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起步较晚,五十年代曾经有过两所大学出版社,后来也相继停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学出版社才迅速发展起来。1979年全国有出版社142家,其中大学出版社四家,占3%;1986年6月,全国出版社419家,其中大学出版社66家,约占16%;现在全国出版社455家,大学出版社81家,约占全国出版社的17%。从大学出版社的数量和在全国所占比例的提高,充分说明大学出版社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出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相似文献   

2.
汪江 《现代出版》2007,(2):50-52
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要发挥它们的功能,就必须有相应的学术机构作保障,其中包括大学出版社、图书馆等学术辅助机构.目前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共有125名成员,每年约出版10000种新书,同时出版约700种学术刊物.在美国,每10本新书中就有一本是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可见美国大学出版社对美国学术界有重要的影响.对美国大学出版社学术辅助作用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大学出版社性质的认识,有利于大学出版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翻开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历史,最早出现的真正以大学出版社命名的,是1929年成立的南开大学出版社,后因日本侵略华北而被迫停办.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出现的大学出版社是1955年5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及1957年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个时期是所谓的我国大学出版社初创时期.我国大学出版社进入群建期,那要回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国内重点大学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1985年这一年,我国就新成立了40家大学出版社.截至今日,国内共有大学出版社约108家(因时有大学合并而出版社合并,总数经常发生变化),占我国出版社总数约18%.  相似文献   

4.
一、大学出版社现行经营管理模式中的主要问题经过20多年来的探索和发展,大学出版社经营规模和实力大大增强,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和特色,涌现出了像外研社、清华社等一批在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出版社。但与此同时,大学出版社现行经营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多数社经营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较低。目前,全国有大学出版社近100家,占全国出版社数量的17%;年销售码洋120多亿元,占全国图书销售总码洋的13%左右。大学出版社销售码洋过亿元的仅有10多家,约40%的大学出版社销售码洋徘徊在5000万以下,其中约有十家出版社的销售码洋不足1000…  相似文献   

5.
虽说大多数国家都建有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大学教学用书,反映大学教学和科研成果,但就大学出版社的数量,显然较一般商业出版社是少之又少。即使在出版比较发达的国家,大学出版社数量所占国家出版社总数的百分比也不到10%。 日本 根据最新的日本出版年鉴,日本的出版社共有4487家,而大学出版社只有25家。显见,大学出版社所占比例很低。而且,规模均较小,人员较多的是熊本工业大学出版中心,约有350人左右。注册资金,在日本属于中小之列。  相似文献   

6.
文心 《编辑之友》2006,(1):11-1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出版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剧烈变革时期.在这场变革中大学出版社该如何抉择 ?大学出版社将走向何方?这是所有大学出版社都必须直面的问题.而占出版社总数约 1/5的大学出版社如何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出版业的发展,乃至影响到整个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笔者就大学出版社的未来走向问题,请教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王明舟社长.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中期美国图书出版业大约有65000人,一年出书约6万种(新书占85%)、19亿册。大小出版社有1万多家,列入美国鲍克公司编的《在销书目》(1984年版)的618000种书是15200家出版社出版的,但出书常年不断的只有2000家左右。1985年出书100种以上的128家,1000种以上的3家,最大的图书出版社是麦克格罗·希尔公司,1985年出书3104种,期刊80种,在销书有20702种。小出版社有的一两年才出一种。一、出版社的类型和结构美国的出版社分“营利的”和“非营利的”。前者占绝大多数,称“商业性出版社”,后者主要是大学出版社,它们作为教育机构的一部分,不用纳锐。学校提供房舍,支付工资,按预算拨给经费。全国90多家大学出版社一年出书五六千种,约占全  相似文献   

8.
2000年8月,笔者作为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代表团成员,赴日参加在日本滋贺县举行的中、日、韩三国大学出版社研讨会。会后又在日本东京、京都等城市访问,考察了日本的大学出版社、书店、发行机构。这些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得到了许多启发。  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的图书发行机构。这次我们特地参观了日本最大的出版经销公司——东贩。东贩原名为日本东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始建于1949年,1992年改名为株式会社TOHAN。日本大约有4300家出版社(不到10人的占2/3),28000家书店,每年发行约14亿册图书、46亿册杂志,出版市场销售金…  相似文献   

9.
《现代出版》2006,(3):64-64
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大学版协发行工作委员会、青岛市新闻出版局承办的第19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将于2006年11月3~5日在青岛市隆重举行。本届订货会有全国120多家大学出版社、教育部直属出版社和山东省地方出版社参展,会上将展出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新版教材、学术著作和一般图书及音像、电子出版物近十万种;届时将有全国1000余家国有、民营书店,上百家高校图书代办站、大学书店,数百家大学图书馆到会看样、订货。会议期间,还将举行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等活动。全国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是展示大学出版社出版成果、推动大学…  相似文献   

