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载体知识信息的组织与传播--现代图书馆学研究的核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当今新的信息环境以及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变化的分析,指出载体知识信息的组织与传播是现代图书学研究的核心,未来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将以数字文献为主,印刷型文献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消亡.未来图书馆员的工作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下载本馆读者所需要的世界范围内的相关知识信息,并将其存贮载体予以有序组织,以便随时为读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文献载体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现代信息存储设备迅速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不可避免地影响档案馆馆藏载体的变化.以前,进馆载体单一,基本上是纸质、磁带和缩微胶片等,都是实体和模拟信息存储类载体,随着数字信息存储载体的出现.这种单一的结构已经不复存在.另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兰开斯特预言"无纸办公室"将会出现,数字信息载体最终将取代纸质载体.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纸质文献并非减少,而是继续上升,且增长势头很猛.那么,未来档案馆馆藏信息载体中谁将占主导地位?各种信息载体将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笔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现代文献信息载体的变革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档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从产生那天起,就与记录手段及记录载体紧密相连.档案经历了甲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卷帙、纸墨文书,乃至胶片、照片、软盘、光盘、硬盘和磁带等电子载体,并表现出文字、图表、声像缩微、机读以及其它零散的材料形式.  相似文献   

7.
论信息载全演进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卿 《图书情报工作》2002,(1):17-21,28
阐述了信息载体发展演变的4种基本规律,即载体存贮容量的扩大、存取速度的加快、便携性能的提升和载体成本的下降等。  相似文献   

8.
9.
刘建余  方绍富 《图书馆》1994,(3):34-37,24
文献载体由古代的甲骨、青铜器、竹简、缣帛过渡到纸草纸、树叶、纸,经历了2000年的历史。最近数十年中,文献载体家族添了不少新成员,先后出现了缩微品,磁性载体、数字光盘、半导体及磁泡存储器、其它光学存储载体等等。目前虽然纸版文献仍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新生各载体已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忽视的优越性,这些现代文献载体的出现及发展将极大地改变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服务方法和手段,促进图书馆的网络化、国际化,终将推动图书馆信息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论文献载体对著作权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12.
信息革命隐含于文献载体的灰色状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金荣 《图书馆论坛》2005,25(6):112-115
以文献载体的历史演进过程为依据.提出了文献载体多元并存是载体变革出现重大变革前的一种灰色状态的论点,认为文献载体的灰色状态正是一种信息革命的前兆,亦是人类社会又一次腾飞的准备期。  相似文献   

13.
�������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4.
15.
16.
信息载体对阅读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纸介质和电子载体两种不同的信息载体阅读效果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纸介质载体的阅读效果要好于在电子载体上的信息的阅读效果;电子载体无法全面替代纸介质载体,纸介质载体仍具有存在的空间。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今天,要注意电子信息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的结合,以提高整体化信息服务的效率。表2。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张贵华老师提出的档案载体的“直接载体”、“间接载体”两分法和档案寿命的“直接载体”决定论进行了质疑 :提出无论是传统档案还是电子档案 ,其寿命的真正决定因素都是档案信息的记录符号。  相似文献   

18.
电子档案的出现和大量使用无疑将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方便,也为档案信息的快速、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但对于各级、各类档案馆来说,电子档案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方便,更多的则是挑战。……  相似文献   

19.
时光夹带着网络中飞速传播的“比特”粒子,引领着我们走入了信息时代的大门。环顾近年来多姿多彩的档案专业新作及成果,我们发现已经快要到不带电或不沾网就跟不上潮流的境地了,很多人即使尚搞不清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区别,档案网络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功能,也都急忙举起新型载体即将取代传统载体的大旗,果断地参与宣判纸质档案的“死缓”,似乎不如此这般便算不得与时俱进。传统的管理研究和实用技术的探讨者们羞涩地站到了一边,用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体味着学科的发展动向。是否真的到了要使所有烙上传统印迹的由原子组成的“东西们”———诸…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