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被誉为“教育思想泰斗”。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中逐步创立了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体系。他强调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是道德,他说:“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1]“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  相似文献   

2.
汤卫红 《江西教育》2006,(17):46-47
读完《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两本著作,最让我钦佩的是苏霍姆林斯基以劳动教育贯穿其全部教育的始终,并以此为基础与核心追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马克思“教劳结合”的思想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中得到了具体的运用、发展与创造。因此,苏霍姆林斯基无疑是马克思“教劳结合”思想的伟大实践者。时至今日,能够超越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教育实践家似乎还没出现。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观是一种内涵深刻而广泛的和谐教育观苏霍姆林斯基的劳…  相似文献   

3.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从教35年,一直战斗在教育第一线。他既当校长,又任课,还兼班主任。他通过日常学校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工作的学校——巴甫雷什中学被各国教育家誉为“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他的著作被誉为“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的教育思想富有很高的实践和理论价值,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仅就其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谈一点看法。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问题,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中不断为之而奋斗的目标,这个思想象一条主线贯穿在他的全  相似文献   

4.
小档案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生前是乌克兰共和国的功勋教师、原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从教长达三十多年,专著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家长教育学》等四十多本。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  相似文献   

5.
读完《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两本著作,最让我钦佩的是苏霍姆林斯基以劳动教育贯穿其全部教育的始终,并以此为基础与核心追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马克思“教劳结合”的思想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中得到了具体的运用、发展与创造。因此,苏霍姆林斯基无疑是马克思“教劳结合”思想的伟大实践者。时至今日,能够超越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教育实践家似乎还没出现。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被誉为教育思想泰斗。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中逐步创立了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体系。他强调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是道德,他说: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  相似文献   

7.
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概念是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首次提出来的。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培养目标的概括表述,也是他的重要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论著中,不仅明确提出和论证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观点,而且详细地阐述了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什么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呢?苏霍姆林斯基说:“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的完善,就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宗旨。”他这里所说的个性全面发展和道德的完善,也就是他一再强调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以全面发展为主体,把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与个性发展三者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8.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坚守农村办教育,在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独特的劳动教育思想,为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发挥了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同时,他也笃信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他在劳动形式转换、劳动和自然关系等问题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没有劳动,就没有教育,他对劳动教育概念、劳动和“五育”关系等都有深入洞察。新时代中国大力提倡劳动教育,是对三十多年劳动教育历程反思后的再出发,劳动教育要回应时代发展需求、学生发展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对中国劳动教育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是“教师的教师”、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者、学校教育的改革家。在他长达35年的教育工作中,一直坚持从事教学工作,不断进行教育试验,写下了大量的教育著作。其中包括41本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他的书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视为当代著名试验学校之一。他被认为是“苏联超群绝伦的人”“、教育思想的泰斗”。一、关于教师的道德素质(一)树立人文主义学生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每一个人(它一生的命运就在…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思想是马卡连柯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从高尔基工学团到捷尔任斯基公社,马卡连柯始终贯彻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无产阶级教育原则,并且获得很大的成功,把一批又一批的流浪儿童转变成懂得生产、懂得生产管理、懂得生产过程、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公民;在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把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结合,互相依存,培养出大批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积极参加者。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概括起来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劳动教育的重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主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谐统一。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中,美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认为,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他撰写的著作中都有关于美育的阐述,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美育的任务、意义、途径等。在实施教育转轨的今天,重温苏霍姆林斯基有关美育的论述,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高尚品格,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也是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的核心所在。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3.
窦玉荣 《现代语文》2010,(8):155-157
一、“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1.“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个性”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 “全面”是指人的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各个方面。我们要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中的和谐与均衡。全面发展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在各方面的一种有差异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乌克兰帕夫雷什中学是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被世界众多的教育人奉为“教育圣地”,它的历任校长都坚持继承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文化建设理念。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够把一所农村中学帕夫雷什变成“教育圣地”,变成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主要原因就在于苏霍姆林斯基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他认为学校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新世纪的帕夫雷什中学是如何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是如何传承、丰富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思想的?帕夫雷什中学实行11年义务教育制度,小学5年、中学4年…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理论是苏霍姆林斯基全画和谐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劳动和劳动教育问题上有许多贡献和创新,“创造性劳动”问题是其中最大的创新和贡献。 “创造性劳动”这一词语的含义,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理解的呢?他认为,人类社会已进入创造性劳动时代,“体力劳动在社会现阶段更加隶属于智力创造活动,体力劳动越来越  相似文献   

16.
编辑手记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理论是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读书和“书香校园”建设是实现他的这一教育理想的有效途径。他认为,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学校应成为书籍世界。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师在学校读书生活中的主导作用,在他看来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他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读书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的读书思想在帕夫雷什中学成为现实,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理论在帕夫雷什中学得以初步实现。在信息时…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摘     
设计和追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一观点贯穿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所有著作中。怎样达到穗、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涉及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所谓“和谐教育”,其根本含义就是: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1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纪念苏霍姆林斯基八十华诞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苏霍姆林斯基是国际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著作在我国的中译本已近30部,他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广泛流传。为纪念苏氏华诞八十周年,联合...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家。本文拟从两个方面介绍他的教育思想。 一、苏霍姆林斯基论学校教育的理想 这个问题即教育目的的问题。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于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过程的组织都起着指导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教育理想——即要使受教育者达到个性的全面地和谐地发展,”成为社会进步事业的积极参加者。具体地说,“就是造就这样的人:他具有非凡的头脑,高尚的心灵,创造的双手,尊重社会的其他成员,珍爱他人的劳动智慧和美德。”他认为,在学校中德育、智育、体  相似文献   

20.
全面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他在30多年的教学和管理中,建立和完善了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全面和谐教育是社会化、民主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优化育人环境、重视师德建设、多元评价学生、关注家长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四大主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