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98年以来,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已有2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可以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和实施教育方案、加强条件与保障建设等方面构建起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存在体制归属不清、体系衔接不顺、分类管理不实、社会协作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源自于技术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技术本科教育的传统化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矛盾等。为改变这种状况,建议打通体制通道,对技术本科教育实施实施分类管理;建立高职、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动发展机制;对接中小城市、中小企业需求,建立合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发展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为主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中外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的国际比较、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为研究和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产生是产业升级、教育民主化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三大动力作用的结果.依据国际高等教育分类标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专科高职与本科高职衔接的受限、教育分类标准问题.对策:通过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增强社会对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认同,建立专科高职毕业生升入本科高职的顺畅通道,科学设计专科高职与本科高职的比例结构,适时调整政策,加强高职本科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5.
1998年以来,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已有2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可以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和实施教育方案、加强条件与保障建设等方面构建起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科教育质量要素涉及本科教育能为学生、国家和社会提供哪些价值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应在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指向内涵阐释的基础上,分析本科教育质量要素应然涵盖知识、能力、素养、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要素。对582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显示,对学生发展综合影响较大的要素依次为人文素质教育、态度价值观教育、专业教育、同伴交往和校园文化。据此可以初步构建起以学生为评价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明确高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发展四年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如何定位?如何发展?成为当前一段时期内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召开不久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适当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笔者认为积极开展四年制本科高职试点,适度发展四年制本科高职教育,推动高职教育全面发展是必要和可行的。一、发展四年制本科高职是知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高等教育,也是我国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充分认识到了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本科教育质量问题.各高校应该以此为契机,重构本科教育,促进本科教育分类分层次发展.应根据学校定位、综合实力等确定本科教育类型研究型大学以学术型本科教育为主;教学型大学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教学研究型大学还应考虑到学科特点确定本科教育类型.在本科教育发展中应逐步建立分类评估体系,注意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差异性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应与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相适应。发展职业技术型本科教育,使本科教育从单一的理论性本科扩展到职业性本科,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实现本科教育的多样化将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职业技术型本科教育发展中的关键点主要是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学生是否充分的职业生涯准备及将知识转化为职业发展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技术本科教育的核心使命。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在变革求异的过程中,在某些领域走向趋同,是符合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在高等教育应用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求异与趋同始终在互动地进行。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求异主要是由现实背景、本质特征和生存发展需要等因素所造就,它的主要参照对象是传统本科教育和技术专科教育,集中表现为对确立技术本科教育可识别性特征的定位和探索。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语境之下,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趋同,有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合理性和现实表征,它是技术本科教育在不断发展和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体现了高等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是一个质量互变的过程,正确认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中的相关理论、制约因素 与前景是在教育规模和办学效益之间探寻到平衡点,进而切实解决高校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结合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很不平衡。从层次结构上还有浅、中、深之分,在范围上还有点、面之别。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调动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四方面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模式伴随着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多年历程,其间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国家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财政性资金投入不足、高等教育收费立法亟待强化、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模糊、助学贷款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渠道尚未形成、高校信息对外公开不够透明等,都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亟须通过高等教育投入机制改革以及相应对策加以调整、推动和解决。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analyses how political preferences, which are co-determined by the beliefs of decision-makers and influences of interest group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ffect the decisions to maintain or cut public funding for tertiary education during the economic crisis. Our sample included 29 European countries which w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depending on the level of public funding for tertiary education before the crisis, which we used as a measure of revealed political preferences. We then observed the differences in changes in public tertiary education funding during the crisis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of countries using five different indicators. Three of the five indicators show that countries with a stronger political preference for tertiary education public funding cut their spending on tertiary education to a lesser extent (or even increased spending) during the economic crisis.  相似文献   

15.
高职通识教育研究是高职教育人对高职教育本质认识的一种深化和凝练,是对高职人才成长规律的透视。高职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的差异自然造成高职通识教育不同于已有的通识教育。本文所指高职通识教育的本质是高等教育文化价值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它是基于专业又高于专业的、引领高职生以高等文化方式学习工作生活的教育,从地方高职院校的角度,提出目前高职通识教育的实现途径也要区别于普通本科的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nalyses whether tertiary educ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i.e., academic or vocational tertiary education, leads to more or less favourable labour market outcomes. We study the problem for Switzerland, where more than two thirds of the workforce gain vocational secondary degrees and a substantial number go on to a vocational tertiary degree but only a small share gain an academic tertiary degree. As outcome variables, we examine the risk of being unemployed, monthly earnings, and variation in earnings (reflecting financial risk). We study these outcomes at career entry and later stages. Our empi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ype of tertiary education has various effects on these outcomes. At career entry, we observe equal unemployment risk but higher average wages and lower financial risk for vocational graduates. At later career stages, we find that these higher average wages disappear and risk of unemployment becomes lower for vocational graduates. Thus, by differentiating the tertiary system into vocational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graduates face a variety of valuable options allowing them to self-select into an educational type that best matches their individual preferences.  相似文献   

17.
随着品牌价值的增加,高校之间的竞争已不是成本竞争,而是品牌竞争。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于走品牌塑造之路。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努力为自身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利于提高自身的主体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在分析残疾人事业与残疾人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只有积极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才能不断满足残疾人的教育需要,并着重论述了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聋人高等教育:现状、需求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聋人和从事及关注聋人高等教育人士的调查采访,分析和揭示了中国聋人高等教育成就、需求和挑战,为改进中国聋人教育提出了建议。调查显示,中国聋人高中教育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试现象比较严重;聋人大学专业的设立十分有限;聋人大学教育设置形式单一,为在普通大学就读的个别聋人提供相应的帮助有限。重视提高聋人教育质量,增加专业使其多样化,创造让聋生随班就读的课程或专业的条件,改善聋生大学入学前的教育现状和改变社会对聋人的看法等是目前中国政府极需重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在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快速发展形势下的理性思考,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意义,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