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系统工程》2015,(2):10-11
新年伊始,全国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省、市、自治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5年区域经济的发展路线,将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2015年京津冀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提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气污染防治"等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进入实质操作阶段,面对大气污染,京津冀在报告中均表达了铁腕治污的决心,要为广大群众争取更多的蓝天。  相似文献   

2.
《信息系统工程》2014,(3):12-13
进入2014年,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2014地方两会热词盘点:促改革、保民生、战雾霾.“改革”、 “民生”、“雾霾”成为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朱萍 《视听界》2013,(4):95-96
每年全国"两会"都是媒体比拼竞争力的平台。2013年中国之声"两会"报道亮点纷呈,以民生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在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打造新闻品牌,值得地方台学习和借鉴。亮点一:主专栏大"变脸",更贴近民生《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是中国之声知名的两个主题报道栏目,今年"两会",这两个栏目首次大"变脸",改变了沿用多年的"两会"报道"大综合"旧形式,推出了专栏《2013,我离梦想有多远》,每天求解一个普通百姓感受最强烈、最期待能有所改观的民生焦点问题,从当前和过去一年中最热点的新闻事件入手,  相似文献   

4.
2015年的全国"两会"报道,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汲取以往全国"两会"报道的成功经验,通过大数据报道与媒体融合,积极与央视对接,走出甘肃看甘肃,为受众传播了"两会"期间的内容信息。技术突破与全媒体的运用,成为2015年"两会"期间省级卫视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5.
雾是天然的,霾是人为的。雾终将随风飘去,而霾却留在我们的身体里。区域协调治理空气污染,是真正驱散阴霾的根本之道当2013年的第一场大雾霾笼罩在北京的时候,很多人想起了2012年夏天的那场特大暴雨袭城。从1月12日下午起,由于点击量激增,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网站出现瘫痪,  相似文献   

6.
《信息系统工程》2013,(8):11-11
2013年以来数次持续严重的雾霾,汽车尾气和工业燃煤排放被不少民众视作污染的成因之一,空气质量问题成为人们最关注的话题。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各省也据此制定了本省规划。治理污染单靠一个城市的力量,可能已经远远不够,更多的需要各城市和区域实行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王健 《记者摇篮》2012,(12):33-34
"两会"报道,在地方电视台是两会,国之大事。地方两会,地方之大事。以前,包括媒体人和受众都觉得两会的时政性比较强,表现形式比较硬,不太适合民生新闻。但是现在,这种观念在急速转变。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如何报道两会,并达到预期的效果,越来越成为民生新闻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课题。否则,两会是好事,但最后的结果就会变成挺好的两会没报好。  相似文献   

8.
孙平 《新闻爱好者》2007,(12):40-41
今年全国"两会"以来,关于民生的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民生新闻也因关注民情、民意,彰显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9.
"做有思想的新闻,做有温度的新闻,中国之声责任至上",是中国之声始终秉持和坚守的新闻理念,也是中国之声在"改文风"活动中着力强化和积极推进的方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这些理念成为中国之声报道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源泉。本文围绕中国之声两会报道的具体实践展开分析与阐述,探索主流媒体在重大活动报道中如何践行"改文风"、不断增加民生落点、强化对社会热点的引导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信息系统工程》2016,(4):10-11
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断加强,环境治理已成为2016全国两会中央领导热议的话题。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2016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散煤使用,推进以电代  相似文献   

11.
程筱农  田青 《今传媒》2014,(7):160-161
2013年全国发生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气象部门积极开展了各项服务应对雾霾天气,宣城气象局9月13日制作播出时长5分钟《雾霾》气象防灾减灾科普专题片节目,从什么是雾霾、雾霾形成的原因、雾霾的危害、雾霾天如何防范、怎样防治雾霾等方面进行介绍。抓住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通过拍摄的雾霾实景视频结合视频动画创作,主持人优美声音生动描述呼吁大家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努力,治理大气污染,减少雾霾发生。节目播出受到观众的好评。脚本是导演、摄像、后期编辑的参照文本,本节目创作前,收集雾霾相关资料进行脚本撰写,本文主要介绍前期的脚本策划。  相似文献   

