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阶 《新闻前哨》2000,(11):38-39
编辑工作是否细致,直接影响到报纸质量。翻开报纸,文内错别字、病句实不少见,标题差错也不时出现。业内专家曾对我国几家很有代表性的报纸作过统计,从1999年1月1日这一天的报纸中,就“挑”出十处错误,其中就有一处还属标题错误。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某学校常将当地报纸拿来,找出其中的错字病句,作为教学的实例,令人啼笑皆非。由此观之,见报差错已经严重损害了某些报纸的形象。因此,编辑必须在实践中仔细,仔细,再仔细。报纸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要有效防范见报差错,编辑必须在编、审、校各个环节各…  相似文献   

2.
在第七届新疆双十佳报纸评选中,《伊犁日报》汉文版再次以高分跻身于新疆“双十佳”报纸前列。尽管我们报纸的差错率,控制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的范围之内,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是小差错时有发生,有时还出现政治性问题的苗头,幸被及时发现和纠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防止报纸差错,尤其是防止政治差错事关报社发展大局,事关报纸在读者中的声誉。下  相似文献   

3.
美国《施里夫波特日报》从一九七八年开始,把所有报纸差错的更正都放在第一版。这个报纸的主编蒂诺说,原来除了第一版的差错外,其它版的差错都放在第二版。但是,由于公众非常关心报上的差错,我们必须采取有力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我参加本省市县报纸编校质量评审活动,抽查了一天的报纸。结果如何?一张4开4版的报纸(少数市报是对开4版),差错多则达五六十处,少则也有二三十处。从标点到文字;从内容到标题;从照片说明到广告词,脏乱差比比皆是。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里,仅就我个人检查的情况,将版面上的差错归纳成如下几类。  相似文献   

5.
报纸是极其重要的宣传工具和人民生活的教科书。防止报纸出现差错是办好报纸的一件大事。出了差错就会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结合巴音郭楞报办报的实际情况,浅谈报纸各种差错的误区、产生原因及防止办法,抛砖引玉,期望报界同仁交流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把党报办好。 报纸差错的主要类型 根据地州级党报的实践,经常容易出现的差错主要有以下几种(绝大多数出报前已及时纠正,个别的已见报): 一、错别字、语句不通、用词不当。比如“即使”写成“既使”。用错成语的现象也较普遍,如“怨天尤人”写成“怨天忧人”、“名不副实”写成“名不符实”。  相似文献   

6.
毕维娜 《青年记者》2016,(24):57-58
自从有了报纸,差错就与报纸相伴而生.报纸的发展史同时也是报纸采编人员与差错不断斗争的历史.本文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为例,分析报纸差错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以期找到避免差错的方法,提高报纸质量. 差错类型以文字性差错为主 《新京报》和《北京青年报》是北京两家重要的都市类报纸,将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别是《新京报》,它是国内少有的在第二版重要位置设置“更正与说明”专栏、刊登其错误以致歉读者的报纸.这种举措体现了《新京报》对读者的高度责任感.笔者统计了《新京报》2015年10月1日至30日的差错,并对其进行分析.经统计,发现《新京报》在该月共出现差错37次,其中事实性差错12次,文字性差错25次.  相似文献   

7.
坚决纠正 “无错不成报”的现象 现在,“无错不成报”几乎与“无错不成书”齐名,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 报纸文字差错的主要表现:一是用错字,二是生造词,三是措辞不当,四是语法错误,五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这些差错,不仅每天的报纸上有,而且几乎每个版上都有;不上小报有,而且中央大报也有;不仅文章中有,而且标题上也有;不仅副刊、广告上有,而且要闻版上也有。难怪人们要说“无错不成报”了! 纠正“无错不成根”的现象刻不容缓。去年光明日报开展消灭差错活动,因时半年,已有成效。我体会关键是抓好四件事: 其一,记者不写错。记者来稿有错,是报纸差错之源。消灭  相似文献   

