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令狐绹是唐宣宗时期的宰相。关于他的生卒年代.新、旧《唐书》本传所载俱不明确。《旧唐书》卷172说:(咸通)十三年(公元872),以本官为凤翔尹、凤翔陇节度使,进封赵国公、食邑三千户,卒。”(标点据中华本)《新唐书》卷166说,“僖宗初(公元874),拜凤翔节度使。顷之,就加同平章事,徙封赵。卒,年七十八。”  相似文献   

2.
关于状元宰相苏检最后的结局,《新唐书》《昭宗纪》载:天复三年二月,“丙子,王溥罢。朱全忠杀苏检、吏部侍郎卢光启。”同书卷一八三《卢光启苏检传》则云:“帝还京师,苏检长流环州,光启赐死。”前后记载有矛盾。《旧唐书》无《苏检传》,亦无《卢光启传》,可见两书对入传人物的取舍颇不一。其《昭宗纪》天复三年亦未记苏检事。然其卷一七七《崔胤传》载:“昭宗初幸凤翔,命卢光启、韦眙范、苏检等作相。及还京,胤皆贬斥之……”苏检究竟是被贬斥,还是被流放,还是被杀?《资治通鉴》卷二六四云:天复三年二月“丙子,工部侍郎、…  相似文献   

3.
王涯《享惠昭太子庙乐章》(11/346/3873)。“惠昭太子”为唐宪宗长子李宁。《旧唐书》卷一七五、《新唐书》卷八二有传。《旧传》云:“元和元年八月,进封邓王。四年闰三月,立为皇太子……元和六年十二月薨,年十九。”陈羽《喜雪上窦相公》(11/348/3890)。题注:“一作朱湾诗。”《唐诗纪事》及《全唐  相似文献   

4.
赵望秦 《文教资料》2001,(3):131-136
中华书局点校本《旧唐书》、《新唐书》(1975年版)在标点方面,就总的情况看是很好的,这当然是标点者下了一番功夫的结果。但其中也偶有欠准确的地方,兹不揣谫陋,列出以求教焉。 1、《旧唐书》卷十一《代宗纪》:“[大历二年四月] 庚子,宰臣内侍鱼朝恩与吐蕃同盟于兴唐寺。” 按:内侍鱼朝恩虽为代宗朝掌管禁军的大宦官,但不曾任宰相之职,故此处的“宰臣内侍鱼朝恩”不应连读。据《新唐书》卷六二《宰相表》,此时任宰相者为元载,则知大历二年四月与吐蕃会盟的“宰臣”是指元载。那就是说,宰相元载与内侍鱼朝恩一起参预了…  相似文献   

5.
22/17a,玄宗《改封嗣江玉禕等为郡王制》按此制亦见《唐大诏令集》卷38,皆作“再从兄太子员外家令嗣越王思顺为中山郡王”。据《旧唐书》卷76、《新唐书》卷80李琚(原名思顺)传云为蒋王李恽孙,“神龙初封嗣赵王,开元中改封中山郡王”。在两《唐书》同卷中,赵玉福传末述及思顺为嗣赵王,而嗣越王琳,越王贞姪孙,开元五年封。《制》把“赵”误作“越”。  相似文献   

6.
《新唐书·郝玭传》记载郝玭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向马璘建议修筑临泾城,而《旧唐书·郝玭传》对此没有明确记载。经考证唐德宗贞元年间,郝玭并非是向马璘建议修筑临泾城,所建议对象当为泾原节度使刘昌。  相似文献   

7.
关于武德八年唐与突厥太谷之战 ,《旧唐书》突厥传、李靖传、温彦博传 ,《新唐书》突厥传、高祖本纪及《资治通鉴》均有记载 ,且均为张瑾。《旧唐书·高祖本纪》作张公谨 ,确为误植。通过对张瑾其人与太谷之战的考订 ,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对突厥的军事战略战术 ,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正> 关于王昌龄的籍贯,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说法:《旧唐书·文苑传》称“京兆王昌龄”,《全唐诗》因其说,《河岳英灵集》称“太原王昌龄”,《唐才子传》因其说,《新唐书·文艺传》谓“昌龄字少伯,江宁人”,《唐诗纪事》和《唐诗品汇》因其说。 今人持此三说者均不乏其人。到底哪种意见合理?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粗浅的考察和  相似文献   

9.
马怀素,唐朝著名的文学家、目录学家,《新唐书》、《旧唐书》皆有本传,其墓志全名为《故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侍读上柱国常山县开国公赠润州刺史马公墓志铭并序》,此墓志录自《古志石华》卷九,收录于周绍良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其志文内容与《新唐书》、《旧唐书》多有出入,遂作此考证。  相似文献   

10.
《晋书》撰人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撰人名单 记载《晋书》编修人员情况的史料甚多,为便比勘讨论,兹汇录其要者如次: 1.《旧唐书·房玄龄传》:“寻有诏改撰《晋书》,于是奏请许敬宗、来济、陆元仕、刘子翼、令狐德棻、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等八人分功撰录。” 2.《旧唐书·令狐德棻传》:“寻有诏改撰《晋书》,当时同修一十八人,并推德棻为首,其体制多取决焉。”又《新唐书·令狐德棻传》:“令修晋家史,房玄龄奏起之(德棻  相似文献   

