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关于汉语词类的划分,历来是语法界争论的一个问题.分类的标准有争论,具体的划分也有争论.截至目前,关于分类的标准,似乎分歧不甚很大,但具体的划分,分歧还是比较大的.就拿副词来说,《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下称《暂拟系统》)划归虚词,中学汉语《课本》也划归虚词,可是现在通行的三种高校《现代汉语》教材(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张静主编的《现代汉语》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都划归实词,最近出版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张志公主编,下称“电大汉语教材”)又划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其教材拥有鲜明的实践性、时代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基础性等特征.在实践发展层面上,《现代汉语》教材主要体现在教材类型多、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及针对性差方面;而在理论发展的层面上则体现在教材改革与教材评价方面.通过系统分析《现代汉语》教材在实践与理论发展情况,能够明确教材在编写和理...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教材讲语言的运用,它自身就应该重视语言的运用:既要符合语法规范,又要讲究修辞效果,最好还应当有些文学韵味。颜迈编著的《现代汉语》(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版)教材,在这些方面都是刻意追求的。本文着重探讨这本《现代汉语》教材在语言运用上的一些特点。 具有很强的论辩色彩,是颜迈编著的《现代汉语》在语言运用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贯穿了全书的始终,我们只能举一些点滴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熟语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结晶,是历史的传承,也是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通过申小龙主编的《现代汉语》和潘文国所著《汉英语言对比概论》这两本汉英语言对比权威教材中熟语的汉英对比部分的比较研究,总结汉英熟语对比差异,并由此得出对汉语熟语翻译的审美启示。在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华文化日渐得到重视的大时代背景下,熟语的翻译也将越来越普遍。本文在汉语熟语翻译的审美研究方面为相关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性。  相似文献   

5.
现行多数《现代汉语》教材中一些章节大都提到“缀”这个概念,在实际讲授中涉及到这一概念的地方更多,足见它在语法教学上的重要.但什么是“缀”教材上没有详细论及.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只是说“加在词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见该书二七一页)但这一“附加意义”具体指什么.教材仅举了一两个例子,我们觉得作为教材有失过  相似文献   

6.
杨立民教授总主编的精读教材《现代大学英语》为高校英语专业精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从权威性、系统性和教育性这三个方面对这套教材进行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简明现代汉语》是广播电视大学文科类和英语类的公共基础课。十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除遵循常规教学规律外,还根据成人学员特点,不断进行教法改革尝试,我的体会是:一、既紧扣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观点讲深讲透,又不局限于课本范例,努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我认为原封不动地照讲课本的知识内容,照搬教材的范例,不是好的教学方法。因为电大学生中成年人较多,他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强,教材上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再说语序     
所有的语法学者都一致承认,在汉语里边,语序,或者说词序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语法手段.黄伯荣、廖序东(1983)在他们主编的那本十分流行的《现代汉语》教材中这样写道:“语法方面:(1)现代汉语是分析性语言.语形变化极少;词序和虚词十分重要,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然而,在如何理解语序这个问题上,我们似乎仍然还有几句话要说.马学良(1985)在谈到语序的作用时说:比如,“官教兵”与“兵教官”,“兵”和“官”哪个做主语,哪个做谓语,完全靠位置来确定.位置不同,关系就不一样.(见马学良主编:《语言学概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越元任在他著名的《汉语口语语法》中谈到配置要素时有这样的话:在近代汉语里,节律和语音改变的作用不太重要,次序和选择在语法安排上起主要作用.选择,我们前面已经谈了;次序,例如“狗咬人,人咬狗,尽人皆知,不用多说.”(见赵元任著,吕淑湘译:《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学中文特别是商务汉语成了热门话题。各种对外汉语教材的需求特别是对商务汉语教材的需求更是求"材"若渴。本文通过对两部现行初级商务汉语教材《初级实用商务汉语》和《初级速成商务汉语》的具体比较,探索初级商务汉语教材的编写特点及规律,为推进初级商务汉语教材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忽悠"是近些年深受老百姓喜爱、使用频率较高的流行词语。流行词语最终能否进入《现代汉语词典》,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需确定其在新词新语中的地位以及是否符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新词的原则。"忽悠"新义不仅基本满足了新词新语规范的四条基本原则,也大致符合《现代汉语词典》对新词语的收录原则,可以进入《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1.
小学一年级,是一个人的启蒙时期,掌握正确的汉语知识,对今后影响极大。字、词、词组又是学习现代汉语的基础,对学好汉语很重要。因此,我们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注意字、词、词组的区别,使学生正确掌握汉语基础知识。黄伯荣先生在他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中,给字、词、词组的概念下了明确的定义。他说,“字是记  相似文献   

