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联通主义的移动学习环境以知识为中心,通过联结、重组、再造三个子环境构成整个移动学习环境,他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和相互制约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知识碎片能在不同媒体和不同情境中再造。大学生的移动学习是基于社会联通图式和认知联通图式的双联通模式(SCCS),基于联通主义的大学生移动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体现了大学生在线学习的过程,也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
英语课外阅读所形成的生态创生环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本研究结合学校本专项课外阅读活动和"生态创生教育"理论,探讨了教育系统与教育环境相互适应的可能性,即课外阅读所形成的英语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性提高的影响,以及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达到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自然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是指内容与语言整合性学习,将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来讲授数学、地理等非语言类课程,是几年来欧洲流行的教学方法.阅读是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信息的接受与处理能力、思维的创新与创作能力,都是在系列的阅读,不断的实践中养成的.通过CLIL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英语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在阅读中设置高级思维能力(HOTS)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高级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网上学习实践与特定的"学习环境"、"学习理念和发展策略"之间有着必然的、或相互依托、或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对"网上学习生态学"的研究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本文将"学习"看作是一个需要精心呵护、有茁壮成长潜力的"生命",并以干部网上学习生态环境保护为研究视角,以丰富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以社会建构主义哲学思想、有意义学习理论、成就和支持学习文化理论为指引,深入探讨了一套适合我国干部网上学习可持续发展的、与Web2.0时代接轨的"土壤"改良方案、个性化和主动性促学策略,以及动态性学习内容设计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通过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方式,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目的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索学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理论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范式之后,目前发展为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新范式.文章运用库恩的范式理论,从职业情境角度研究职业教育理论,探索对职业教育问题观察和理解的新视角及解决问题的新方式.情境认知学习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在继承和发展中形成了新的职业教育理论,其更加重视文化和物理背景的认知,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协调,突出情境对认知和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新课改为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有利的实施环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能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进一步促进生物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8.
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教学的指导原则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认知弹性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内容可归结为高级学习说;随机通达教学说和超本学习环境说,本对该理论进行介绍,并提出了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教学设计多角度,多侧面地呈现同一主题,运用案例进行教学(且案例中应包含多个相互联系的概念)和非线性组织教学内容的三大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现代科技所创造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和条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学习者创造一种随时激发创造性的、教学内容相互结合的学习环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外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和实践,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  相似文献   

10.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构建远程开放教育理想的教学结构和与之对应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for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on teaching approaches delivered by two teachers under the perspectives of 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s (HOTS) development, their preferences on learning material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First year psychology students followed both the traditional and a flipped classroom approach delivered by two different teachers. One teacher introduced them to social and the other to clinical psychology. 81 students evaluated their experience on social psychology and 119 students on clinical psychology. Although all students had similar preferences on following either the traditional or the flipped classroom approach in both subject domain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udents’ views related to the teachers’ contribution to teaching approach, students’ HOTS development and the choice of learning material was observed. This investigation conclud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oice of learning material and activities, and the teacher’s contribution to the flipped classroom approach and their expectation/behaviour toward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2.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 The ICT-based learning model has been a catalyst in the field of modern education to teach higher-order thinking skills (HOTS). However, a few studies...  相似文献   

13.
电子书的形态让学习环境能够移动起来,对移动学习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其研究和应用受到更多的关注。该研究在对以电子书为核心的应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层次和要素分析,进行了三个典型的面向电子书的移动学习系统环境的应用研究:小学五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电子书应用研究;一对一数字化自主学习电子书包系统应用研究;互动反馈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然后,分别对移动学习的典型模式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典型应用的学习服务支持的系统环境架构,说明了典型应用案例。最后,阐述了面向电子书的移动学习系统环境发展趋势涵盖四个特性:易用性、环境交互性、绿色支持性和后台服务性。  相似文献   

14.
学习环境承载着学习和学习者需求的表达。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在终端用户(学生)和社会利益之间、在传统和创新之间不断平衡。当前以传统学校为代表的学习环境设计忽视终端用户和个体用户的主观需求,过于重视社会效益等客观需求。未来教育的实现和发展需要依托创新型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进步。基于智能技术支持,以学习环境重构为引领的学校变革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在学习环境中融入适切性智能技术能够平衡学习环境中的人类需求冲突。智能学习环境的需求平衡模型是智能学习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两个部分:(1)智能学习环境需求平衡解析模型——解析智能技术与学习环境内需求冲突之间的主体关系;(2)需求平衡关注度计算模型——计算学习环境的需求平衡程度,以及智能技术干预之后的学习环境的平衡结果。虽然该模型尚属于“概念型公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其提出为智能时代的学习环境设计,以及学习环境中需求冲突的测量和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职场学习环境满意度是教师对影响职场学习支撑性条件的生态感知。通过自编信效度较高的教师职场学习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从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4个维度对选取的902个样本进行现状分析发现,教师职场学习环境满意值为3.39,学校位置、学校性质、教师角色是影响教师职场学习环境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学校应从全方位、多角度着手提升教师职场学习环境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根据web2.0环境下研究生非正式学习情况调查问卷所反映的基本情况,将自我导向学习方式与web2.0环境下研究生的非正式学习相结合,提出了一个集协作、个性化学习环境为一体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促进研究生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自我导向学习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回顾应用软件的发展历史,处处体现了隐喻的思想。隐喻思想同样也体现在学习技术系统中,比如用学习环境(包括虚拟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环境)来设计、描述学习平台。本文首先对学习环境的隐喻进行了分析,接着调查了工具集在应用系统中的现状,然后以终身学习技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为基础,在提供综合学习服务支持的系统中采用环境隐喻的思想设计了学习工具服务集,以便为终身学习者提供除了通用服务、特定服务之外的另一种服务。  相似文献   

18.
论外语教学中的环境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制约着外语教学,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保证外语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对环境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外语教学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如何创造环境进行了较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化取向的技术哲学为当代学习环境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了一条方法论上的新路向。它是以人与技术、人与文化的关系为本体,揭示人、技术与文化的本质联系。以此审视学习环境研究,可以看到其存在着突出学习环境的技术性、较少关注学习环境与学习者的内在关联,以及学习环境的"教育内容知识"缺失等问题。形成文化研究视角,进而形成"人—技术—文化"的整体性研究意识,并使用"贯一设计"方法,是当代学习环境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习总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的,语言环境的熏陶与影响对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本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探究影响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环境偏好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在物质环境、人力环境和制度环境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环境偏好中的人力环境急需改善,同时提出相应的整合英语学习环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