12.
<正>今春,我们感同身受。"灰"之不去北京雾霾天气,让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福建记者和代表委员无比惦念、无比梦想家乡的秀美山水和空气的清新甘甜。福建代表团开放日那天,境内外媒体的关注点就包括福建生态。福建省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尤权对福建的好环境充满自信,但他指出,福建首先要治理水土流失,要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结合,依然任重道远。生态文明成为两会热点,既反映出当前社会关切,也预示在下一步的政府工作当中,生态文明建设将被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是福建新闻的"富矿",已经有并将有更多媒体人在这个"富矿"中有所作为,但同样,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正>年年两会题相似,岁岁年年“报”不同。2023年是换届的两会,代表委员新面孔多,全国两会报道如何创新?我受命牵头负责报社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以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中。笔者是2007年担任中国青年报社两会特刊主编,开始参与组织策划全国两会报道。当时建议给两会特刊取名“民生视界”,开了新闻界给两会特刊取名的先例。此后,笔者参与或主持了报社15年的全国两会报道组织策划工作,深感创新之难。  相似文献   

14.
周婕 《中国记者》2014,(2):79-80
在2013年雾霾报道中,媒体均衡了事实报道和价值报道,同时科学解读雾霾,破除谣言。在今后的报道中,媒体要善于引导民众科学应对"雾霾危机",通过健康传播唤醒民间"防霾"力量,把雾霾报道纳入日常报道框架中。  相似文献   

15.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宣传中,涉及车辆的报道格外多,成为各家媒体的聚焦点,并呈现不少引发社会强烈反响的亮点. 究其原因,我想至少有3条: 1.党中央三令五申严格治理"三公"经费支出,党的十八大之后又制定了反腐倡廉的"八项新规",而这治理"三公"和"八条新规"都包括"涉车"的内容,紧跟着召开的两会在此方面有何作为,理所当然为众人瞩目. 2.关注民生是这次两会的中心议题之一,民生问题主体"衣食住行"中"行"就占了四分之一,作为现代社会中的"行",几乎都与交通工具的主角——"车"有关.  相似文献   

16.
2003年,羊年.那一年,“非典”肆虐,果子狸家喻户晓.这东西,据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稀有“山珍”.看其模样,鼠不鼠猫不猫狗不狗,可见是个谬种. 2015年,也是羊年.这一年,雾霾不断.十二年一个轮回,山上狸跑了,雨下狸来了.这霾啊,更不是东西.过去万恶的旧社会“昏天黑地”“暗无天日”,现在全国人民正喜气洋洋地跑在奔小康的路上,让霾这东西搞得很是不爽.以至于,但凡晴天,但凡见到太阳,就让人生出超现实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金璐 《传媒》2016,(8):33-35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城市或地区雾霾气象灾害频发.其影响范围之广、污染程度之重、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史上罕见的.治理雾霾已成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当下的紧迫任务.本文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主流媒体助推雾霾治理的新路径和内容侧重点,以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因此,今年的全国两会意义重大,备受关注.在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应用助推传播方式革新的背景下,电视媒体通过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展示了转型融合进程的阶段性成果,在传播量和业界口碑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央电视台在两会期间,统筹多样态的节目与平台资源,搭建了央视两会报道全媒体新格局,内容全方位,平台全覆盖,大屏小屏互通,媒体受众互动,实现了政策落地,回应了民生关切,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切实提高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三月的北京,杨柳吐绿,鲜花绽放.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又一次吸引了海内外新闻媒体的目光,众多的代表、委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今年的全国"两会"比往年更具新闻魅力.这次"两会"是党的十七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是五年一次的换届大会,又是在奥运年召开的大会,所受到的关注度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13,(6):174-176
三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召开的日子,也是国人传达自主声音的最佳时期。"两会"期间全球媒体聚焦北京,特别是今年"两会"上,中国新领导层顺利接班,外媒更加积极关注"两会"以及中国在改革、反腐、环保、民生等领域的新举措。作为舆论和大事件传播的国家级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高度聚焦"两会",特别是中文国际频道CCTV-4在今年的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