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游泳训练中,广泛采用大运动量。在大运动量训练过程中,对身体刺激大,变化剧烈。在一定范围内,刺激越大,变化越激烈,工作能力和体质就能迅速提高。但是当刺激加大,体内变化剧烈时,运动员会出现暂时不适应的现象,表现为胸口发闷、失眠、女运动员月经失调等现象。这是对大运动量刺激的不适应反应,在不适应阶段存在着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是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提高和巩固,身体机能提高;一是由于不适应的发展而演变为疲劳的积累而产生过度训练,身体机能下降。在医务监督工作中,要力  相似文献   

2.
应激理论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应激概念的历史与发展、应激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应激理论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从应激与运动训练适应、运动训练原则、竞技心理训练等方面得出应激是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石,以指导运动训练实践。一、应激概念的历史和发展关于应激,由于研究和应用目的不同,不同研究者的界定也不尽相同。概括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各种应激研究,可以归纳为三种概念类型:1.应激属于有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这类研究途径将应激作为因变量或是反应。塞里早期的认识即是这样,认为应激是有害刺激作用于人的结果,特别注意应激状态下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借助生物适应理论探讨运动训练的本质,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运动训练是有目的的改造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其本质就是基于内稳态的生物适应,是对内稳态理论的应用与发展。运动训练中人体对训练负荷产生的应激反应,能引起有机体机能水平的适应性提高,适应过程和适应机理均可通过应激学说来解释。训练刺激会给机体内部带来正负两种效应:适应效应和疲劳效应。在有效的时间内,任何一次训练刺激最终表现为正负两种效应的综合。  相似文献   

4.
训练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每位教练员都希望培养的运动员出类拔萃,并为此付出无数辛勤的汗水,但成功的只有少数。究其原因,除选材得法外,与其通过最科学、最合理地安排训练使运动员得到最大的发展直接有关。从身体机能对训练刺激的反应及适应规律可以看出,并非刺激强度越大训练效果越好,只有将训练负荷与恢复进行最佳组合,完全按照身体机能变化的内在规律安排训练的教练员,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可见要取得训练成功,就必须了解机体对训练刺激所发生的反应规律、适应规律以及恢复规律,了解运动效果的累积规律,了解负荷——恢复安排不当时,机能水平的变化规律,才能更有效地安排训练,获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
浅谈训练适应的自组织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从自组织的角度对训练适应进行分析,得出:运动训练是采用施加运动负荷等方法,主动打破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向较高机能水平转化,产生适应性结构的过程。机体对运动训练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就是机体内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之间相互作用,通过协同与竞争,自主地组织化、有序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超负荷原理是运动训练中最重要的原则。其本意是指给机体施加一个较大负荷的初期,其机能反应较强烈,训练效果也比较明显;但随机体对该训练负荷的逐渐适应,机能反应便会越来越低,训练效果也越来越不明显。在此情况下若要继续提高运动水平,则必须适度增加运动负荷,以其引起新一轮次的反应及适应过程。依此周期不断循环,即为超负荷。说得更透彻一些,所谓超负荷,其本质是指循序渐进地增加负荷,使运动员机能水平在不断进行的反应——适应过程中,逐渐提高到可能具有的最大运动潜能。 对此原理,理论上阐述起来比较简单,但运用于运动实践时却难度很大。何时增加负荷以及如何增加负  相似文献   

7.
析沙滩排球运动员心理反应能力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心理学、训练学角度出发,把反应能力培养与沙滩排球的训练实践相结合,就影响沙滩排球运动员心理反应水平的诸因素及其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应对新规则的实施,运动员只有加强对环境条件、球感的再适应,更注重对注意力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促进心理反应水平的提高,才能保证拥有较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8.
反应力量和反应力量的训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小平 《体育科学》2001,21(5):36-39
“反应力量”是指肌肉在由离心式拉长到向心式收缩时,利用弹性能量在肌肉中的储存与再释放,以及神经反射性调节所爆发出的力量。目前在许多国家将反应力量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素质进行研究和训练。反应力量的发展主要受弹性能量的产生、储存和再利用过程、运动神经的调节以及“拉长-缩短-周期”的影响。反应力量可以通过专门训练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人的机体有能力适应它所经受的大部分刺激。训练就是人体能够适应的那种刺激。机体对训练刺激适应的程度,反映了运动员进步的水平。然而,一旦训练刺激太强,机体就难以适应了。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机体没有潜在的适应能力,而仅仅是由于机体的适应能力暂时没  相似文献   

10.
不同免疫功能对有氧运动的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观察有氧训练过程中SI(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及血清中IgA、IgG、IgM抗体的应答与适应过程,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有氧运动的不同反应,揭示有氧运动下人体免疫机能的变化规律及可能机理。以16名非体育专业的普通大学女生为受试者,进行8周有氧训练。结果显示:(1)作为对有氧运动的应答,细胞免疫功能出现明显应答反应,且运动后1h应答恢复速度加快,至第8周基本完全恢复;而体液免疫对有氧运动的应答反应不明显。(2)作为对有氧运动的适应,体液免疫功能适应明显滞后于细胞免疫功能。(3)总体来看,人体不同免疫功能在训练中都有为期4周的免疫低下期,随后逐渐调整恢复.这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相互调节、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