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47-I0048
2008年,普陀区文化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各项工作在巩固中发展,在开拓中进取,在创新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年内,普陀区文化局获评2008全国文化产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陀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获上海市扫黄打非有功集体。普陀区文化局和区图书馆获上海市首批迎世博宣传教育贡献奖,  相似文献   

2.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45-I0045
2008年,黄浦区文化局围绕区委、区府中心工作,攻坚克难,在全面推进中彰显特点,在继承传统中探索创新。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2637次,参与群众6257651人次,举办广场文化活动135场,观众35万人次,创作群文作品2009件,获市级及以上奖项20个。其中,选派5个作品参加“上海之春”新作比赛,取得了四块奖牌,包括女声小组唱《江南雨巷》被选参加“上海之春音乐节”——第二届“海上春潮”民歌新作音乐会;  相似文献   

3.
《上海文化年鉴》2011,(1):I0062-I0062
杨浦区文化局紧紧围绕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先进文化弘扬地与品质生活示范区”的建设目标,按照“三区联动、创新驱动”的核心理念,深入挖掘杨浦三个“百年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结合区域特色,紧扣时代脉搏,全面推进区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充分利用上海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平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高品质、有影响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4.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46-I0046
2008年11月7日,由虹口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区文明办、区文化局、区地区办、区妇联协办的虹口区第五届“德律风杯”公民道德建设小品大赛在广中社区文化中心举行,共有14个单位选送的16个作品参加比赛,600余名社区群众到场观看。  相似文献   

5.
9月12日,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在上海图书馆召开动员大会,正式启动上海市文广影视行业迎世博600天行动。上海市文广影视各行业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会议。12月14日,由市文广影视局主办,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长宁区文化局承办的全市少年儿童迎世博倒计时500天主题活动在长宁区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以“养成阅读好习惯争做文明小读者”为主题,发布《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文明阅读公约》、组建“文明阅读小使者”队伍,来自全市30多家区县少儿馆的300余位小读者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6.
2月29日上午,由黄浦区政府牵头召开市区联手、商旅文联动、建设黄浦区文化强区恳谈会。市文广局、新闻出版局有关领导及上海新华传媒、上海网书公司、上海美术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当代艺术馆、逸夫舞台、人民滑稽剧团和中福房产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应邀出席。会议就进一步加强市与区在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方面的协作,充分发挥黄浦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商旅文联动项目,打造文化品牌等课题发表意见和建议。此后,区文化局着手制订工作机制,建立两个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的工作平台。6月19习,由区文化局组织召开市区知名文化企事业单位首次联席会议,  相似文献   

7.
编后     
我们很高兴在本期“中国文化研究的检讨与展望”事栏,刊出周策纵和季羡林两位教授的文章。周文从检讨“中体西用”说的起源和初义入手,改自己过去提出的“中西为体,中西为用” 为“中外为体,中外为用”,认为以此作为观察点来讨论中外文化问题最恰当不过。季文围绕“天人合一”思  相似文献   

8.
2013年12月3~4日,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汉学家与中外文化交流”座谈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来自17个国家的21位知名汉学家同15位中国当代文化领域的杰出代表,围绕“文化交流:碰撞与交融,共性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品译介”“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文学:现状与发展”等议题深入研讨,揭示海外汉学现状,发掘汉学研究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国与世界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座谈会取得了丰硕务实的成果。 本刊以此为契机,撷取与会中外学者之简历及精彩发言片段形成小像,以期管窥今日国际汉学家之群体形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秉承联络、协调、服务的宗旨,书法工作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给上海的城市增添了新的色彩。5月12日中国四川遭遇了特大地震灾害,上海市书协及时行动起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组织会员捐款奉献爱心,并组织举办了抗震救灾——上海书协理事书法篆刻展暨震灾募捐活动。奥运会期间,上海市书协举办了“迎奥运——上海书法篆刻扇面展”、“迎奥运——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2008迎奥运·当代著名篆刻家作品邀请展”和“农工党迎奥运书画展”,通过展览传达了艺术家的奥运情怀。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52-I0052
2008首届陆家嘴论坛于2008年5月9日至10日在上海开幕,该论坛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领导人到中外金融风云人物,围绕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改革、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全球与区域金融中心竞合等十几个主题,齐聚浦江,畅所欲言。东方网大胆创新,搭建了“2008首届陆家嘴论坛”大型网络平台,并获得论坛授权独家全程现场直播论坛活动,对这一金融盛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根据市文明委的要求,2008-2010年,上海将组织百万学生开展“迎世博,学双语”活动。为此,市教委、市语委专门下发《关于做好上海大中小学生和中职学生“迎世博,学双语”组织工作的通知》,制订3年工作计划,落实学习和考核工作要求。该项活动由市教委、市语委牵头,市双推办具体负责实施,高校和区县语委配合市双推办负责做好报名、考核、证书发放等工作,高校还要对普通话和英语等级已经达到相关要求的学生,负责做好登记、发放合格证、优秀证工作。  相似文献   