10.
大学出版社发展势头很好,依托大学出版资源丰富和作者队伍与读者群的优势,发展速度相当快,经过20多年,已在全国出版界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发展过程是不平衡的,100多家大学出版社,跑在前面的约占三分之一,超亿元产值的有十几家,有的社已向世界一流出版社看齐了。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文化产品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要求献身这一改革的人士具有更高的智慧与勇气。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更首当其冲,而大学出版的体制改革,更是这一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当代中国的大学出版社,适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在全国570家出版社中,占有出版市场份额约15%左右。其中,11家大学出版社年销售收入超亿元,构成大学出版社中的“第一世界”;而“第二世界”则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一般的大学出版社,占大学出版社的大部分;另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学出版社面临生存…  相似文献   

12.
我国2/3以上的大学出版社规模很小,很多大学出版社的销售收入还在5000万元以下.加强图书市场营销力度,扩大本版图书发行量,是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因此,如何发挥出版资源优势,将前端编辑环节的"计划性"与后端销售环节的"市场性"衔接起来,就成为每一个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编辑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出版社作为一个整体,它有着共同的出版专业分工,即主要出版高校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学术专著和工具书,因此大学出版社相对于地方出版社有其鲜明的特色。但是,作为一家具体的大学出版社能否形成自己独具的特色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大学出版社虽然都是以出版教材专著为主,可是各校的专业设置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为各大学出版社形成自己的图书特色提供了可能。一家出版社的图书特色是其出版物构成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整合效应。在世界著名的大学出版社中,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以出版词典英语教程而闻名于世,因此自有其特色。可见,一家出版社要形成自己的图书特色,关键在于某一类图书在图书市场和读者心目中能产生共鸣,占有稳固的位置。大学出版社无论是同地方综合性出版社,或是同科技、文艺、少几这类专业出版社相比,它要形成自己的图书特色难度都大,因为大学出版社是以服务学校的教学科研为宗旨的,教学科研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大学出版社如何办得更好?如何进一步地繁荣出版事业?我们认为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如何把握大学出版社的方向关于大学出版社的性质、方针和任务,国家教委和新闻出版署有非常明确的规定,问题是如何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大学出版社首先是我们整个国家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像其他出版社一样,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  相似文献   

15.
每当我们谈到大学出版社的功能,都会强调大学出版社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成为展示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窗口。这种功能定位,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对大学出版社功能的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就把大学出版社摆在了从属和被动的地位,束缚了它的主体性。  如果狭义理解大学出版社要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无非是要尽量出版本校教师、干部编写的教材和科研著作,不少大学出版社也是这样做的。然而实践已经证明,除了少数几个著名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部分教材和学术专著,有相当数量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和学术著作的质量参差不齐。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6.
王欣艳  陈磊 《出版参考》2012,(30):11-12
日本大学出版社是日本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出版业中最为独特的一支,无论其设立、经营还是行业功能都独具特色。一、总体现状从名称上看,日本大学出版社称谓并不统一,通常有三种,分别为大学出版会、大学出版局或大学出版部。从数量上看,与日本大学数量相比,日本的大学出版社数量较少,目前处于持续稳定经营状态的大学出版社只有49家,而日本全国有大学778所,平均16所大学1家出版社。大学出版社数量少的成因在于出版社经营需要大量资  相似文献   

17.
武汉大学出版社创办至今已有12年的历史。它同兄弟院校的出版社一样,也经历了克服困难、积累经验、摸索道路的艰苦过程,这个过程还在继续。我分管出版社也有5年多的时间,对大学出版社的重要性有一点虽然肤浅但却真切的体会,想谈出来向大家请教。 国外许多比较著名的大学都有出版社。国内大学出版社是近十多年才发展起来的。为什么要办大学出版社?大学出版社与其他出版社有什么不同?这是首先要从认识上解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大学出版社起源于 19世纪中后期,康奈尔大学出版社是美国最早的大学出版社,它始创于 1869年, 1884年停办,后又于 1930年重建。而创建于 1878年的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则是美国持续营业的大学出版社中建社历史最长的。之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于 1892年成立, 20世纪初又有多所美国的大学出版社相继成立,其中就有著名的耶鲁大学出版社。成立于 1908年的耶鲁大学出版社在美国的大学出版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曾有学者认为耶鲁大学出版社是美国大学出版社中惟一能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成立于 1478年 )及剑桥大学出版社 (成立于 1521…  相似文献   

19.
大学出版社是我国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类型的出版社相比,大学出版社有其鲜明的个性。但是,作为一家具体的大学出版社,还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有正确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办社理念。我们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大学出版社办社理念的核心是“服务科教、打造品牌、以人为本、改革创新”。   一、服务科教——大学出版社发展的根基   我国的大学出版社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大学出版社的办社宗旨就是“为教学、科研服务”。因此,“…  相似文献   

20.
坚持特色和品牌战略——大学出版社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正是绝大多数大学出版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的二十几年。大学出版社中不仅有许多国内外知名的大社、名社,也有一批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中小出版社。出版社的发展历史不同,学校的学科背景不同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各出版社的发展模式也就有所不同。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坚持质量优先、社会效益第一、品牌形象第一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发展战略,成为大学出版社发展的共识和必由之路。当前是出版社,特别是大学出版社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为我国今后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