12.
一对拟声词的归类问题,语法界虽没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但在各自的研究中,各家都有自己的观点。问题的焦点在于对拟声词的本质属性有不同的看法。总观语法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致有两种归类结果: 第一类是把它归入形容词。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张静主编的  相似文献   

13.
专门用途汉语教学是汉语教学更加成熟和细化的表现,也是当今汉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专业汉语教材则是实现其具体教学目标的桥梁。本文从教材的编写背景、定位、教材的特点和练习设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医学汉语听说教程》的整体编写思路,以期给专业汉语类教材的建设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4.
《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辞书,《现代汉语词典》是我国现代一部较有影响的词典。本文通过对《尔雅》和《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方式的考查与比较,揭示二者的异同及其历史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语言自迩集》是清末英国驻华公使成妥玛所著,是汉语教学史上第一部教学北京话的口语课本,课文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内容实用、有趣,是一部高水平的汉语教材。研究百年前的汉语教材,对今天在汉语教学和汉语教材中如何恰当地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别对《现代汉语词典》第1版到第5版五个版本收录的地名进行了分类和梳理,通过互相衔接的两个版本之间的比较,统计各版本中地名词条数量的保留、增加、减少以及对地名义项的修订数据,揭示三十余年《现代汉语词典》地名收录变化的原因。同时,针对《现代汉语词典》在体例不一致、实用性有待加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现代汉语词典》之后的修订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教学方法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文章就南疆高校《现代汉语》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南疆为少数民族班开设的《现代汉语》应该采用分层教学、内容灵活、标准不同等教学改革举措,切实保障《现代汉语》课开好用好。  相似文献   

18.
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表中共有二十一个声母,其中六个是不送气音:b、d、g、j.zh、z,与之相对应的六个是送气音:P、t、k、q、ch、c。在学习和研究现代汉语语音时,必须搞清楚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定义,必须明辨这两组音的本质区别。国内出版的汉语语音书籍一般都谈到了这两个问题。如黄伯荣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指出:“按发音时呼出气流的强弱,可以把普通话声母中的塞音、塞擦音分为送气  相似文献   

19.
“既然”与“所以”连用,常被作为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看待.比较有代表性的,要算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与此教材配套的《现代汉语习题解答提要》(以下简称《提要》)对二者的连用有明确的解释,如教材第四章第六节的“思考与练习”中有一个病句:我们既然决定要修改这本书,所以得赶快研究修改的原则.《提要》是这样解说的:“这个因果关系的复句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这句偏句用‘既然’提出依据,正句说明推论出来的结果,故应将正句的.‘所以’改为‘就’,这样关联词语就搭配得当了,表意就明确了.”黄廖两位先生主编的这部教材,发行量大,影响极为深广.我们觉得只允许“既然”与“就”和“因为”与“所以”搭配.不承认“既然”与“所以”也可以配合使用,带有很强的人为性.“就”在结果句中,“所以”也在结果句中,从意义上看不出二者使用上的差异.从语感上来看,很难断定“既然”与“所以”不能一起使用,何况语感常常有个性差异.另外,“既然”不只与“就”搭配,还可与“那”“那么”“当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8年1月3日高教司函[2008]2号《关于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补充)选题进行公示的通知》,我院3种教材人选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补充)选题。人选教材如下:周西宽教授主编的《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推荐人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