12.
祝桥镇     
《上海文化年鉴》2011,(1):I0064-I0064
1988年,祝桥镇被上海市文化局命名为“沪剧之乡”。近年来,祝桥镇在大力发展经济、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文化设施,丰富群文舞台,满足了祝桥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祝桥新镇、航空新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74-I0074
浦东陆家嘴社区是首批“上海市文明社区”,2004年至2005年间分别获得“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社区”等称号。由于多年来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打造出多个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如“海派秧歌”、“国际藏书票邀请展”、“中外社区绘画精品展”、“全国京剧票友演唱会”等等。特别是自创的“海派秧歌”,不但受到国内许多省市群众的欢迎和喜爱,甚至都已经传到了海外,影响甚广。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全市群文工作者的努力下,上海公共文化工作坚持以推进上海文化大都市、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制定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突破发展中的难点,嗣绕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管理举措,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主要抓好了以下3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08年行业文明创建以“迎奥运”为契机,提高了服务能力和效率;条块支持、市民参与、地铁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壮大,服务和内容又有了新发展;都市诚信深入发展,浦东“新上海商业城”被中宣部等8部委命名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又有7条街和8户商业企业被命名为“申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和示范店;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水运港区开展同创共建文明口岸活动。一、窗口行业以“迎奥运”为契机,不断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1)各行各业“迎奥运”,社会公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由上海中国画院、上海美术馆、安徽省书画院、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任指导单位,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和安徽省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上海徐汇艺术馆、合肥赖少其艺术馆共同承办的“木石精神——赖少其晚年精.品展”于2008年12月25日~2009年2月8日在上海徐汇艺术馆举行。赖少其是上海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艺术大师,他曾任华东地区文化艺术界领导,主持筹建了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市美协等机构,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创作了大量变法的艺术精品。这些作品形式趋于抽象,技法更加自由,  相似文献   

17.
《上海文化年鉴》2011,(1):64-72
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2010年,上海精神文明建设以迎办世博为工作主线,进一步放大精神文明创建的同城整体效应,积极开展全民培训、全面宣传、全市动员,倡导全市人民围绕“文明的城市,美好的生活”的愿景,自觉践行“精彩世博、文明先行”,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盛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8.
《上海文化年鉴》2011,(1):I0061-I0061
2010年,静安区文化局一方面抓住世博契机,充分展示静安文化。举办了以“世博大舞台·静安大都会”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包括30场“海派风情静安秀”世博园文艺演出和52场静安世博城市文化广场周周演活动;同时在全区发动各单位、街道、小区开展了“大家一起来”群众文化活动,包括“静安唱起来”“静安舞起来”“静安画起来””静安响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下称“新疆国际舞蹈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中国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舞蹈节,是我国众多对外文化交流节庆活动之一。创办于2008年的“新疆国际舞蹈节”始终围绕“以舞蹈艺术为桥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宗旨,全力推动中国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力争中外观众得以多角度、全方位地领略中国舞蹈艺术的成就及新疆对外开放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月21日,在武汉市文化局、市科协和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由武汉革命博物馆和市科技报共同主办的“扬红色文化展传统风采”爱国主义教育迎新年专场活动在武昌农讲所旧址圆满举行。一大早,在喜庆的《步步高》民乐声中,参加活动的市民就已经将武昌农讲所围成了快乐的海洋。写春联、包饺子、画糖画、剪窗花、送灯笼……这些传统的“年味儿”活动正变成我们馆里的“活”展览,让市民们在参观的同时亲自体验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