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谐音双关.是利用词语同音或音近的条件.有意使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运用谐音双关,可使语言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委婉含蓄,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在古典诗歌中,由于作者要追求一种诗味,一种弦外之音,往往要在语言方面精雕细凿。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双关"。双关是利用字词同音或者同义的关系,它使词语具有了双重意思,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出诗人内在的指向。在表现形式上它是多样的,一是运用词语的多义性,二是借助于多音而构成。  相似文献   

3.
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明说一个意思,却暗含着另一个意思。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手法,叫做双关。运用双关,可以具有含蓄隽永的艺术魅力,可以收到辛辣的讽刺效果,可以造成诙谐幽默的喜剧气氛。  相似文献   

4.
双关     
《辅导员》2010,(9):18-18
双关指的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多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石二鸟、一箭双雕、指桑骂槐,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相似文献   

5.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由于其丰富多样,组合自如,便产生了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语言现象。仅从这璀璨的语言星空中摘取几颗,以共享母语之伟大与奥妙。 一、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指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在用词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的语言现象,别有趣味。 例1:有一年,乾隆皇帝过生日,满朝文武大臣,都上朝向皇帝祝寿。有的抬着金银财宝.有的抬着古玩玉器,有的抬着绫罗绸缎,一个  相似文献   

6.
英美人说话向来以幽默风趣著称,这与他们恰当地使用双关语(pun)是分不开的。英语修辞格 pun(双关语)就是有意识地利用语言中的同音异义或一词多义现象使一句话产生两层不同的意思,从而使语言活泼有趣,表意形象,耐人寻味。不少双关语针贬时弊,入木三分。英语双关语可分为谐音双关(Homophone)和词义双关(Homograph)两类。借助词语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构成的双关,叫谐音双关。如:——Why are parliamentary reports called“Blue Books”?  相似文献   

7.
所谓谐音双关,就是借助音同或音近,让词语或短语明说一个意思,暗含一个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巧妙地表情达意,可以使语言富有含蓄隽永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说话人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条件,有意使自己说的话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另一个意思,这在修辞上叫谐音双关。如何利用谐音双关的艺术规律,在说话和写作中体现其自身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呢?这就要求人们首先要善于构思,造作谐音双关。造作谐音双关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用同音异字建构谐音双关  相似文献   

9.
“双关”就是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同时具有两重含义的修辞方法.它的字面是一种意义,实际又另指一种意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正如有一则故事说,有个当妈妈的,  相似文献   

10.
谐音双关就是利用文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谐音双关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
双关既是修辞,也是人类的认知方式。选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双关,运用隐喻认知理论,从语音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一词多义的角度对其双关的认知特点进行考察,认为剧中语音双关的理解是基于双关词语的语音相似性而产生的"跨域映射"过程,语义双关的理解是听众或读者心理空间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双关     
在特定的语境里,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使某一词语获得双重的意义,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双关。汉语在音义上有一字多音、同音多字、一词多义等现象,这为双关辞格提供了条件。按表达方式分,双关有以下三种类型。一、借形双关。例如:"虽然  相似文献   

13.
谈英语的双关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关(或称双关语)是一种修辞手段,常见于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谜语中。它有意识地将语音中的同音异义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与句子间的相互逻辑关系,使之产生“表”、“里”两重意思,以造成一种滑稽、幽默的效果,从而使语言更具魅力,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本文拟从语音、语义及文体的角度,具体分析谐音、一词多义及习语在双关中的运用。 一、利用谐音产生双关 我们知道,语音是可以传情达意的,利用某些语音的表现手段,可以使语音在产生音乐美的同时,达到或增强其表意效果,利用谐音产生双关便是其中一种。谐音双关是将两个在语义上本无联系的同音异义词或同形同音词巧妙地安排在句子中,使之产生语义上的双关。例如:  相似文献   

14.
汉语双关是修辞的一种,它利用语音相同、语义不同的条件,使某些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中带有明暗双层含义。使用双关能达到诙谐幽默、琅琅上口、令人难忘的效果。本文介绍了英语双关的构成方式和特点,总结了它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们说话或写文章,常用双关语。“双关”可使语言含蓄,耐人寻味,富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它很有趣,也很有用。“双关”可分为两种: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称为语义双关。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有一段台词:杨子荣:(双关地)崔旅长,联络图一到手,这牡丹江一带可  相似文献   

16.
词语作为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词语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词语教学与传统词语教学相比,有哪些新的教学理念呢?新课程背景下的词语教学应强调“三重”,即重感悟、重经验、重积累。下面结合《黄鹤楼送别》(苏教版语文第九册)中的几个词语教学片断来谈。重感悟教学片断:饯行师“:饯行”是什么意思?生“:饯行”和“送行”的意思差不多。师:差不多说明还是有差别的。差别就在于这个“饯”字上,看看它的偏旁,猜一猜,怎样送行是“饯行”。生:应该是和吃有关…  相似文献   

17.
双关是广告语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段。即利用语言文字上同音或多义的关系,使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两层或多层意思。根据该定义,双关一般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双关它能使语言活泼有趣,或借题发挥,或旁敲侧击,以收到由此及彼的效果。一般所讨论的双关,均为“表里双关”。  相似文献   

18.
双关是广告语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段。即利用语言文字上同音或多义的关系,使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两层或多层意思。根据该定义,双关一般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双关它能使语言活泼有趣,或借题发挥,或旁敲侧击,以收到由此及彼的效果。一般所讨论的双关,均为表里双关。美国广告协会  相似文献   

19.
双关范围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关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辞格。对双关的范围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认识 ,一般认为双关存在于词语、句子层面 ,也有学者认为双关存在于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层面。其实双关广泛存在于语言的各级单位 :从语素到语段、语篇。语篇双关是文学文本的重要特征 ,这与人类的交际方式、文本的生成规则和审美需求密切相关。语篇双关的构成手段有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20.
双关的一表一里、一真一假的两层意思间,尽管可以有某种相关性的关系,但却没有必然的联系。双关所涉及的双重意思,从构成上看,其固然可以利用多义的语言材料来形成多义的话语以构成双关,但也完全可以利用表面上的单义的语言材料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形成的多义的话语来构成双关。本对徐杲因对本问题理解把握上的失误而引发出的另类争论及其有关问题,进行了理性认识上的辩驳与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