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发展凸显出价值观教育的迫切性,而法国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却一直面临着学校教育“世俗性”的挑战与质疑.法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要依托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来进行,但二者的发展是非均衡的,公民教育独大、道德教育薄弱是一直困扰着法国学校教育的现实问题.2015年秋,法国中小学将开设“世俗道德教育”课程,强调向学生传递“共同价值观”,这体现出法国学校教育试图重返意义世界、复归价值引领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2.
企业职工工作价值观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职工工作价值观浅析蔡禾莫家豪工作价值观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社会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角度:1.从人们工作的需求动机出发。此类研究多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1〕为框架,把人们的工作价值相应分成若干层次,如“高层次工作价值”和“低层次工作价值...  相似文献   

3.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为“整齐门内,提携子孙”而完成的一部家庭内部读物;规劝和实例相结合,涉及内容方方面面,然而中心点其实就是在阐明他的价值观。颜之推作为那个时代的士大夫代表,我们探寻他的价值观可以知道当时整个知识阶层的价值理念及其对世俗民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胡栩鸿 《培训与研究》2008,25(11):47-49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为“整齐门内,提携子孙”而完成的一部家庭内部读物;规劝和实例相结合,涉及内容方方面面,然而中心点其实就是在阐明他的价值观。颜之推作为那个时代的士大夫代表,我们探寻他的价值观可以知道当时整个知识阶层的价值理念及其对世俗民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明清之际是一个功利主义昂扬的时期。当时社会主义弥漫着一股逐利之风,世俗功利价值观得到空前的张扬。不仅在商人中间,而且知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一种视功利为衡量价值的惟一尺度的价值标准。拜金主义是世俗功利价值观的极端形式。这时期拜金主义的高涨是人们的功利意识觉醒和解放的标明。明清之际的人并没有完全走向非道德主义,但他们讲究的是道德功利主义。明清之际的启蒙学对世俗功利价值观进行了积极的论证和阐扬。由于它作为一种价值观,能够为经济的成长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因而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之贡献与局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乃至整个民族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本文拟通过价值观的透视,来窥探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主要特质,并分析其贡献与局限。一、重世俗而轻神性重世俗而轻神性是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第一个重要特质,也是“东西方教育思想从起源处即表现...  相似文献   

7.
高层次人才已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对于国家发展和高校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当前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融入学校事业发展中呈现出多方面的“悬浮”特征,成为阻碍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浙江大学通过强化高层次人才“主人翁”地位,建设和优化“四重机制”,有效解决了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所出现的制度、价值、能力等方面的“悬浮”问题,激发了高层次人才的主体能动性和行动积极性,实现了高层次人才个体与学校、国家三者价值的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8.
清代士人的思想困境,在于世俗生活理念对于文化担当者所具有的超越精神的侵蚀,《红楼梦》对于“洞明世事”的世俗生活理念的反感性表述因而具有反抗世俗、反抗日常生活庸常化的意味。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往往以世俗生活经验为文化价值的起点,世俗生活又自有其内在合理性。因此,《红楼梦》又在批判“洞明世事”的世俗生活理念表达中传递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所具有的超越性和合理性因素的承认,作品的内在价值追求极其复杂矛盾。  相似文献   

9.
实事求是价值观是对人类价值活动、价值关系的概括总结 ,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实事”、“求”和“是”中有着丰富的价值论意蕴 ,是该价值观的基本范畴。该价值观同科学世界观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它由价值基础观、价值主体观、价值动机观、价值目标观和价值取向观、价值建构观、价值选择观和价值评价观、价值原则和价值方法观、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观等组成。该价值观的核心是讲求满足人民需要的实效。它有求实性、实效性、人民性、民族性等一系列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三维立体的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