环境。中国古代孟母三迁,就是为了使儿子能有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我们今天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成长环境,使学生能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从而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0.
潘斌 《文教资料》2008,(23):125-126
走进生命视野的教师角色必须改变传统育人观念,树立现代育人思想,真正实现从传统的控制者、裁判者向学生生命的激扬者、学生心理的咨询者、学生的朋友、学生的楷模、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而不厌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