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比较优势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学院是在吸收公办、民办两种办学机制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办学模式,具有对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使它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增加教育投入,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与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民办高校恢复发展的20多年间,民办高校无论是在办学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在不断发展,但大部分民办高校由于办学起点低,先期投入少,缺乏必要的校舍和师资,在维系学校的教学运行上出现了较多困难。民办高等教育可以利用教育资源融通来解决其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帮助民办高校走出校舍、公共设施紧张的窘境,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办高校经费投入渠道单一,学杂费是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这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加快建立民办高校投入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吸纳机制、退出机制。为此目的,国家要重视民办高等教育,要明确投入主体的产权归属,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和民办高校的质量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运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的方法,以便从整体上认清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以及趋势显得格外必要。研究结果显示,2006-2016年来,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围绕"民办高校"和"民办高等教育"两个核心关键词,形成了民办高校的性质与政府对其管理、民办高校产权与治理结构、民办高校办学特色与办学定位以及民办高校办学资金与教育教学等四大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民办高校产生的背景及其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作用入手,论述我国民办院校摒弃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坚持高职教育定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民办院校坚持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适应性,同时对我国民办院校建设、发展高职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6.
在新世纪办好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首先需要我们转变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和发展观,认识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是大多数民办高校正确的定位选择,坚持多样化办学,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关注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财政资助缺失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公共教育财政制度不够完善,各级政府教育财政职能的定位存在偏差;二是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顾虑公共投入资产流失;三是在教育市场化大潮推动下,部分民办高校办学行为损害了教育公益性;四是民办高校合理回报问题界定不清,导致政府公共教育财政不敢作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是建立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财政资助制度,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民办院校已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并以其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与管理机制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亮点。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涌现了一大批办学思想端正、教学质量较高、办学条件较好、有良好社会信誉的民办高校。但是,在民办高校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孕育着民办高校发展的危机。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共同关注和研讨民办高等教育问题,以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其发展历史上有一个近三十年的中断期,在发展环境上面对着强大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短缺的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和不完备的法律制度,而且在办学方式上民办高校大部分是投资办学。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有助于全面认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正确理解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期明确民办高等学校的性质,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为民办高等教育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
教育国际化正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可逆转的潮流,但国内部分民办高校还未充分认识到教育国际化对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作为民办高校,应抓住教育国际化的契机,通过树立国际化经费筹措理念、吸引境外投资、进行跨国远程教育、开展留学生教育等途径筹措办学经费,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