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应学院学报》2019,(3):61-69
NF-Y是在植物、动物和酵母细胞均存在的转录调节因子,由NF-YA、NF-YB以及NY-YC组成异源三聚体,在细胞核内结合在下游基因启动子上调节基因转录活性,或通过与核内其它蛋白的互作调节细胞生命活动.NF-YA(核因子Y,亚基A)是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植物转录调控因子,其与NF-YB、NF-YC组成异源三聚体,结合下游基因的CCAAT顺式元件,从而激活或抑制一些基因的表达. NF-YA、NF-YB和NF-YC参与植物体内许多生理过程,包括胚胎发育、种子发育及萌发、花的发育、根和根瘤发育以及各种逆境反应等重要的生理过程.本文就植物中转录调控因子NF-YA、NF-YB和NF-YC的基本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以及它们在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Eph/ephrin是目前已知的具有最多成员的蛋白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在机体的发育过程中参与细胞迁移、轴突导向、血管形成及神经网络的形成,对成年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再生和突触可塑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激活或抑制Eph/ephrin 可调节损伤后的突触功能和干细胞分化,达到修复梗死灶、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的目的。该文对Eph/ephrin信号通路在成年动物海马区、室管膜下区及非传统神经发生区域内调节神经发生、迁移以及突触可塑性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主动死亡过程,涉及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在细胞的正常发育过程中,约有半数细胞通过凋亡途径被清除。凋亡蛋白酶在细胞凋亡中具有不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直接对细胞的功能蛋白进行水解并导致细胞解体,称为效应凋亡蛋白酶;第二类参与上游事件的调节并启动蛋白酶解级联反应,称为启动凋亡蛋白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作为传感器的细胞表面凋亡受体接受由凋亡配体发出的凋亡信号,并传递到胞内,激活凋亡蛋白酶家族成员,借助凋亡信号结构域相继激活凋亡蛋白酶,进而降解特定的靶蛋白,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4.
瘦素(Leptin)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主要功能是调控进食、能量消耗及体重.近年来研究表明瘦素在青春发育期及期后维持下丘脑垂体性腺正常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发现瘦素与生殖也有密切的关系.文章就瘦素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瘦素受体,瘦素与妊娠及胎儿发育,瘦素与妊高症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胞程序性坏死是一种受到严格调控的细胞坏死形式,其发生依赖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激酶RIPK1和RIPK3以及RIPK3底物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MLKL)的活化。由于细胞膜破裂,发生程序性坏死的细胞会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分子,进而引发炎症反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程序性坏死参与调控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肿瘤细胞程序性坏死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激活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细胞程序性坏死也被发现能增强髓系细胞诱导的适应性免疫抑制,进而促进肿瘤发生。此外,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程序性坏死会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细胞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及其在癌症中的复杂作用机制,并讨论了靶向程序性坏死调控蛋白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长白楤木(Aralia contunentalis Kitag)根的结构及发育过程,结果发现其根的增粗生长由维管形成层活动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组成;在次生结构中维管射线有4—5细胞宽,射线细胞内含有大量淀粉粒;次生木质部横切面可见导管散生或形成管孔团、径向复管孔,径向切面和切向切面可见导管分子壁有孔纹、梯纹、网纹增厚;在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中的薄壁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淀粉粒;在次生韧皮部中含有分泌道;其周皮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7.
