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这对小学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时而把偏旁称作部首,时而把部首称作偏旁,对学生的识字极为不利。其实偏旁和部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什么是偏旁?偏旁这个名称自古有之,古人就有把字的左半部称为“偏”,右半部称为“旁”的说法。新版《辞海》中说:“旧称汉字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习惯左右上下统称偏旁。例如,日和月是‘明’字的偏旁;立和日是‘音’字的偏旁。”可见,偏旁是组成合体字的基…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听课,老师在分析“叛”字的结构时问学生: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而在给“戎”字查字典时又问:这个字应查什么偏旁?有的时候干脆“偏旁部首”一起说。由此我想到,由于教师分不清偏旁与部首,学生也就错误地认为:偏旁就是部首,部首就是偏旁。其实,偏旁与部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偏旁:“旧称汉字中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习惯  相似文献   

3.
许多同学对汉字的偏旁和部首区分不清,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偏旁是汉字形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合体字的组成部分。古代把合体字左边的组成部分称为“偏”,右边的组成部分称为“旁”,合称“偏旁”。后来把一个字的上下、左右、内外各个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如“城“”资“”国”字中的“土”“成“”次“”贝“”口“”玉”,都可以称为偏旁。汉字的偏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名称和读音。一般左称“旁”,如(木)木字旁;右称“边”,如(欠)欠字边;上称“头”,如()竹字头;下称“底”,如(皿)皿字底;外称“框”,如(门)门字框。部首是字典、词…  相似文献   

4.
部首和偏旁既互相区别又有联系。人们将一群字的相同部分取出来 ,作为这群字的标志 ,就称为部首。有的部首可以独立成字 ,例如 :屹、崎、岐、岗等字的部首是山 ,可以独立成字 ;有的部首则不能独立成字 ,例如 :入、九、义、乃等都有“丿” ,不能独立成字。组成字的结构单位称为偏旁 ,也称为“部件”。旧时称合体字左方的结构单位为“偏” ,右方的结构单位为“旁” ,现在一般不作这样的区别 ,不管结构单位处于字的左右上下都统称为偏旁。一般说来 ,独体字如山、火、日、木……等不再划分偏旁 ,合体字则可划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 ,如“江”有…  相似文献   

5.
不少同学认为,偏旁就是部首,部首就是偏旁。其实,这种看法是偏颇的。因为偏旁、部首并非完全等同。在古代,人们把合体字左边的组成部分称为"偏",把右边的组成部分称为"旁"。后来,随着人们对汉字构成的进一步认识,才把一个字的左右、上下、内外等各组成部分统称"偏旁"。如果这个字是形声字,就把表示字义的部分称做"形旁",把表示读音的部分称做"声旁"。  相似文献   

6.
偏旁和部首     
丁丁和冬冬为偏旁和部首的关系争吵起来了,一个说部首是偏旁,一个说部首不是偏旁。到底部首是不是偏旁?它们又是什么关系呢?一、什么是偏旁和部首。偏旁是指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湖”字,左边的“氵”,右边的“胡”,都是偏旁;再如“国”字,外面的“国”,里面的“玉”也都是偏旁。部首是什么呢?按照汉字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分,作为查字依据,分部排列,其相同部位,称为部首。如上面例举的“湖”字的“氵”、“国”字的“国”,都是部首,而“胡”和“玉”就不是部首了。二、偏旁和部首的关系。偏旁和部首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总…  相似文献   

7.
杨金媛 《甘肃教育》2001,(11):24-24
在小学语文课本以及一些相关的练习册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练习题:“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或“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学生在做这类练习题时,往往按意思完全相同的题来完成,误认为偏旁、部首属同一概念。其实偏旁与部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什么是偏旁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道: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如:“位、住、俭”中的“亻”,“国、固、圈”中的“囗”,“偏、翩、篇、匾”中的“扁”,“拎、翎、零”中的“令”,都是偏旁。我们知道,汉字绝大多数是合体字。而偏旁则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一个合体字一…  相似文献   

8.
关于偏旁和部首的教学○邬建华(宜春地区教研室)一、认真搞清楚偏旁和部首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偏旁———旧称汉字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合称偏旁,但在习惯上,对汉字的上下左右统称偏旁。2部首———按照汉字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位,作为查字依据,其...  相似文献   

9.
“偏旁”与“部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旁”与“部首”常连在一起讲 ,但它们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很容易混淆。“偏旁”是由笔画组合而成的构字的基本单位。汉字中绝大部分的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搭配而成的 ,结构不同的合体字 ,它的偏旁位置也不同。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的字就分别有左右、上下、内外两个偏旁 ,如“品”字结构的字有三个偏旁。“部首”是偏旁的一部分 ,是偏旁中表示意义的形旁。它具有归类字形的作用。因在字典、词典中把这些表义形旁列为同部的首字 ,所以叫部首。如“峰”字 ,有左右两个偏旁 ,“山”是这个字的形旁 ,是“山”部一系列字…  相似文献   