11.
高骈是晚唐重要藩将。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之孙。家世禁卫。他20余年周旋于南方六镇,连续9年任淮南节度使,坐镇扬州,集中江淮大量财富,统率重兵。黄巢起义期间,他任诸道行营都统,统率淮南及其他藩镇军队,镇压农民起义,“传檄征天下兵”,“朝廷深倚赖之”(《旧唐书·高骈传》)。为平定各地动乱和镇压农民起义,他被频繁调动,屡受重用,“二年忝都统之名”,“四载主铜盐之务”。因此,研究高骈这个人物,对研究唐代藩镇史、唐末农民起义史及整个晚唐历史颇有价值。《旧唐书》、《新唐书》虽均有高骈传,他的事迹在《资治通鉴》中亦多有记载,但上述书均未记其  相似文献   

12.
《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失误之处颇多,学界多有校补,笔者本文再考三则。(《旧唐书·经籍志·子部》“天文类”及《新唐书·艺文志·子部》“天文类”著录有“《天文录》三十卷,祖暅之撰”。“祖暅之”记载有误,应为“祖暅”。《旧唐书·经籍志·子部》“小说家”类及《新唐书·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著录有“萧贲《辨林》二十卷”。“辨林”记载有误,应为“《辩林》”。《新唐书·艺文志·集部》“别集类”著录有“(《谢琨集》二卷”。“谢琨集”著录有误,应为“谢鲲集”。  相似文献   

13.
读点校本两《唐书》札记六则叶树仁一《旧唐书》卷16穆宗纪云: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丙午,即皇帝位于太极殿东序”。按《新唐书》卷8穆宗纪云: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宪宗崩”。“闰月丙午,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资治通鉴》卷241,宪宗元和十五...  相似文献   

14.
关于状元宰相孙偓最后的结局,《新唐书》卷十《昭宗纪》载,乾宁四年二月“乙亥,孙偓、朱朴罢。”卷一八三《孙偓传》则云:“既而,偓秉政,封乐安县侯。与朴皆贬衡州司马,卒。”这是说,孙偓和朱朴一起被贬为衡州司马,较为含糊(《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文大辞典》《孙偓》条皆从此说)。同卷《朱朴传》:“后数月,岩士为韩建所杀,朴罢为秘书监,三贬郴州司户参军,卒。”可见朱朴并未跟孙偓同贬一地。 《旧唐书》无《孙偓传》,取舍已见区别。其卷一七九《朱朴传》曰:“朱朴者,乾宁中为国子博士,腐儒木强无他才。道士许岩士出…  相似文献   

15.
《旧唐书·玄宗本纪》篇幅较长,分上下两卷。《玄宗纪》上卷中存在夺字、形误、漏句、衍文等差讹,如“苑总监锺绍京”疑夺“苑”字,“推身鞠弭”为“挺身鞠旅”之讹,“灵祗望在”疑为“在望”倒文,“壬申,王琚为银青光禄大夫”处有漏句,以《资治通鉴》所载为是等,比勘《新唐书》、《唐大诏令集》、《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史料,予以考辨。以求对中华书局正在修订中的两《唐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韩偓字甄辨     
韩偓,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唐末五代著名诗人。有《玉山樵人集》、《香奁集》等行世。对于韩偓,有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这就是关于他的字的问题。韩偓字有三说: 一、致光说:韩偓《旧唐书》无传,《新唐书》有之,作“字致光”。此外有:宋钱  相似文献   

17.
《四库提要·(李贺 )昌谷集》 ,余嘉锡先生已有辩证 ,今补四则。一、《四库提要·昌谷集》云 :“贺事迹具《新唐书·文学传》。”“《文学传》”当为“《文艺传》”。贺事具《旧唐书·李贺传》、《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传》、李商隐《李长吉小传》等。新、旧、《唐书》皆谓李贺曾作“协律郎” ,然实为“奉礼郎”之误。贺有《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 ,又《听颖师弹琴歌》有“奉礼官卑复何益”之句可证。二、《四库提要·昌谷集》云 :“贺系出郑王 ,故自以郡望称陇西。”考新、旧《唐书》 ,唐代有两个郑王。一个是唐高祖李渊的从父李亮 ,武…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写作时间   王勃作《滕》文的时间,历来众说不一。《旧唐书》说是 28岁;《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说是 29岁;《唐摭言》说是 13岁;高步瀛《唐宋文学举要》说是 14岁;岑仲勉《王勃疑年》疑是 23岁。也有的认为是 20岁左右。   二、关于“命途多舛”   《滕》文中有“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之语。王勃 17岁应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以文章受到沛王李贤的赏识,召为王府修撰。后因作《檄英王鸡》文,触怒高宗,被革职。 20至 22岁时,漂游巴蜀一带。后任虢州参军,因私杀官奴,按法当诛,恰好遇上朝庭大赦,得以保全,其父受…  相似文献   

19.
孟浩然年四十游京师一事,王土源《孟浩然集序》不载,唯《旧唐书》卷一九○下《文苑(下)·孟浩然传》云:“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下)·孟浩然传》亦云:“年四十,乃游京师”。此说一向无人提出疑问,陈贻掀先生在《孟浩然事迹考辨》(载《文史》第四辑)  相似文献   

20.
张允伸是晚唐幽州卢龙地区有作为的节度使。他是孤本《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捐刻者。用《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结合房山石经题记对张允伸的生平进行考正,并梳理他的功业。张允伸的自律精神、大局意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