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雨 《新闻战线》2020,(1):89-90
题材、主题或许类似,但看结构逻辑、情节逻辑、语言逻辑,报道水平自然高下立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使其更具说服力、传播力?如何发挥故事结构、情节、语言的逻辑力量,需用心揣摩。  相似文献   

2.
杨兼 《新闻前哨》2014,(2):75-79
随着媒介技术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进步,媒介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相对于互联网出现前的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不同的媒介彼此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融合。本文在梳理媒介融合理论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发展了学者Dahlgren Peter定义,重构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和出版行业逻辑理论,整理出媒介融合的四种逻辑,为当前媒介融合的进程提供理论和实践案例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质量检查工作中,笔者时常发现待付印书稿中存在逻辑性差错,导致逻辑性差错的原因有词项混淆、判断失当、论证无理等。编辑应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在逻辑意识和逻辑思维中编辑,不断提高辨识逻辑性差错能力,以有效地避免逻辑性差错存在,并强化辨识逻辑性差错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论情报检索的逻辑模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近年来,利用逻辑来建构情报检索系统的模型逐渐成为国际情报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对这一新兴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概述,指出了情报检索古典逻辑模型的不足之处,最后又对目前主要的几个情报检索的非古典逻辑模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智媒时代如约而至,新生代读者作为阅读主力,对智能阅读体验的偏好渐成刚需,出版产业站到了智能化重构的风口,业态融合运用智能技术有了多重尝探.然而,出版与阅读智能化实践仍然盲点多端,基于多视角、多维度、多取向逻辑解构的研探尤显重要.本文试图基于出版与阅读智能化内涵的"逻辑释义",从二者智能化联动的"逻辑分析"、智能化体验的"逻辑构建"到智能化追求的"逻辑取向"等维度分享看法.  相似文献   

6.
于鸣镝 《图书馆论坛》2006,26(6):317-318
文章对图书馆学的逻辑起点问题做了进一步细分:1.图书馆学的逻辑起点——文献知识;2.图书馆学的逻辑中介——知识重组;3.图书馆学的逻辑终点——知识消费,并分别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新闻传播教育则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逻辑、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是引领新闻传播教育的关键因素.这三大逻辑既彼此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之间既有合力,也有张力.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民主、教育繁荣的背景下,政治逻辑、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难对它们进行完全切割.这意...  相似文献   

8.
陕西广电都市生活中心精研自身资源禀赋,探索专属自身的“融媒成长密码”,从平台逻辑、传播逻辑和商业逻辑三个维度进行媒体融合转型实践,积极融入数字化、网生化新赛道。从面向用户的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转变为以传媒为主业的综合服务提供商,实现平台价值的跃升。  相似文献   

9.
评论的逻辑     
严密的逻辑不但能让评论言之成理,而且可以赋予评论磅礴凌厉的气势、力透纸背的深刻、允中守直的理性。本文介绍了4种逻辑推理的方法和5种常见的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10.
风险的媒介化治理是在媒介化社会与风险社会的交织中产生的命题。本研究将媒介化理论纳入风险治理视野,将媒介视为治理体系内的核心构成,阐释了媒介作为治理主体、治理载体以及治理对象所承载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又立足于媒介化、风险与治理的关系,从政治逻辑、风险逻辑、媒介逻辑的内涵及相互作用关系入手,探讨了风险媒介化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三种逻辑的互动作用结果决定了风险治理中的价值导向、现实规限、资源配置与建构机制。风险的媒介化治理实质上为其内蕴逻辑间的博弈提供了调适空间,任何科学有效的风险治理,都要求在三种逻辑之间寻找交汇点,形成适应媒介化社会的风险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受众在循环往复的阅读、判断、推理的综合过程中,一次次地拷问着媒体与现实、媒体与历史的逻辑关联。媒体的逻辑力量就潜伏在受众的意识中,这种力量决定着媒体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作为思维产物的媒体,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合乎逻辑地组织起来”,受众就永远无法知道你想表述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2.
张硕 《新闻传播》2023,(1):40-42
受新冠肺炎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影响,隔离在家的群众健身需求显著增加。在以政府为主导大力推行线上健身的背景下,抖音为首的短视频平台纷纷推出线上直播健身活动,来自我国台湾的明星教练刘畊宏凭借疫情氛围、奇妙的反差感、感染力与互动感、周杰伦歌曲和平台的加持赢得了广大互联网用户的喜爱并在网络上形成了“刘畊宏”现象。本文在疫情期间用户在线健身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刘畊宏”为何火爆进行逻辑分析,探讨这类明星线上健身模式在中国疫情常态化的进程中如何长久地实践下去。  相似文献   

13.
14.
赖学滟 《出版广角》2021,(10):65-67
在媒体融合新时代,探索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布局全媒体传播体系是各路媒体的必然发展趋势和重要使命任务.文章以2021年的重大历史背景为前提,通过现阶段全媒体主题报道策划的实践,从价值逻辑和流量逻辑角度探讨传媒业在内容、技术、平台、市场、用户等方面的融合创新,以期为新时代的全媒体主题报道提供有益启示,使媒体在加速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好地契合数字化、碎片化信息环境中的受众多元之需和发展大局之需.  相似文献   

15.
王勇安  黄佳钰 《出版参考》2023,(10):19-24+14
论文从探寻出版本科教育的底层逻辑入手,在分析问题逻辑、内在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基础上,对出版本科教育进行思辨性和实践性研究。作者认为,不断完善与出版本科教育内在逻辑相适应、与出版本科教育实践逻辑相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借鉴师范本科教育和医学本科教育的成熟经验,着重进行中观层面的学术出版理论、大众文化出版理论和教育出版理论建设,实现专业共建和学科共建同步发展,是出版本科教育突破“边缘化”和“弱相关”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彭蕾 《信息系统工程》2014,(11):138-140
针对需求分析过程中的矛盾信息,将多值逻辑和时序逻辑相结合,建立了多值时序逻辑作为需求建模的工具。通过对多值时序逻辑的语法规则、语意解释的讨论不仅展示了对系统行为、活性、安全性等属性的描述能力,同时保证了对矛盾信息的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寇凤珍 《大观周刊》2011,(31):155-155,216
衔接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英语语言重型合不同,汉语重意合,这使得汉语语篇衔接的研究更侧重于语义的研究。本文截取《百家讲坛》栏目中为曹操做的开场白的四期节目作为研究语料.旨在探索为多重型性格的人物做开场的逻辑衔接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王燕晓 《大观周刊》2010,(48):70-70
由于初中和高中数学本身存在的差异,以及女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原因,造成女生数学学习普遍困难,对此,我们要从改革教学教法,合理引导女生学习入手,帮助女生提高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关于档案学逻辑起点的研究,从最开始仅限于概念的思考到全面展开地研究经历了二十几年的时间,所出成果亦很可观,但仍没有形成一致的共识,甚至有许多观点是源于对逻辑起点和认识起点、研究起点等的混淆和滥用。本文总结认为中国档案学逻辑起点研究基本上形成了探索期、萌芽期和全面展开期;通过对各种观点逐一比较研究认为各种观点总体上自然地分成了四个方向;最后提出我国档案学逻辑起点研究历史地将形成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概念,从网络数据库检索技术的提供对用户使用的影响出发,分析了网络数据库检索技术使用的“边际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