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建星采访山西省委书记王茂林张建星称干记者是出于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说这话时他的态度绝对虔诚。于是他那片刻难宁的内心翻腾着无尽的渴望:渴望创造,渴望交流,渴望当一个特色与个性俱佳的名记者。为此他写得极苦。时至1990年之夏,天津日报二版套红加圈、推出个人专栏《今早相会》,天津人又多了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专栏主笔张建星也成了新闻人物。人们很快发  相似文献   

2.
张建星称干记者是出于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说这话时他的态度绝对虔诚。于是他那片刻难宁的内心翻腾着无尽的渴望:渴望创造,渴望交流,渴望当一个特色与个性俱佳的名记者。为此他写得极苦。时至1990年之夏,天津日报二版套红加圈、推出个人专栏《今早相会》,天津人又多了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专栏主笔张建星也成了新闻人物。人们很快发现,这个张建星仿佛如影随形地出没于他们生活中间,那一个个推心置腹般的诸多话题以其特有的磁力,侃侃道出了他们的种种隐衷、忧思、呼唤和期待。如同作者在一篇回答读者问询的《相会》文章所说:“记者也好,作家也好;报纸也罢,刊物也罢,只要能和读者对话,并引起——或愉快、或沉重、或忧忧郁郁、或痛快淋漓的感情,就能成为读者的朋友。而只有在朋友的位置上,才能沟通,才能交流,才能共鸣!居高临下,或板起人师的面孔首先失去的是交流的真  相似文献   

3.
张建星 男,36岁,主任记者,天津日报编委兼财贸部主任,《北方市场导报》常务副总编。他工作勤奋,精力充沛,新闻敏感性很强,善于策划组织重大报道和重大活动。曾连续三次获全国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连续八次获天津好新闻奖。他主持的天津日报“今早相会”专栏深受读者喜爱。三联书店等出版社出版的其作品集《书祭》、《魔鬼市场》等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 常常以为,想要解读一个人,不必一定做彼此接近心灵的努力,只要看他是如何走向表达的,或许便足矣。 比如,对于那个以表达进入人们的生活世界并被人们所关注的张建星。 他是一位记者。据说这本不是他的最初选择,他那时一直梦想当一个纯粹的行吟诗人,或者作家。  相似文献   

4.
浙江日报高级记者严元俭退休三年后再度强势吸引读者眼球,近日,他在《衢州日报》推出的《严记者看家乡》专栏迅速走红。细细读罢专栏里的50多篇文章,探究走红的背后,感觉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如潮好评去年11月19日开始,《衢州日报》上出现了一个专栏,让人眼前一亮,那就是《严记者看家乡》。专栏稿由《当年实录》和《今日一说》组成。  相似文献   

5.
今年初,解放军报记者部、政工部联合开办的《记者与指导员对话》(以下简称“对话”)专栏,与读者见面以来,因文章内容贴近读者、贴近基层、贴近当代军人生活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编辑部收到不少基层连队官兵来信反映,读了“对话”很解渴,很受启发。军报的“通讯员之友”专栏还发了评论性文字。  “对话”专栏是军报过去《记者蹲连》、《记者当兵》、《记者代职札记》等传统栏目的延续和发展,所不同的是,今年的这个专栏更着眼于基层连队的思想政治建设,主题来源于基层官兵的日常生活,语言非常朴实,文风非常亲切。应该说,这个栏…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湖北日报荆州、恩施等五个记者站就顶着寒风,下到革命老区,为新的一期《记者写真》专栏采写稿件.他们走访了许多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地方,找了许多老区的同志交谈,虽占有材料很丰富,却本着厚积薄发的原则,各自写出的成品稿件只有几百字.但是,短稿在《老区行》同一个主题下集纳起来,形成了很大的合力.一年来,记者部为了锻炼驻站记者“快、短、活”的采访写作能力,已组织新闻性专栏《记者写真》专栏见报22期,发稿130多篇.这个专栏已受到读者的喜爱,纷纷来信来电给予称赞.保持专栏的新闻性,这是《记者写真》从创办之初就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来都是记者写新闻,读者读新闻,如今却出了新鲜事———记者的文章由普通读者来加以“点评”———当下不少报纸开设《读者点评》栏目,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如《人民日报·华东版》的《热评》专栏、《中国青年报》的《百姓的语录》专栏,就专门刊载这种活泼犀利的短文。《人民日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由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优秀论文、优秀栏目评选揭晓,《军事记者》的论文《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作者张世刚)获银奖,《军事记者》编辑的论文《浅论高艾苏的亲历性新闻》(作者杨玉辰)获铜奖,专栏“‘三个代表’与新闻宣传实践征文”获铜奖。 本刊两篇论文一个专栏获奖@李德忠  相似文献   

