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庆海 《教师》2010,(29):73-73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如何使学生摆脱作文的困境,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呢?我认为观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基本途径。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卢艳丽 《小学生》2010,(2):24-25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学会从观察生活中寻找写作源泉,获取写作素材,从平时的语文学习中积累优美的词句,在课外阅读中拓展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内容才能充实。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如何使学生摆脱作文的困境,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呢?我认为观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基本途径.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们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这样,他们的作文才会有活力,才能真实地反应生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5.
路锐 《华章》2013,(27)
学以致用。作文是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作文教学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要利用各个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积累写作的素材;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写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使作文内容充实.就要积累自己的材料宝库.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笔者重点对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和运用方法方面做了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标志。但一直以来,"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怎样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呢?一、教学生寻找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素材怎么写作文呢?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素材,这样的素材鲜活,能写出好作文。但小学生受条件限制,很难去体验生活。我为了让学生直接体验生活,获取素材,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8.
生活是作文的重要的基础,多彩的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竭的源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充实。……”笔者在教学中深感,只有激活作文的源头,学生“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叶圣陶语)。教师必须着力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物、事、人、情,使他们练就善于观察的眼睛;注意体察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小学生普遍出现害怕写作文、怕上作文课的现象,因为他们找不到写作素材。每每单元作文时,学生作文内容普遍非常单一,没有什么情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生活体验缺乏,没有什么好描述的事情。要知道小学生写作的主要素材来源于生活,所以只有在作文教学时,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作文教学课堂中,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一线的小语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效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0.
车立红 《考试周刊》2013,(74):49-50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作文教学综合性强,难度大、用时多,学生无物而言,是制约作文教学高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学生拿起笔来,往往苦于无物可写,真的没有吗?不是。宝库就在他们身边,他们没有看到,也没有掌握打开宝库的钥匙,遂成了贫儿。这个宝库就是自己的生活"。正如刘老师所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了解生活,也就有了写作素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历来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写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课程.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相信许多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对此都深有体会.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农村学生生活在广阔的蓝天下,辽阔的原野上,可感知的新鲜事物是非常丰富的,这些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利用农村特有的素材,就地取材,积极挖掘,努力打开作文新局面.下面我就该如何指导好农村学生初学作文,培养他们作文的兴趣,树立他们作文的信心,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历来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写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课程。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相信许多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对此都深有体会。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农村学生生活在广阔的蓝天下,辽阔的原野上,可感知的新鲜事物是非常丰富的,这些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利用农村特有的素材,就地取材,积极挖掘,努力打开作文新局面。下面我就该如何指导好农村学生初学作文,培养他们作文的兴趣,树立他们作文的信心,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李洪福 《小学生》2013,(9):36-36
凡是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都知道,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这是因为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各种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但是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总觉得无话可写。怎么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觉得写作是一种快乐呢?一、激发兴趣——源泉丰盛溪水活1.留心生活挖素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留心生活是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在生活中,四季变化皆可人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学活动也要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记录下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并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写作内容才会更加充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凸显出生活化的教学特色。本文就结合教学实际,对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从他们感兴趣去做的或看到的、听到的事情入手,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写作素材。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兴趣地去学习。引导学生做热爱生活的有心之人,多说多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以后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作文实际上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基本上代表着他们的语文能力。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本文主要从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学好语文积累素材、课外阅读扩充素材、勤动笔墨用好素材四个方面来谈小学生作文教学,让学生懂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学会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素材,让学生有兴趣去写,有话可写,让写作成为小学生的乐事。  相似文献   

17.
王明 《黑河教育》2014,(1):32-32
正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不少学生畏惧作文,厌烦作文,导致写作时下笔无言,抄袭现象严重。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具有适应当前社会的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一、向生活开放,课堂教学要充实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生活充实了才能写好文章,这充分说明了作文教学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全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课堂,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势必受到冲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在近两年的写作教学中我巧妙得运用了相机、电视、电影、网络这些现代化辅助工具,走进自然,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拍摄"作文素材,为作文教学服务。课余时间我用相机或手机来拍摄生活中的难忘或有趣的画面,用心剪辑,展示给他们,让他们讨论、写作或是进行片段训练。另外我还鼓励孩子们利用星期天亲密接触大自然,拍摄定格它们有形甚至无形的美。当然,我这里的拍摄不仅有实际意义上的相机拍摄,也有用心观察积累之意。孩子们如果没有相机,我鼓励他们:"人眼拍摄"作文素材,终有一天他们会发现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拍摄写作素材方式,帮助孩子们积累写作材料,为"有米下锅"作出充分准备。下面我将结合教学案例,谈谈我利用拍摄技术辅助作文教学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学生普遍觉得作文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从下笔。语文教师应做好写作的指导,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走进自然、走向生活的机会,让他们在玩中观察事物、体验生活、寻找亮点,从而积累更多的素材,拓宽习作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要教会学生说话与写作,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对于作文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毫无知觉,更不知道如何表达。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领着学生走上了习作之路。一、捕捉生活情境,成就习作素材苏教版三年级教材的第一篇习作就是鼓励学生把见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