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工业化的深入,国内外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批评理论也不断涌现出来。在这些批评理论中,文学批评家重点研究和探讨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以作者为主要线索,阐释了在后现代主义和读者反应理论这两种理论中作者的权力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文学名著阅读中,读者作为阅读主体有自由阅读的民主权利。作者、读者有着不同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世界,在名著阅读中,将他们联系起来的是名著,如何更好地理解名著,体验名著的情感?该文运用自我认同理论从文学自我认同的角度体验名著情感,丰富自我的感情体验。  相似文献   

3.
从接受理论看文学作品重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理论认为文本具有开放性和未定性,不同的读者会赋予其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本文尝试运用此理论对文学翻译过程进行考察,从译者和读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文学作品重译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必要性。同时作者还进一步指出接受理论对于反思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批评,以及指导具体翻译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Brown和Yule针对读者对文本的阐释,从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角度对读者如何推理进行了归纳,认为读者可以利用框架理论的动态模式进行推理以获得作者的意图。以认知框架理论解读短篇小说《女房东》,说明默认值如何填补空缺从而对文学语篇进行阐释,有益于读者对文本的预测和更好地把握。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的文学鉴赏理论——知青理论入手,讨论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者理论与中国古代接受理论中的读者理论的异同,并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潜存的丰富多样的文学接受意识,从而发现它独到的东方式理论价值和现代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释意理论提出了三个评价忠实的标准——忠于作者意图、忠于译入语表达方式和忠于读者。而儿童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如果在翻译过程中不注重儿童这一读者的特殊要求时很难起到儿童文学对儿童的教育意义,文章通过实例分析来证明释意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汉译的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宋小琴 《考试周刊》2014,(85):13-13
在世界翻译领域,功能翻译理论一直是世界各国翻译家们所追随的主流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民族、跨文化、跨交际的文化交流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作者、译者和译文的读者都是关键要素,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向某一个要素靠拢,而是要综合考虑各个要素的感受,统筹兼顾。这一理论不仅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标准,而且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多元化的、动态的新视野。文章在充分理解功能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用读者反应理论看林黛玉和苔丝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反应理论强调阅读中读者本人的经历对作品的理解,注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和再创造性。利用读者反应理论的观点对林黛玉和苔丝这两个文学经典女性人物进行了身世、长相、性格和价值观的对比,探讨了两个人物之间诸多的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语言具有施行功能。文学虚构话语也具有以言行事的功能,即建构文学艺术世界。文学虚构话语对现实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文学以言行事产生的以言取效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在读者和作者分别通过具有意向性的阅读和写作言语行为塑造了自身。作者在建构文学艺术世界中所展示的理想文化人格,在作者和读者的认可意向状态中形成的集体意向性,对两种主体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探析文学虚构性话语如何塑造人,从而深入理解文学的现实功用。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范围内,翻译课题研究备受广大研究学者的关注,其中最关键的一项理论就是功能翻译理论。从理论层次上来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功能翻译具有跨越交际、文化及民族的特点,在实际开展功能翻译活动的过程中,涉及到翻译人员、作者及读者三大主体,应基于整体的角度,统筹性的把握各方面的因素,使各个主体都得到照顾。本研究主要对功能翻译理论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文学翻译批评中功能翻译理论应用,以期进一步加深对翻译批评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升文学翻译整体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