三角梅插穗扦插生根过程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解剖学角度观察了三角梅插穗不定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一年生插穗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源于初生射线与维管形成层交汇处细胞的分裂分化。扦插初期插穗表皮气孔开张并突起,诱生根原基细胞迅速分裂分化,插后16 d,根原基发育为幼小不定根并伸出周皮之外,插穗生根过程未见愈伤组织分化。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多处讲到与细胞膜上载体、受体相关的内容(例如物质的跨膜运输用到载体;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用到受体;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用到了离子通道等),且在高考试题中也有众多以此为背景的材料题出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对载体蛋白、通道蛋白分辨不清,对载体与受体经常混淆使用问题.此文详细阐述了以上问题的区别,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G蛋白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不同的G蛋白有不同的基因编码.检测植物G蛋白多采用生化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植物G蛋白在光信号转导、激素信号转导和病原信号转导等方面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神经营养因子的一种,广泛存在于神经组织和周围靶组织。在中枢神经系统,NGF兼有神经营养和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效应,从而参与神经细胞的分化、发育和损伤修复过程。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表达包括NGF在内的多种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NGF通过结合于其受体发挥作用,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A受体)存在于视神经节细胞上,而其低亲和力受体(p75NTR)则在胶质细胞中广泛表达,这些研究提示NGF可能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该文就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眼组织中的表达、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损伤的保护、角膜损伤修复以及对青光眼、干眼病的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哺乳动物的胸腺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它所产生的胸腺激素作用于胸腺或外周血中的不成熟淋巴细胞,使之转变为成熟T淋巴细胞,从而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胸腺激素是一族多肽和蛋白质激素,已经分离和命名的就有20多种.胸腺激素作为免疫调节剂,配合其他药物,对治疗一些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具有令人鼓舞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mTOR受体蛋白是真核细胞中存在的一种PIKK类的激酶,它在细胞分裂、分化、生存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对mTOR的抑制将使细胞停滞于G1期或使细胞凋亡。现在已经开发出来的mTOR抑制剂有雷帕霉素衍生物、吡咯并喹啉衍生物及色酮类衍生物,它们的活性研究表明mTOR抑制剂有望成为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3.
赤霉素(Gibberellins,简称GAs)作为一种调节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它参与调控植物发育和各种生理过程,包括茎的伸长、根的生长、叶片伸展、种子萌发、花和果实的发育以及表皮毛发育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赤霉素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植物神经生物学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领域,主要探索植物如何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这些信息在植物体内如何进行传递、加工,并最终表现出合适的生理应答,包括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该信号系统包括长距离的电信号传导、多种神经化学递质及其受体和类似神经递质的生长素在特化的维管组织中以囊泡介导的极性运输等。  相似文献   

15.
信号转导是生命科学中的研究热点,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非常复杂,而信号的起始通常认为是配体(如激素和细胞因子等)与受体的结合,受体按存在部位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前者最常见。细胞表面受体按结构组成又分为 3个主要类型(或家族): 7个跨膜片段受体(或 G蛋白偶联受体)、单一跨膜片段受体(或酶偶联受体)和离子通道。本文主要以第二类膜表面受体与相应的配体为例对这一神秘过程进行深入浅出的描述,并配以形象模式图,使读者对此有一大概的了解。   正如人们所熟悉的打电话一样,通过电话传给对方的信息,常常会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GA信号转导途径,包括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机制及受体的研究进展,探讨了GA与其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G蛋白及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蛋白的结构和种类,对G蛋白参与视觉传输、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的调节,失血性休克的病理调控以及控制肿瘤的发生等方面进行了综述.G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的感光器中,在视觉传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心律失常时,G蛋白mRNA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在失血性休克心肺组织中G蛋白含量发生变化;G蛋白某些亚单位基因的突变可引起亚单位表达的缺失或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导致某些生理功能障碍,甚至产生癌变.说明G蛋白参与了动物视觉传输过程,参与了心律失常、失血性休克的调控及癌变的发生.对于G蛋白与高血压是否相关存在不同的看法.G蛋白亚单位基因结构的确立,G蛋白的基因克隆和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医学新药剂的设计和合成,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Nur77属核甾体激素受体家族,可被多种生长因子或凋亡诱导剂诱导表达,从而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凋亡.在胸腺细胞的发育中,Nur77是胸腺细胞阴性选择的关键转录因子,对于调节和建立T细胞库发挥特殊的作用.综述了Nur77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及其在胸腺细胞阴性选择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9.
苋轴器官异常结构的组织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常加厚是苋轴器官显著的解剖学特征.根的中央维管柱外侧产生4~5轮异常形成层,以双向活动方式形成多轮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束和其间的结合组织.苗端原形成层束分化为中央维管束,但无束间形成层.茎中异常形成层起源于原形成层外侧的细胞,由此产生多轮散生的异常维管束.  相似文献   

20.
MCM(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是DNA复制允许因子之一,由六个保守亚基组成六聚体,表现复制型DNA解旋酶的活性.该分子参与细胞复制过程中DNA复制起始的调控.自1992年发现MCM分子以来,在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蛋白分子生物学不同领域中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研究MCM如何参与细胞DNA复制起始和细胞增殖的;另一方面研究细胞异常增殖时MCM5蛋白的表达可作为肿瘤细胞发生的标记物.MCM5蛋白已成为研究细胞生命过程以及早期诊断肿瘤细胞的一类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