9.
市民报情感倾诉专栏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玲 《新闻前哨》2006,(4):25-26
在目前热销的市民生活报上,流行着一个口述实录文体的副刊专栏——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它们被统称为情感倾诉栏目。情感倾诉最早出现在电台晚间节目中,像几年前广为人知的《夜渡心河》、《心灵之约》等节目。1997年《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第10版记者安顿主持的“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先河。由于读者青睐、市场效益看好,于是各报纷纷开辟情感专栏。短短几年,情感专栏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的市民生活报。如大打情感牌的《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专栏,湖北发行量最  相似文献   

10.
<正> 新年伊始,新华网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动作——推出《新华社记者专栏》。这一专栏将展示新华社70多年历程中享有盛誉的名人名作,以及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作。1月2日首批推出三位老记的专栏,包括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原副社长冯健和著名记者李峰,以及他们的主要作品。据称,记者专栏以后还将陆续推出更多的记者和更多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新闻战线》自开辟了《致青年记者的信》专栏后,我总先翻阅这个专栏。这个专栏之所以能吸引我们基层通讯员,是因为它解答了我们正在思索的许多问题,并给人以启示。我是一个新闻报道工作的新手,缺少新闻采访的经验。以前在采访时,往往只满足于从  相似文献   

12.
《记者下连当兵札记》专栏,是本报继《记者蹲连》、《记者代职手记》之后,连续推出的又一个贴近基层官兵生活的专栏。一年之中,先后有9位记者下连当兵,写出了10组44篇当兵札记,感情真挚,朴实生动,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被赞誉为“最受基层官兵欢迎的栏目之一”。去年第四季度,该栏目又获得了社长奖。回顾开办这个专栏的过程,作为栏目的责任编辑,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记者们的精品意x与敬业精神,是办好这个栏目的可靠保证。一张报纸好比~家商店的橱窗,缺少“精品陈/jtl””、便会失去顾客光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竞争力。按理说…  相似文献   

13.
一近几年,在当好党和政府喉舌的同时,努力确立民本取向,已成为新闻媒体的一大突出特点。《湖北日报》近些年为此年年都有“大动作”,为体察普通农民的甘苦,记者与云梦县农民万美霞同吃同住同劳动,辟出《体验种田》专栏,进行了整整一年的跟踪采访。为把握种田大户的走向与困惑,又打出《种田大户跟踪》专栏,记者对安陆种田大户黄保全跟踪、贴近采访一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2011,(3):1-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1月26日~2月17日,在《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央广新闻》等节目中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先后派出60多支采访报道小分队深入基层。民族之声、藏语广播、维语广播统一开设《来自基层的报道》专栏,军事节目《国防时空》开设《新春走军营》专栏。中国广播网及中国民族广播网用蒙、藏、维、哈、朝5种语言刊发记者在基层发回的文字、图片、音视频报道。  相似文献   