10.
一、认真搞清楚偏旁和部首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偏旁——旧称汉字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合称偏旁,但在习惯上,对汉字的上下左右统称偏旁。 2.部首——按照汉字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位,作为查字依据,其相同部位,称为部首。 3.偏旁和部首的关系: ①同一个汉字的某个部分,既是偏旁,又是部首,但在不同的场合,它们的叫法各不相同。如语文的  相似文献   

11.
“偏旁”与“部首”《康熙字典》曰:偏者,颇也,侧也;中之两旁曰偏。旁者,侧也,非一方也。《辞海》上说:旧称汉字合体字中左方为偏,右方为旁。习惯上左右上下统称偏旁。如“湖”宇的“氵”与“胡”,“崮”的“山”与“固”都是偏旁。“氵”和“山”表示意思称形旁...  相似文献   

12.
弄清偏旁与部首贺兰县教研室谢文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间或听到教师这样的提问,“这个字有几个部首?”“这个字查什么偏旁?”如此失当的发问,无疑是教师对“偏旁”、“部首”两个概念的含混不清所致。偏旁和部首属于交叉关系的两个不同概...  相似文献   

13.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练习3”和“练习7”中有这么一种练习形式:“看图读偏旁,再写几个带有这个偏旁的字。”本学期,我教第八册,这种练习形式又出现了,只是其表述略有变化:“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我弄不明白,为什么同一形式的练习,前边称偏旁,后边却称部首?偏旁、部首是不是同一个概念?如不是,有何区别?盼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偏旁和部首”的概念不清,混用现象比较严重。我们仅以苏教版第二册第22课《司马光》为例《:语文教学参考用书》(江苏教育出版社)有“,爬”是爪字部,要观察好字形,不要写成左右结构“;哭”是犬字底。《课程标准新教案(配套苏教版国标教材)》(中国和平出版社)有,认识方框、爪字部、犬字部,并回忆学过的或认识的有这些偏旁的字。《基础训练》(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有这样的练习:先写出下列字的部首,再找一个相同部首的字写出来:流()();而其他课文又有: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氵()。各种教学参考书尚且如此,一向以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重视部首和偏旁的区分,会导致学生混淆两者的区别,影响中高年级知识的掌握。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1995——1996学年度贵阳市云岩区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考试试卷中;有一题是给若干个字分别先加部首组成另外一个字,再组词语。只要部首没加错,组词语学生是十拿九稳的。问题就出在加部首上。有学生在给“马”字加部首时,写成“驶”字,也有写成“驾”字的。“史”和“加”在这两个字中只能算偏旁(称部件  相似文献   

16.
偏旁与部首     
有些同学经常把“偏旁部首”连起来说,误认为它们是一回事,如“伟”字的偏旁部首是单人旁,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妥的。偏旁和部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7.
偏旁和部首     
偏旁和部首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不能含混,更不能笼统地叫做偏旁部首。偏旁是汉字中合体字上下左右内外各部位的组成部分。例如“江”字中的“氵”、“工”;“星”字中的“日”、“生”;“国”字中的“口”;“玉”;“近”字中的“辶”“斤”等。  相似文献   

18.
二、偏旁、部首的错误这类错字 ,主要是因不了解汉字偏旁、部首与它的本义的关系而记错了偏旁、部首。我们平时学习的时候就要记牢常用偏旁、部首的含义 ,不可只见形体差不多 ,提起笔就写 ,归根结底还是未弄清字义。例如成语“病入膏肓”中 ,“膏”和“肓”这是两个形声字 ,形旁都是“月” ,“肉”的意思。我国古代医学把心尖脂肪叫膏 ,把心脏与隔膜之间叫肓 ,认为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病入膏肓”指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怎么“月”旁是“肉”的意思呢 ?原来 ,秦始皇统一当时六国文字 ,采用的是丞相李斯的小篆体 ,李斯写的“肉”极似…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答     
问:怎样分别使用“偏旁”和“部首”?(东林)答:我们知道,汉字字典中有一种“部首检字法”的字典。在这种字典中,把凡有相同部分的字都放在一起,叫做一部。同一部字的相同部分,或是笔画,或是能独立的  相似文献   

20.
文字学中所讲的部首,是指由形声字的形符和会意字的意符汇合而成的表意偏旁。第一个提出部首名称的是东汉人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按六书的原则,把小篆的形体结构加以分析归类,从中概括出了540个偏旁作为部首,凡同一偏旁的字都统属其下。例如:“口”是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