8.
中国报刊差错堪忧,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种报纸46个语言逻辑错误,每版5.8个。“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共挑出无可争辩的语言逻辑差错14883处。以2006年7月14日出版的4份中央级报纸和24份省市级报纸的1至8版正文为例,共挑出逻辑和语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读者对报纸差错反映强烈。杜绝差错有许多工作要做,抓好报纸检查工作就是其中之一。检查是报纸出版过程中最后而又很重要的一环,因作者、记者、编辑、校对以及制版工人、印刷工人的不慎而产生的众多的差错,如能经过检查人的锐眼,在极短的时间内,迅敏地挑剔出来,并正确地给予纠正,必能大大减少见报差错。这虽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也有规律可寻。长时期来,我通过工作实践和不断的资料积累,细加分析,然后综合归纳,努力找出检查中差错发生的规律。我认为,检查必须注重以下要点:——标题导语互核,不要矛盾出错。由于时间关系,编辑制作标题,或是由于匆促,未暇细究;或是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初,中国编辑学会等8家单位发起了“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这次活动共挑出无可争辩的语言逻辑差错14800多处,包括中央级和省、市级报纸在内的报刊编辑水平令人大跌眼镜。仅在2006年7月14日出版的4份中央级报纸和24份省、市级报纸的1至8版正文中,就挑出逻辑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病例1289个,平均每份报纸46个,每版5.8个,有一份报纸的差错竟多达184个,平均每版23个。  相似文献   

11.
报纸的差错,特别引人注目。有一类差错,是不规范的标题。可能有些编辑不觉得它有什么问题,所以,往往难以纠正。这种情况多见于地方报纸,兹举两例:①“老面”干部撤下去开拓型干部提上来。(辽宁日报1985年2月12日一版)“老面”,在辽宁方言里,有粘糊、怯软的意思,外地读者是难以理解的。人民日报2  相似文献   

12.
去年8月,我被聘为《牛城晚报》的文字监督员。我们共4个人,每人负责一个版,审读当天的报纸,发现差错,明确标出。每周轮换一次版面。报社领导认为这对减少差错,改进文风  相似文献   

13.
任远 《传媒》2000,(3):15
因工作需要,在今年订阅的报刊中多了一份《上海科技报》。该报已办了多年,但我还是初次看到。1月5日出版的这期《上海科技报》,版面大方,图文并茂,在对开四版中,图片20多幅,约占版面的1/3。信息量大,各种科技新信息较多,读后受益匪浅。特别是三版的“科普黑版报”专栏,为基层科普活动提供了资料。但这张报纸也有不足,主要是文字、标点符号差错较多,四个版总共约2.5万字,明显差错竟达20多  相似文献   

14.
笔者搞新闻报道,为防止差错,每当写完稿,总要送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审查。对此,个别同行埋怨我:“何必没有婆婆找婆婆呢?”新闻工作者找个“婆婆”管一管,是否有必要?从《中国报纸月报》1993年第六期披露的去年全国  相似文献   

15.
打开《黔南报》1993年8月8日的报纸,一共有28个版,这天的直接广告收入为12万1千元。事后听人说这是贵州新闻界的最多的版次。想想出28个版的前后,有许多值得咀嚼的回味思考。 今年7月12日星期一我照常上班,惯例开完编前会后我拿起邮局送来的报纸匆匆浏览,其间又看  相似文献   

16.
我国报纸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批准注册的报纸,已由1978年的186种上升到1994年的2108种,报纸的版面也有很大的扩展,中央和省(市)级报纸已从原有的4版扩展到8版、12版,乃至16版,有的专业报纸甚至已扩展到一百几十个版。这种发展速度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这是一种很可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报纸上的差错问题是一个“老大难”,令人烦恼,令人犯愁。一位从事新闻工作四十余年的高级编辑,归纳了25种防止差错的办法,看似老生常谈,众所周知,但是仔细琢磨领悟,我们会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力求把差错最小化、最少化,也使文章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某市有家四开32版定期出版的专刊,由于与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加之内容丰富,品位上乘,可读性强,颇受读者青睐,其发行量在全市多家报刊中独占鳌头。然而有一期报纸的16版(B版)上却连续出现6处差错。  相似文献   

19.
某市有家4开32版定期出版的专刊,由于与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加之内容丰富,品位上乘,可读性强,为此颇受读者青睐,其发行量在全市多家报刊中独占鳌头,然而2006年10月上旬出版的一期报纸的16版(B版)上却连续出现6处差错,差错率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万分之三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铁路系统公开出版的报纸多创刊于50年代,在部委报纸以及行业、产业报乃至企业报中均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其功能是直接为本行业、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80年代前后,一些铁路报纸在办好正报或正刊的同时,陆续创办了面向社会的专刊、专版,为广大旅客、货主提供导行、导游、导购等服务、敞开了铁路与社会相互交流、增进了解的窗口。这些专刊、专版成为铁路报纸的旅行版或称社会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