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起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是美国女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原因主要有宗教和世俗权利的束缚、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利社会环境的推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 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政治思想家和美国民主传统的奠基人、美国建国初期的经济改革家。长期以来,史学界在论述其对美国政治制度和民主传统建立方面所作贡献的文著较多,而对其所进行的经济改革却鲜有论及,本文将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 1743年4月13日,杰斐逊出生在弗吉尼亚边疆阿尔贝马郡沙得韦尔村的一个中等种植园主家庭里,其祖先是英国移民。他13岁之前从未离开过家乡,也没有见过超过20户的村庄。边疆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朴素自然的民主生活,对杰斐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60年,他进入威廉·玛丽学院学习,1762年毕业后,又学习5年法律。1767年成为弗吉尼亚议会的律师。1769年,他当选为弗吉尼亚议会的议员,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775年4月,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同年5月.杰斐逊作为弗吉尼亚  相似文献   

3.
黑人为什么能够赢得美国2008年总统大选?对此众说纷纭、莫哀一是。实际上,奥巴马的胜选建立于美国黑人200余年争取民权不懈斗争的历史基础之上,再加之奥巴马团队针对美国国内现时政治、经济实际采取了恰当的竞选策略,终于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话:他从暴君处争取民权,他从苍天里引来雷电。富兰克林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是科学家吗?是的,他发现了雷电的秘密;他是政治家吗?是的,它是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参与起草了美国的独立宣言;他是文学家吗?是的,  相似文献   

5.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从1933年3月起,一直任职到1945年4月他去世为止,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蝉联四届的总统。在其任职期间,为了对付卅年代的经济危机,在对内对外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罗斯福新政”;它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使美国政府同全国经济关系发生了很多带有持久性的变化。罗斯福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的决策人物,他的全部政治活动对美国以及国际政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美国历届总统中较有作为的总统之  相似文献   

6.
《出国与就业》2009,(1):6-6
(2008年12月19日讯)日前,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公布了经济复苏计划有留学专家表示,奥巴马试图在刺激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实现他竞选时在教育、能源、医疗方面的核心改革倡议。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社会政治改革运动,这场运动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美国妇女(主要是指中产阶级的白人妇女)积极参与,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禁酒、保护女工和童工、设立少年法庭等方面,特别是1920年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胜利,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妇女运动逐渐远离了分离领域文化。  相似文献   

8.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与美国现代化的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密尔顿是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位重要角色。他投身北美人民的反英斗争 ,争取国家的独立 ;他推动制宪会议的召开 ,并为美国宪法的批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些都为美国现代化创造了政治条件。在美国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 ,他提出了发展工业和商业的主张。他还提出了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外交方略———中立政策  相似文献   

9.
美国学校教育中出现的危机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前,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在给学生开设美国历史课时,以为学生知道新政的内容,没想到很多低年级学生对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国内改革计划一无所知,更不用提什么是新政了。这是这位美国朋友到中国讲学时跟我讲起的,他对此感慨颇多。对于多数美国人来说,目前美国教育中出现的危机似乎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学校的恶劣条件等方面。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危机正潜在地阻碍着美国教育的发展。美国有一半学生在上大学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所以上大学后他们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很低。这一事实对于美国在未来同其它国家进行竞争的能力来说…  相似文献   

10.
艾略特的课程选修制改革思想及其实践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实践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将选修制作为实现哈佛课程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他创立的自由选修制既是美国自由选修的起点,也是现代大学课程的起点。选修制的确立,大大改变了美国高等学校的面貌,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一次革命性进步。  相似文献   

11.
20美元的赌注使丁肇中声名鹊起丁肇中的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他去美国时家里只能拿出100美元支持他。到了美国,他首先要解决的是生活问题,但是他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努力学习,争取得到奖学金,早日获得学位。  相似文献   

12.
伍廷芳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法学家,深谙西律,毕生致力于推动中国法制改革。在主持清末法制改革之时,他以西方资本主义法系的"轻刑"原则对《大清刑律》进行了重大改革,首次将实体法与程序法分离,并制定了较为完整的商律。辛亥革命后,他积极投入到中华民国的法制建设工作中,在尚法、争取司法独立、采文明审判.制度等方面贡献良多,使他的资产阶级法制思想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3.
爱德华.希尔斯是美国杰出的教育家、社会学家。作为芝加哥大学思想委员会的资深教授,他参与了芝加哥大学的许多改革,为芝加哥大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进程中,他始终关注着美国一流大学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大学理念做出了独到的回答,其中的真知灼见对中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当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从19世纪开始,美国妇女就开始了争取选举权的漫长斗争,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在1920年取得了选举权。这次运动之所以漫长而艰辛并最终胜利,有其多方面的历史根源: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为妇女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机会,减少了她们在家庭中对丈夫经济上的依赖,获得了更大的独立;思想上,法国启蒙思想和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对妇女参政提供了理论指导;政治上,美国独立战争给妇女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而禁酒运动和废奴运动又从具体策略上给了女权主义者很多启发;国际女权运动更是为美国的女权主义者争取选举权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教育的改革和普及为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另外宗教上的变革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国建国初期,百废待举,迅速建立统一的国家财政和货币金融制度,结束长期以来流通领域的极端混乱的状况,扩大社会中货币资金的总供给量,不仅是华盛顿政府克服严重经济困难的当务之急,也是建立和发展美国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对此,作为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首先在国家流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通过建立统一的国家财政和货币金融制度,改善社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发展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奠定基础。在建立统一的财政和货币金融制度方面,汉密尔顿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在独立战争时期及邦联政府期间政府所欠  相似文献   

16.
杰斐逊是《美国独立宣言》的撰稿者。在美国殖民地为摆脱英国统治、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中,他发挥了主导的作用;后来,他成为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出生于弗吉尼亚,是一位祖籍威尔士的种植园主的儿子。在从政之前,他本来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律师。当英国同美国殖民地在税务问题上爆发争论时,杰斐逊成了弗吉尼亚州革命团体的一名领导者。随着危机的加剧,弗尼吉亚州人选派杰斐逊赴费城出席大陆会议,会议的宗旨就是要争取获得自治权。Jefferson was the author ofthe A m erican D eclaration ofIndependence.H e played a leading part in the…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之后,在美国的主导下,伊拉克踏上了艰难的重建之路。虽然,美国已向伊拉克新政府移交了主权,为重建消除了一大障碍,但新政府仍在国内安全、内部团结、经济建设、发展与美国的关系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新政府应该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树立自己的威信,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地争取民心,同时还应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在教育方面的改革是其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 ,他在科举制度和学校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都作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 ,他的教育思想、人才思想 ,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虽然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 ,他的这些改革连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都归于失败 ,但他在教育上的革新精神 ,却多为后人称誉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全世界的课程改革都面临新的挑战,对此各国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我国语文课标)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产物。美国(俄亥俄州)《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美国俄州课标),也是该州课程改革中推出的全新之作。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本文对我国  相似文献   

20.
<正>一场由新科技革命推动的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对此,美英流行的名称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叫"工业4.0",中国叫"互联网+"。最近,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的一本畅销书《大停滞?》,对此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评估。他认为,美国经济之所以停滞,主要是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已经基本摘取了"低垂的果实",如大量土地的开发利用红利;大幅度提升受教育人口比例的红利;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过去的观念认为,18世纪的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