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国文 《甘肃教育》2010,(11):25-25
在21世纪的今天,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与学习本身,而应关注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成长,尤其是学生的社会性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实际上一直将课堂视为特殊的"个体活动",而未真正视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活动、社会活动,这与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不相适应的,这一状况无疑亟待改变。  相似文献   

2.
尤睿 《现代教学》2013,(5):51-52
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与学习本身了,而应关注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成长,尤其是学生的社会性成长。我们的课堂不能再只是被视为教师施展其权力的封闭式空间,而是应把它看成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场所,是其生命潜能的释放与升华的地方。我们的学生也不能再只是一种"活动集体"了,而应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积极的、有活力的主体。所有的这一切,都迫切要求我们认真地进行现代师生关系的研究,关注师生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养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对于所学的东西将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自身周围和社会上所有的知识,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眼界。因此,本文将对这个话题展开相应探究,期望通过简单的分析可以给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带来实质性帮助。  相似文献   

4.
教育系统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这种交往,主要是在作为社会楷模的教师与正在成长着的学生之间进行的。 在教育系统中,人际交往的内容在于传递经验。作为传递对象的经验可以分为三种: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技能(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和行为规范。教育系统正是通过知识、技能的传递使受教育者形成和发展能力,通过行为规范的传递使受教育者形成和发展品德,以为社会造就人才。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作为人文类学科,其主要教学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还注重对学生个人人文精神的塑造。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需要将人文精神与历史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当中,合理的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地发挥历史对学生今后成长所起到的人文精神、社会意识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教学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新的要求。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参与知识的建构、内化和应用;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解释者和传递者.而是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为师生共同走进新课程、共同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评价,作为一种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教师广泛地在课堂中应用着。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评价的方式方法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笔者认为,评价不只是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同样也装载着信息,传递着知识。因此,我尝试着把小学英语学习评价和培养学生能力融为一体。下面只是粗浅地淡一些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徐慧 《教育》2014,(30):32-33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教会学生一定量的语言知识或掌握某些技能,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进行语言实践,从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提高其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小学生接触最早的学科,对学生的认知、 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并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播,还包含 了对学生人文思想、文化底蕴等方面的熏陶。随着新一轮课程 改革’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观点越来越凸显,评价已不仅仅作 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应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想实现 小学语文教学新的突破,就要以促进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过稈 作为突破点,从而解决教学实际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课堂不是一个简单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课堂应关注的不是既定知识结论的有效传递,而是有思想、有情感、具有独立人格的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活动和真切成长。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既是对学生当前表现的瞬间定位,更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照。一、精读文本,以评促悟,增强情感体悟生命的成长是知、行、情、意的整体发展。因此,课堂在知识的传递之外,还应该有情感的熏陶。这对语文教学来说更  相似文献   

11.
吴雪康 《文教资料》2007,(8):177-178
“因声求气”说是中国文艺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对“文气”的探讨也是自古以来文艺评论家们的一个重要话题。语文作为文艺理论的载体,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局限于文学常识,应更多地传递方法论的知识,提供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以有利于学生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建构自己成长需要的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建构自己成长需要的知识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课堂教学是落实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主阵地。教师可以从设置情境、课题探究、课堂质疑等方面来落实课堂中的知识建构问题,以满足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实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不是一个进行简单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最重要的阵地。课堂应关注的不是既定知识结论的有效传递,而是有思想、有情感,具有独立人格的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活动和真切成长。因此,课  相似文献   

14.
娄莉 《成才之路》2010,(23):37-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不是一个进行简单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最重要的阵地。课堂应该关注的不是既定知识结论的有效传递,而是应该关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和真切成长。”那么,语文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英语教学已经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更多的看到了深层次的语言运用。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阅读浮于表象、阅读类型有限、教师对于语用能力及关注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全面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学生英语基础的夯实能发挥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语义教学的高耗低效.跟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内。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有很大的关系,教师仅仪把知识传递作为自己的使命.平时紧紧用着考试转.考试大纲要求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殚精竭虑于教学生懂“怎样解题”.学生疲于应付练习、考试.因此教师的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教学模式是封闭的.教学方法是僵...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组织、引导、合作"。因此,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师生关系已成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作为教师,要以"爱"为前提,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自主发展的合作者以及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8.
吴国平 《辽宁教育》2000,(9):41-42,39
传统教学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的,因此信息的传递仅限于单向交流,或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未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直至最近几年,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因为这是以单向交流转向多向交流的必经之路。在教学实践中,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通过互相启发和帮助,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刘继红 《考试周刊》2007,(46):106-107
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转移到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之中,传统教学大多是"知识传递型",关注较多的是学科知识及考试,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观则着眼于"人的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学生成长被公认为是衡量教学成效的最重要标准。课堂  相似文献   

20.
庄凤梅 《考试周刊》2010,(21):70-70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动态生成”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已得到老师们的普遍关注。该理念强调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课堂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它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怎样重视教学的生成,让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写出充满个性的习作呢?依据作文教学特点和学生习作心理,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