15.
近日,省档案局召开现代快报《民国法庭实录》专栏恳谈会,回顾总结近一年来专栏试刊情况,研究进一步加强专栏合作事宜并达成共识.现代快报社总编赵磊、编委杨超、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章润、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张镭教授、《发现周刊》主编白雁,以及专栏记者、省档案局相关部门同志参加了座谈.省档案局副局长张姬雯主持会议并对专栏作了回顾与展望,省档案局局长谢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向来以他人为目标,今天发消息,明天抛特写;而新闻界自身也在发生许多很让人开眼界的事情。我们不妨来做一个扫描。开个个人专栏如何? 海外港台报纸都有很多固定的专栏作者。他们定期为报纸的专栏写文章,每个人拥有不少的读者。对于大陆的编辑记者和作者来说,在报刊上开个人专栏,不说绝无仅有吧,也是凤毛麟角。最近“火爆”地做一回的,是经济日报的几个“大腕”记者。 1992年初《经济日报》扩大版创刊,一版责任编辑毛铁倡议筹划个人专栏并付诸实际,该报的“冯并专栏”、“詹国枢专栏”、“范敬宜专栏”令报界为之一振,也使读者耳目一新。此后,专栏之风渐渐吹开。《新民晚报》秦绿枝(吴承惠)早先的“休息时断想”和后来的“不拘小记”专栏,使该报《夜光杯》副刊更加情趣盎然,意味深长。鸡年伊始,《羊城晚报》推出“花地专栏之页”,梁凤仪、伊始、迟轲等人的“勤十缘”、“落草集”、“说美谈情”  相似文献   

17.
在最近召开的1993年度各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评奖会上,济南军区《前卫报》的一个题为《记者下连吃“碰饭”》的专栏,获得到会各评委的一致好评,列为获奖作品。这个专栏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记者下连吃“碗饭”,了解连队伙食的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所谓“碰饭”,就是如这个专栏开始时编者活里所讲的,是“事先不打招呼,悄悄去亲眼看一看,亲口尝一尝”,“记者自选食堂,碰上什么吃什么后的调查”。这个专栏,先后发表了十来篇稿件,都是记者变常见的吃招待饭、开座谈会的采访方式,为自选不同类型连队,临开饭时再进食…  相似文献   

18.
《记者摇篮》2003,(7):38-38
小马时政快车《小马时政快车》只有一个作者,他就是大连晚报首席记者马野新,人们都昵称他为“小马”。“小马”是匹永不停蹄的“马”,堪称“快马良驹”。——为一位时政记者开辟的专栏2000年1月24日,《大连晚报》推出了《小马时政快车》专栏,这是大连市新闻界第一个为时政记者开辟的专栏。时政报道以全市党政的重要会议为报道主要内容,很难写得生动形象又准确到位。并且,时政报道以消息居多,需要有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报道。马  相似文献   

19.
《四川档案》2013,(4):6
近日,上海《新闻晨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题为《上海成长进化论:始自170年前的上海城市布局的现代化基因》的长篇文章。这是上海市档案馆与该报联手,推出的《上海读本》专栏的开篇文章。《上海读本》专栏,由《新闻晨报》记者采访档案馆专家学者及其他方面专家,通过档案解读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变迁;市档案馆与报纸主办方共商专栏选题,还向报纸提供与报道内容有关的档案图片资料,报纸每期以整版篇幅予以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0.
2000年 3月 17日 (星期五 )我们选择山东、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黑龙江共 11家上星电视台,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在晚上 20: 00到 21: 30这个黄金时段,各台分别播出的节目是《找不着北》、《儿女英雄传》、《记者行动》、《争霸上海滩》、《水浒后传》、《北京女人》、《烟雨红尘》、《综艺大世界》、《男人离婚》、《无敌先锋》、《小李飞刀》。其中除了福建台的《记者行动》是新闻专栏节目,四川台的《综艺大世界》是娱乐专栏节目外,其余全是电视剧。再看 2000年 3月 19日 (星期日 )各台同时段的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